品阅文学 www.pinyuewx.com,暗黑大宋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国家角度,桑弘羊没有做错。站在贫困百姓角度,桑弘羊更没有做错。但站在权贵富人的角度,桑弘羊就是奸臣小人国贼。因为他动的就是这一群体的利益,将他们的财富挤出来,维持国用。”
“朕明白了。为什么……”赵顼后面没有说了,为什么司马光骂王巨是小人国贼。
道理是一样的!
“所以角度不同,看他的标准不同。让臣如何评价?”
“朕也需要桑弘羊。”
“陛下需要桑弘羊,但霍光在哪里?”
“咦。桑弘羊不是霍光杀死的吗?”
“桑弘羊之死是谓必然,汉武帝在的时候,知道桑弘羊的功劳,必然庇护。但他不在了,谁来庇护。然而恨他的权贵很多,所以没有霍光,也有李光张光王光,只要有一光想掌权想上位。必杀桑弘羊,用以取悦权贵支持他。这才是霍光杀桑弘羊的真正原因。但霍光英明之处,便是取缔了桑弘羊某些激进的变法,保留了一些温和的变法,而不是全部推翻打倒。所以汉朝继续在发展进步,所以才有了昭宣中兴。为什么汉宣帝后来画麒麟阁十一功臣,霍光为第一,不过汉宣帝很有意思,只尊称为大司马、大将军、博陆候,姓霍氏。”
“呵呵。”赵顼也笑了起来。
“陛下,相信有人愿意做陛下的桑弘羊,但未来得罪的权贵很多后。总会有人带头清算,然而没有霍光主持,那么后果非是清算,而是统统推翻。国家将出现严重的扭曲,也会出现严重的党争。臣说的意思,陛下会意吗?”
“不会,朕还很年青。”
关健问题是你不长寿啊。
但王巨知道赵顼变法的主意已定了。
那就变吧。
于是他换了一个话题:“陛下,臣将大臣之心分为五分心。”
“五分心?”
“社谡之心,忠君之心。个人之心,家人之心。宗族与亲友之心。”
“社谡与忠君不是一回事吗?”
“不是一回事,比如臣科举得中授官。乃是宋朝制度对我的恩惠,与陛下无关。但陛下对臣的信任,这是陛下个人的恩情。陛下也是这个社稷的一部分,但不代表整个社稷。”
“你说得好直接……”赵顼哭笑不得道。
“这是事实,这五分心,实际只要能将社稷与忠心放在个人家人宗亲友人之上,那么这个大臣就是忠臣了。”
“这个很多吧。”
“陛下,不多,司马懿那样的官员才叫多,包括韩信在内,若是汉高祖不给他楚王封国之权,他会不会出兵垓下?因此出了一个诸葛亮,千古颂之。因为不论成败,他的公心胜过了私心。请陛下切记,莫要听信朝中大臣们冠冕堂皇的话,八成大臣说是一套,做是一套。这便是臣要讲的第二个问题,那就是真。臣要说的是范文正,其实范仲淹一生做为虽杰出,但功过都有之,胜过他的大臣不计其数。为何一提到范文正,全部肃然起敬。因为他是真。”
“真?”
“简易一点就是言行合一,他说进也忧,退也忧,也做到了,平生不做伪。庆历新政失败后,他去陕西,路过吕夷简处,与吕夷简交谈。臣不知道他们谈了什么。但自那以后,范仲淹便消失了。因为可能那一番交谈,让他彻底醒悟政治不是他所想的那么简单,然而吕夷简那一套他做不来。于是从此缄默。想不明白,他就不说。这样的大臣所说的话,基本是发自肺腑之言,所以不管对错,能相信之。但这样的大臣,并没有几个人。其他大臣所说的话,请陛下要三思,要琢磨。”
“五分心,真……”
“这样,臣再做一个比喻,为什么曹操南下时,张昭等大臣议和,因为投降曹操,他们还是江南名士,还是大臣,利益并没有妨碍。若是战败,他们将会一无所有。如果当时势均力敌,主战的大臣会很多。关健当时曹操挟借平两袁,灭刘表之势而来,气势汹汹。所以主和的大臣占据了上风。这便是五分心,与不真。他们挂着各种大义之名,劝孙权投降。实际呢,他们是为自己着想,为自己家人着想,为自己宗族亲友着想。陛下想改革国家弊病,想填上积欠,想使财政产生盈余,稍有大动作,必伤害一些权贵的利益,或者没有伤害到,但他们没有沾到光,便不服气,就象臣的郑白渠耕地分配那样。如果每场战役都打胜的话,他们自然无话可说。但这不可能的。比如李元昊,也吃过许多败仗。然而一旦打败,不论大小,马上朝野上下,全部会反对。除非不会触犯他们本人,本家,宗族亲友之利益,而国家富强。但世袭壮,国家与贫困百姓则必衰。国家与贫困百姓壮,世袭必衰。这是根本不可能解决的问题。”
也就是说陛下你想动手变法,做好了准备吗?
那不是郑白渠面对的小豪强,而是全国的大豪强与大权贵!
“会很难吗?”
“很难,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屈原说的话,这是一条很难很难的道路。汉武帝被千古士大夫所指所骂,但他还成功了。许多人连成功的影子还没有看到呢,就象屈原一样,死在半路上了。”(未完待续)R655
在国家角度,桑弘羊没有做错。站在贫困百姓角度,桑弘羊更没有做错。但站在权贵富人的角度,桑弘羊就是奸臣小人国贼。因为他动的就是这一群体的利益,将他们的财富挤出来,维持国用。”
“朕明白了。为什么……”赵顼后面没有说了,为什么司马光骂王巨是小人国贼。
道理是一样的!
“所以角度不同,看他的标准不同。让臣如何评价?”
“朕也需要桑弘羊。”
“陛下需要桑弘羊,但霍光在哪里?”
“咦。桑弘羊不是霍光杀死的吗?”
“桑弘羊之死是谓必然,汉武帝在的时候,知道桑弘羊的功劳,必然庇护。但他不在了,谁来庇护。然而恨他的权贵很多,所以没有霍光,也有李光张光王光,只要有一光想掌权想上位。必杀桑弘羊,用以取悦权贵支持他。这才是霍光杀桑弘羊的真正原因。但霍光英明之处,便是取缔了桑弘羊某些激进的变法,保留了一些温和的变法,而不是全部推翻打倒。所以汉朝继续在发展进步,所以才有了昭宣中兴。为什么汉宣帝后来画麒麟阁十一功臣,霍光为第一,不过汉宣帝很有意思,只尊称为大司马、大将军、博陆候,姓霍氏。”
“呵呵。”赵顼也笑了起来。
“陛下,相信有人愿意做陛下的桑弘羊,但未来得罪的权贵很多后。总会有人带头清算,然而没有霍光主持,那么后果非是清算,而是统统推翻。国家将出现严重的扭曲,也会出现严重的党争。臣说的意思,陛下会意吗?”
“不会,朕还很年青。”
关健问题是你不长寿啊。
但王巨知道赵顼变法的主意已定了。
那就变吧。
于是他换了一个话题:“陛下,臣将大臣之心分为五分心。”
“五分心?”
“社谡之心,忠君之心。个人之心,家人之心。宗族与亲友之心。”
“社谡与忠君不是一回事吗?”
“不是一回事,比如臣科举得中授官。乃是宋朝制度对我的恩惠,与陛下无关。但陛下对臣的信任,这是陛下个人的恩情。陛下也是这个社稷的一部分,但不代表整个社稷。”
“你说得好直接……”赵顼哭笑不得道。
“这是事实,这五分心,实际只要能将社稷与忠心放在个人家人宗亲友人之上,那么这个大臣就是忠臣了。”
“这个很多吧。”
“陛下,不多,司马懿那样的官员才叫多,包括韩信在内,若是汉高祖不给他楚王封国之权,他会不会出兵垓下?因此出了一个诸葛亮,千古颂之。因为不论成败,他的公心胜过了私心。请陛下切记,莫要听信朝中大臣们冠冕堂皇的话,八成大臣说是一套,做是一套。这便是臣要讲的第二个问题,那就是真。臣要说的是范文正,其实范仲淹一生做为虽杰出,但功过都有之,胜过他的大臣不计其数。为何一提到范文正,全部肃然起敬。因为他是真。”
“真?”
“简易一点就是言行合一,他说进也忧,退也忧,也做到了,平生不做伪。庆历新政失败后,他去陕西,路过吕夷简处,与吕夷简交谈。臣不知道他们谈了什么。但自那以后,范仲淹便消失了。因为可能那一番交谈,让他彻底醒悟政治不是他所想的那么简单,然而吕夷简那一套他做不来。于是从此缄默。想不明白,他就不说。这样的大臣所说的话,基本是发自肺腑之言,所以不管对错,能相信之。但这样的大臣,并没有几个人。其他大臣所说的话,请陛下要三思,要琢磨。”
“五分心,真……”
“这样,臣再做一个比喻,为什么曹操南下时,张昭等大臣议和,因为投降曹操,他们还是江南名士,还是大臣,利益并没有妨碍。若是战败,他们将会一无所有。如果当时势均力敌,主战的大臣会很多。关健当时曹操挟借平两袁,灭刘表之势而来,气势汹汹。所以主和的大臣占据了上风。这便是五分心,与不真。他们挂着各种大义之名,劝孙权投降。实际呢,他们是为自己着想,为自己家人着想,为自己宗族亲友着想。陛下想改革国家弊病,想填上积欠,想使财政产生盈余,稍有大动作,必伤害一些权贵的利益,或者没有伤害到,但他们没有沾到光,便不服气,就象臣的郑白渠耕地分配那样。如果每场战役都打胜的话,他们自然无话可说。但这不可能的。比如李元昊,也吃过许多败仗。然而一旦打败,不论大小,马上朝野上下,全部会反对。除非不会触犯他们本人,本家,宗族亲友之利益,而国家富强。但世袭壮,国家与贫困百姓则必衰。国家与贫困百姓壮,世袭必衰。这是根本不可能解决的问题。”
也就是说陛下你想动手变法,做好了准备吗?
那不是郑白渠面对的小豪强,而是全国的大豪强与大权贵!
“会很难吗?”
“很难,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屈原说的话,这是一条很难很难的道路。汉武帝被千古士大夫所指所骂,但他还成功了。许多人连成功的影子还没有看到呢,就象屈原一样,死在半路上了。”(未完待续)R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