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阅文学 www.pinyuewx.com,明末称雄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个反包围,或者趁机反攻。
当然。实际上,洪承畴考虑更多的则是刘钧全力反对此时决战,而没有刘钧的支持,洪承畴虽握着二十万大军,却并没多少信心和黄台吉决战。现在的局势,两军对峙,洪承畴立于不败之地,而且不论是辽西的军将还是朝廷方面。都对他是有求必应。而一旦开战,没有刘钧的支持,要是打败了,哪怕是失利,他都肯定会被弹劾,甚至被降职免官。既然如此,那为何还要打?
反正现在黄台吉大军也还驻在辽阳,靠锦州外的这些清军,一时半会也根本破不了锦州城。
不过当初洪承畴力主出兵,如今朝廷调了兵。又不打,这不免让皇帝恼怒。为此,洪承畴与关宁总监高起潜、新任辽东巡抚丘民仰以及援辽的总督孙传庭。以及秦良玉、吴三桂等十三镇总兵官一起商议。
“今日筹辽非徒言守,必守而兼战,然后可以成其守。而战又非浪战,必正而出之以奇,然后可以守其战。”
洪承畴这番话,既是表明他不是不敢战,而是认为眼下更适合守势。但他也不是只打算一味守,而要守战兼顾。不过表明自己敢战态度后,他又强度。虽须战但不能总是一味要正面交锋,还要如楚国公一样。采取多种灵活作战方式,如奇袭。伏击等,才能既避免正面交锋,与敌决战,落入清军盼望这中,又能打击消耗敌人。
洪承畴的话一落,宁远总兵官吴三桂立即接话,向他请战。吴三桂是锦州被围的总兵祖大寿外甥,同时也是洪承畴的学生,还是总监高起潜的义子。如今关宁设山海关、宁远、锦州三镇,吴三桂这个宁远总兵是极得洪高信任的,而祖吴两家又是辽西将门,在关宁军中地位超然,许多军将都是他们的子弟门生。
何况吴三桂还以忠孝名闻天下,还深得皇上的看重,被人称为当今与楚国公并论的年轻名将。
吴三桂主动请战,愿意率兵去袭击锦州外围的清军。自从湖北回来后,吴三桂信心大增,他从湖北运回飞龙铳万支,红夷炮百门,另各种小炮数百。吴三桂将批军火大半装备给了自己的宁远军,如今他麾下的宁远镇兵马,是辽西集结各路兵马中火器最多最强的一支,其次当属四川总兵秦良玉。
有了这些火器,吴三桂大为自信,加之锦州城中围的是他舅父,他迫不急待的要发兵进攻,一试厉害。
洪承畴对吴三桂的主动请战很是满意。
“吴总兵勇气可嘉,本官允你请求,命你率本部兵马进驻锦州南面之松山。”
秦良玉这时也主动请战,“请督臣允许老身率川兵出战,向建虏讨回血债。”
“夫人巾帼不让须眉,本官佩服,本官也允你请求,命你率本部兵马进驻松山之南杏山。”
“谢督臣成全!”秦良玉起身领命。
随后,洪承畴又请孙传庭率陕军守塔山,而令辽东副总兵刘肇基守笔架阁,并将笔架阁设为从山东海运来的粮草屯积之地,以转运供给松山、杏山、塔山各军所用。而洪承畴率领十万大军,继续驻守宁远。
洪承畴的布局依然是两城三山的防御,两城为锦州宁远,三山则是两城之间沿海三座山,上面驻有城池堡垒。这两城三山紧紧把住狭窄的辽西走廊。而且由于渤海由朝廷水师控制,因此两城三山还可以得到来自于海上的水师支援。
吴三桂磨拳擦掌,准备用自己新得到的火铳大炮痛揍清军,救援舅父祖大寿,同时也打出他的威风,赢利功名。
秦良玉也在准备着,她要向清军讨回血债,当年沈阳之战,数千白杆子弟兵血战浑河,全军覆没。
金州,朝阳升起之时,刘钧也在新建成的金州要塞里,召开军议。
出兵朝鲜已经得到皇帝批准,现在要讨论的是如何打的问题。
“我的计划是兵分两路,一路出兵鸭绿江,把我们上次摧毁的镇江重新占领,并派工匠修筑成一个要塞堡垒,同时出兵将鸭绿江南南岸,与镇江隔岸不远的朝鲜义州城夺取,在义州也修建一个堡垒。另外,稳固鸭绿江口南面沿海的铁山建立一座堡垒。”
刘钧的用意很明显,在清军与朝鲜之间,鸭绿江两岸和南边沿海和岛上,建立三座堡垒,彻底的砍断朝鲜与清军的联系。
“自今日起,驻庙岛的北洋第三舰队移驻皮岛。以皮岛、身弥岛为基地,配合第三师的第四五六三协筑镇江、义州、铁山三城,并镇守三城。”
“第五第六两师六个协金州,第二舰队驻守青泥港。”刘钧手指在作战室的沙盘上指点,“我将亲率第二和第四两个师及第一舰队,直接从海上出兵朝鲜汉城。”
崇祯十年,清军进攻朝鲜,围住国王李倧,迫使朝鲜处死主战派,改向清朝称臣纳贡,并开放互市。随后,清军撤回辽东。
此时的朝鲜境内,并没有清国驻守。
不过朝鲜撮尔小国,在清朝和明朝的夹缝中生存,原来还感激大明当年出兵朝鲜帮他们驱赶倭寇复国,可被朝鲜直接打上门两次后,便也只能倒向清朝。向清朝开放互设,还提供粮草,甚至派出朝鲜兵攻打明朝。
刘钧很重视朝鲜,虽然朝鲜实力很弱,可其人口不少。如果放任清军控制朝鲜,那么清朝能从朝鲜得到大量的人口和粮草物资的支持。
但对于这次出兵朝鲜,刘钧也很乐观。朝鲜并没有什么实力,境内也无清军驻守。刘钧甚至不需要千里迢迢从陆上赶去,直接海上抵达汉城附近登陆,然后兵临城下,到时只要让朝鲜君臣见识一下九头鸟的实力,他们自然知道该如何选择。
其实若不是清军实力强劲,朝鲜其实还是一向心向大明的,他们可是自称小中华的,视大明为宗主。(未完待续。)
一个反包围,或者趁机反攻。
当然。实际上,洪承畴考虑更多的则是刘钧全力反对此时决战,而没有刘钧的支持,洪承畴虽握着二十万大军,却并没多少信心和黄台吉决战。现在的局势,两军对峙,洪承畴立于不败之地,而且不论是辽西的军将还是朝廷方面。都对他是有求必应。而一旦开战,没有刘钧的支持,要是打败了,哪怕是失利,他都肯定会被弹劾,甚至被降职免官。既然如此,那为何还要打?
反正现在黄台吉大军也还驻在辽阳,靠锦州外的这些清军,一时半会也根本破不了锦州城。
不过当初洪承畴力主出兵,如今朝廷调了兵。又不打,这不免让皇帝恼怒。为此,洪承畴与关宁总监高起潜、新任辽东巡抚丘民仰以及援辽的总督孙传庭。以及秦良玉、吴三桂等十三镇总兵官一起商议。
“今日筹辽非徒言守,必守而兼战,然后可以成其守。而战又非浪战,必正而出之以奇,然后可以守其战。”
洪承畴这番话,既是表明他不是不敢战,而是认为眼下更适合守势。但他也不是只打算一味守,而要守战兼顾。不过表明自己敢战态度后,他又强度。虽须战但不能总是一味要正面交锋,还要如楚国公一样。采取多种灵活作战方式,如奇袭。伏击等,才能既避免正面交锋,与敌决战,落入清军盼望这中,又能打击消耗敌人。
洪承畴的话一落,宁远总兵官吴三桂立即接话,向他请战。吴三桂是锦州被围的总兵祖大寿外甥,同时也是洪承畴的学生,还是总监高起潜的义子。如今关宁设山海关、宁远、锦州三镇,吴三桂这个宁远总兵是极得洪高信任的,而祖吴两家又是辽西将门,在关宁军中地位超然,许多军将都是他们的子弟门生。
何况吴三桂还以忠孝名闻天下,还深得皇上的看重,被人称为当今与楚国公并论的年轻名将。
吴三桂主动请战,愿意率兵去袭击锦州外围的清军。自从湖北回来后,吴三桂信心大增,他从湖北运回飞龙铳万支,红夷炮百门,另各种小炮数百。吴三桂将批军火大半装备给了自己的宁远军,如今他麾下的宁远镇兵马,是辽西集结各路兵马中火器最多最强的一支,其次当属四川总兵秦良玉。
有了这些火器,吴三桂大为自信,加之锦州城中围的是他舅父,他迫不急待的要发兵进攻,一试厉害。
洪承畴对吴三桂的主动请战很是满意。
“吴总兵勇气可嘉,本官允你请求,命你率本部兵马进驻锦州南面之松山。”
秦良玉这时也主动请战,“请督臣允许老身率川兵出战,向建虏讨回血债。”
“夫人巾帼不让须眉,本官佩服,本官也允你请求,命你率本部兵马进驻松山之南杏山。”
“谢督臣成全!”秦良玉起身领命。
随后,洪承畴又请孙传庭率陕军守塔山,而令辽东副总兵刘肇基守笔架阁,并将笔架阁设为从山东海运来的粮草屯积之地,以转运供给松山、杏山、塔山各军所用。而洪承畴率领十万大军,继续驻守宁远。
洪承畴的布局依然是两城三山的防御,两城为锦州宁远,三山则是两城之间沿海三座山,上面驻有城池堡垒。这两城三山紧紧把住狭窄的辽西走廊。而且由于渤海由朝廷水师控制,因此两城三山还可以得到来自于海上的水师支援。
吴三桂磨拳擦掌,准备用自己新得到的火铳大炮痛揍清军,救援舅父祖大寿,同时也打出他的威风,赢利功名。
秦良玉也在准备着,她要向清军讨回血债,当年沈阳之战,数千白杆子弟兵血战浑河,全军覆没。
金州,朝阳升起之时,刘钧也在新建成的金州要塞里,召开军议。
出兵朝鲜已经得到皇帝批准,现在要讨论的是如何打的问题。
“我的计划是兵分两路,一路出兵鸭绿江,把我们上次摧毁的镇江重新占领,并派工匠修筑成一个要塞堡垒,同时出兵将鸭绿江南南岸,与镇江隔岸不远的朝鲜义州城夺取,在义州也修建一个堡垒。另外,稳固鸭绿江口南面沿海的铁山建立一座堡垒。”
刘钧的用意很明显,在清军与朝鲜之间,鸭绿江两岸和南边沿海和岛上,建立三座堡垒,彻底的砍断朝鲜与清军的联系。
“自今日起,驻庙岛的北洋第三舰队移驻皮岛。以皮岛、身弥岛为基地,配合第三师的第四五六三协筑镇江、义州、铁山三城,并镇守三城。”
“第五第六两师六个协金州,第二舰队驻守青泥港。”刘钧手指在作战室的沙盘上指点,“我将亲率第二和第四两个师及第一舰队,直接从海上出兵朝鲜汉城。”
崇祯十年,清军进攻朝鲜,围住国王李倧,迫使朝鲜处死主战派,改向清朝称臣纳贡,并开放互市。随后,清军撤回辽东。
此时的朝鲜境内,并没有清国驻守。
不过朝鲜撮尔小国,在清朝和明朝的夹缝中生存,原来还感激大明当年出兵朝鲜帮他们驱赶倭寇复国,可被朝鲜直接打上门两次后,便也只能倒向清朝。向清朝开放互设,还提供粮草,甚至派出朝鲜兵攻打明朝。
刘钧很重视朝鲜,虽然朝鲜实力很弱,可其人口不少。如果放任清军控制朝鲜,那么清朝能从朝鲜得到大量的人口和粮草物资的支持。
但对于这次出兵朝鲜,刘钧也很乐观。朝鲜并没有什么实力,境内也无清军驻守。刘钧甚至不需要千里迢迢从陆上赶去,直接海上抵达汉城附近登陆,然后兵临城下,到时只要让朝鲜君臣见识一下九头鸟的实力,他们自然知道该如何选择。
其实若不是清军实力强劲,朝鲜其实还是一向心向大明的,他们可是自称小中华的,视大明为宗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