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阅文学 www.pinyuewx.com,天宋武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赵德昭等人正打算启程离开江陵府之时,皇帝命驿兵一路护送南下传召的诏书也到了江陵,赵德昭没想到计划赶不上变化,他适才打算归京的,没曾想赵匡胤让他率领使臣出使(南)唐,以皇帝的名义慰问唐主李煜,这一下子他便要与使团一起折返东下去金陵城了。
如今的湖面只需要一个微微小的石头投掷下去,便能激起一滩波涛,滚滚前行的历史车轮的方向就会出现偏差。而在历史上赵德昭并未记得有这次出行,或许是自己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历史,不过赵德昭也并无畏惧退缩。常言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谁可忽视一个细微变化,谁又能断定历史的走势不会改变呢?只要自己把握长局,一切就那么容易多了。
既然要出使(南)唐,赵德昭这次倒是可以见见江南的一些情况,探查一下金陵的虚实,同时他在金陵城中也可一见李煜、樊若水以及林仁肇等人。
……八月二十一日一早,赵德昭、董仲彦一行人收拾好行装打算今日离开江陵府,乘坐大舟沿着大江而下。
到了江陵府江岸码头,薄薄的浓雾笼罩着江面,整个江面上已经△↓,看不清方向了,随着太阳的升起浓雾又渐渐散去。过了一阵子,等浓雾已经散去,整条江面上已经看得清楚了。
水波湍急,怕打着江岸与船只,激起一层层白色的浪花,而大船也随之一点点地摆动着。
而在江陵东侧往东便是云梦泽,唐宋时云梦泽已经解体为星罗棋布的小湖群,目前为止已经很少见到那种“气蒸云梦泽”壮阔的情形了。
赵德昭等人登上大船,船夫们正将一片片风帆顺着桅杆拉起,大风已经把风帆鼓起。随着船工的号角声,此时大船开动,赵德昭见岸上的官员依旧站在那儿,远处的江陵府城池也一点点地缩小中,而船只则顺风顺水地沿着江水往下游奔去。
一日半后,船只已经到了鄂州【治江夏,湖北武昌】。过了鄂州,实际上已经进入了(南)唐的领地了,却只是离江宁府金陵城还有段距离,颇为遥远。
大船顺江而下,速度极快,又一日后到了湖口,也就是后世的九江附近,而如今九江被称作江州,也是唐国水师驻扎的主要地方,唐升元三年(939年)在江州这儿设置了奉化军。
水波涛涛,浩浩汤汤,两岸的风光快速地从赵德昭的眼中掠过,而在远处此处湖口附近倒是驻扎着大量的(南)唐水军。
在战略上而言,湖口乃是金陵城上游的一道水上屏障,也是扼守西边防线的一道关口,容不得失去。唐国水军唯有驻扎此处,方能扼守北方水军的南下,才能确保金陵城安然无恙。
昔年三国时期三国争霸,江东吴国孙权建都城于建业城【金陵】,大都督周瑜则常驻守柴桑【湖口】,把守着此处护卫者金陵的安全。将来若是大宋征伐(南)唐,湖口水师势必成为大宋水师的强敌。
当赵德昭这艘从江陵府而来的宋国船只驶过来的时候,(南)唐水军的营寨没看到,但是战船却出现了,(南)唐那边也已经派了战船过来监视,他们这是例行巡江。
而此时驻扎在湖口的唐国水师将领乃是神卫军都虞侯朱令赟军,此时朱令赟船只已经从远处赶来,见到对方船头竖立着一杆“宋”字大旗,便迅速将船头迎上了宋国使臣的大船。
赵德昭眼见两船快要撞上了,便立即命人在船头叫喊:“我乃宋国使臣,此番东行乃是表我大宋皇帝天威,探视江南等地,并无要擅闯。”
神卫军都虞侯朱令赟立即道:“末将乃是唐神卫军都虞侯朱令赟,对方是宋使哪一位,请自报尊号!”
“此乃我大宋魏王船只!”
自江淮一战后,周、唐二国便以大江为界限,以北属于周国,以南则是属于唐国。如今到了宋国已然如此,只不过赵德昭坐船东行之时,一路上都是沿着北岸行驶,倒是也没有侵入对方的地盘,而唐国前来的船只也只是远远地监视,如今过来也不是例行公事。
神卫军都虞侯朱令赟对于赵德昭而言,这个名字非常熟识,朱令赟椎额鹰目,矫捷善射,军中号称“朱深眼”,而且朱令赟最后在宋军攻打金陵城的时候战死,因此对这样一个历史人物赵德昭倒也没有放在心头。
朱令赟不过是例行公事,接着赵德昭船只便继续行驶在江水之中……此刻江面上吹来了大风,大风大浪地,江水飞湍浪急,船只稍显得摇摆,等过了湖口之后,江水方才平稳,江面上一片开阔水平,江北、江南两岸的风光一下子展现在众人的面前。
逾几日,船只已经顺利到了安庆、池州、芜湖,到了当涂附近,不久之后这一日正好是当午之时,赵德昭特意站在船头,注视着江边的一座小石山默默出神。
远处的小石山就是翠螺山,它高三十丈许,探入西侧的大江,月牙形的锁溪河包围了山的东面。
据船工王寺所言:此乃采石矶。
采石矶是长江三大名矶之一(另两个是南京的燕子矶和岳阳的城陵矶),而在此处江水平缓,渡江确实有便利之处,也是日后宋军在此地搭建浮桥、南攻金陵之所。
... -->>
赵德昭等人正打算启程离开江陵府之时,皇帝命驿兵一路护送南下传召的诏书也到了江陵,赵德昭没想到计划赶不上变化,他适才打算归京的,没曾想赵匡胤让他率领使臣出使(南)唐,以皇帝的名义慰问唐主李煜,这一下子他便要与使团一起折返东下去金陵城了。
如今的湖面只需要一个微微小的石头投掷下去,便能激起一滩波涛,滚滚前行的历史车轮的方向就会出现偏差。而在历史上赵德昭并未记得有这次出行,或许是自己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历史,不过赵德昭也并无畏惧退缩。常言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谁可忽视一个细微变化,谁又能断定历史的走势不会改变呢?只要自己把握长局,一切就那么容易多了。
既然要出使(南)唐,赵德昭这次倒是可以见见江南的一些情况,探查一下金陵的虚实,同时他在金陵城中也可一见李煜、樊若水以及林仁肇等人。
……八月二十一日一早,赵德昭、董仲彦一行人收拾好行装打算今日离开江陵府,乘坐大舟沿着大江而下。
到了江陵府江岸码头,薄薄的浓雾笼罩着江面,整个江面上已经△↓,看不清方向了,随着太阳的升起浓雾又渐渐散去。过了一阵子,等浓雾已经散去,整条江面上已经看得清楚了。
水波湍急,怕打着江岸与船只,激起一层层白色的浪花,而大船也随之一点点地摆动着。
而在江陵东侧往东便是云梦泽,唐宋时云梦泽已经解体为星罗棋布的小湖群,目前为止已经很少见到那种“气蒸云梦泽”壮阔的情形了。
赵德昭等人登上大船,船夫们正将一片片风帆顺着桅杆拉起,大风已经把风帆鼓起。随着船工的号角声,此时大船开动,赵德昭见岸上的官员依旧站在那儿,远处的江陵府城池也一点点地缩小中,而船只则顺风顺水地沿着江水往下游奔去。
一日半后,船只已经到了鄂州【治江夏,湖北武昌】。过了鄂州,实际上已经进入了(南)唐的领地了,却只是离江宁府金陵城还有段距离,颇为遥远。
大船顺江而下,速度极快,又一日后到了湖口,也就是后世的九江附近,而如今九江被称作江州,也是唐国水师驻扎的主要地方,唐升元三年(939年)在江州这儿设置了奉化军。
水波涛涛,浩浩汤汤,两岸的风光快速地从赵德昭的眼中掠过,而在远处此处湖口附近倒是驻扎着大量的(南)唐水军。
在战略上而言,湖口乃是金陵城上游的一道水上屏障,也是扼守西边防线的一道关口,容不得失去。唐国水军唯有驻扎此处,方能扼守北方水军的南下,才能确保金陵城安然无恙。
昔年三国时期三国争霸,江东吴国孙权建都城于建业城【金陵】,大都督周瑜则常驻守柴桑【湖口】,把守着此处护卫者金陵的安全。将来若是大宋征伐(南)唐,湖口水师势必成为大宋水师的强敌。
当赵德昭这艘从江陵府而来的宋国船只驶过来的时候,(南)唐水军的营寨没看到,但是战船却出现了,(南)唐那边也已经派了战船过来监视,他们这是例行巡江。
而此时驻扎在湖口的唐国水师将领乃是神卫军都虞侯朱令赟军,此时朱令赟船只已经从远处赶来,见到对方船头竖立着一杆“宋”字大旗,便迅速将船头迎上了宋国使臣的大船。
赵德昭眼见两船快要撞上了,便立即命人在船头叫喊:“我乃宋国使臣,此番东行乃是表我大宋皇帝天威,探视江南等地,并无要擅闯。”
神卫军都虞侯朱令赟立即道:“末将乃是唐神卫军都虞侯朱令赟,对方是宋使哪一位,请自报尊号!”
“此乃我大宋魏王船只!”
自江淮一战后,周、唐二国便以大江为界限,以北属于周国,以南则是属于唐国。如今到了宋国已然如此,只不过赵德昭坐船东行之时,一路上都是沿着北岸行驶,倒是也没有侵入对方的地盘,而唐国前来的船只也只是远远地监视,如今过来也不是例行公事。
神卫军都虞侯朱令赟对于赵德昭而言,这个名字非常熟识,朱令赟椎额鹰目,矫捷善射,军中号称“朱深眼”,而且朱令赟最后在宋军攻打金陵城的时候战死,因此对这样一个历史人物赵德昭倒也没有放在心头。
朱令赟不过是例行公事,接着赵德昭船只便继续行驶在江水之中……此刻江面上吹来了大风,大风大浪地,江水飞湍浪急,船只稍显得摇摆,等过了湖口之后,江水方才平稳,江面上一片开阔水平,江北、江南两岸的风光一下子展现在众人的面前。
逾几日,船只已经顺利到了安庆、池州、芜湖,到了当涂附近,不久之后这一日正好是当午之时,赵德昭特意站在船头,注视着江边的一座小石山默默出神。
远处的小石山就是翠螺山,它高三十丈许,探入西侧的大江,月牙形的锁溪河包围了山的东面。
据船工王寺所言:此乃采石矶。
采石矶是长江三大名矶之一(另两个是南京的燕子矶和岳阳的城陵矶),而在此处江水平缓,渡江确实有便利之处,也是日后宋军在此地搭建浮桥、南攻金陵之所。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