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阅文学 www.pinyuewx.com,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 面对此情此景,如果你是苏茜的母亲,会如何批评女儿呢?
劳伦斯·沙皮罗分析说,如果此时母亲采取的是乐观的方式,她可能会说:
“你给我造成了很大不便,我们非常生气。”
(劳伦斯·沙皮罗的分析<下同>:母亲的批评是肯定的,并且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我们跟你讲过三遍,要你打扫一下自己的房间。但每次你都拖拖拉拉,坚持不打扫。”
(分析:母亲准确地描述了所发生的事情,并把苏茜的问题说成是暂时性的。)
“今天有房地产代理商要来,你不打扫自己的房间,我们就得替你做,结果耽误了其他重要的事。保持你房间的干净、整洁,是你自己的责任,而不是我们的。”
(分析:母亲只是描述了所发生的事情、问题的原因和结果,她的责备是正确的。)
“我要你在你自己的房间里呆15分钟,好好想想我说的对不对。然后告诉我,今后你会如何保持房间整洁,保证这类事不再发生。至少要写出三条解决问题的办法。”
(分析:15分钟是8岁孩子考虑问题比较实际的时间,苏茜的母亲给她布置了一个很实际的任务,用这种方式来结束这个问题是合适的。)
劳伦斯·沙皮罗分析说,如果母亲采取的是悲观的方式,则可能这样说话:
“你为什么总是这么不体谅人?你的行为把我气疯了!”
(分析:“总是”一词意味着问题很普遍,而且永远不会改变。母亲的情感反应太过分了,会给孩子造成太多的内疚感。)
“我跟你说过无数次,要你保持房间干净,但你就是不听!你是怎么啦?”
(分析:母亲把问题说成是普遍性的“无数次”,永久性的“你就是不听”,借此让孩子产生内疚。她还进一步暗指孩子性格中就有某些缺陷。)
“今天早晨房地产商来了,几乎是一场灾难!人们说进屋的第一印象会造成天大的不同。你有可能使我们失去一位难得的代理商,会使房价降低几千美元。这就意味着我们买不起新房子了!”
(分析:母亲把事情描述成一场灾难,她暗指女儿的一次疏忽很有可能会毁掉全家的生活。)
“现在我要你呆在房间里,好好想想你干的一切。”
(这一惩罚是不确定的,没有针对性。女儿有时间来思考,产生内疚,却没有机会学会或做些什么事,来弥补自己的过失。)
从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批评方式中,家长一定可以感悟到成人乐观或悲观的态度对孩子个性塑造的影响,一定会及时调整自己的语言和谈话方式,有信心把孩子培养成乐观的人。
3.含蓄委婉,迂回暗示
许多家长在批评孩子时由于语言太直接、太尖锐,难免造成亲子冲突、对立,做父母的大动肝火,孩子“宁死不屈”,最后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不少父母都感到困惑:自己尽心尽责地教育孩子,一门心思为孩子好,为什么他们就不懂父母的心呢?难道孩子犯错后就不该批评吗?
孩子犯错,父母进行批评教育,不仅应该,而且是必须。问题是,批评的语言能否含蓄一点、婉转一点,能否用迂回暗示的方法,启发孩子自觉认识错误、心甘情愿地接受批评教育呢?家长果真能这样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批评效果。
下面这个真实的故事,相信能给家长们以启发。
美国前总统柯立芝的女秘书长得非常漂亮,但工作经常出现差错。一天早晨,柯立芝看见女秘书走进办公室,便对她说:“今天你穿的这身衣服真漂亮,正适合你这样年轻的小姐。”女秘书受宠若惊。柯立芝接着说,“但你不要骄傲,我相信你处理的公文也能和你一样漂亮。”
果然,从那天起,女秘书处理公文时很少出错。
一位朋友好奇地问柯立芝:“这个方法很妙,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柯立芝说:“这很简单,你看过理发师给人刮胡子要先涂肥皂水么。这是为什么呢?就是为刮起来不疼。”
许多做父母的在批评教育孩子时,总是抱着这样一个观念: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殊不知,良药若是苦得让人难以入口,功效从何而来?忠言若是逆得进不了耳朵,何来作用?上述事例中,美国前总统柯立芝的批评方法告诉人们:良药未必苦口,忠言未必逆耳,但更利于行。为什么呢?因为人的心理容易接受肯定、赞美、欣赏的信息,排斥否定、批评、讽刺、挖苦的语言。教育和批评孩子同样必须遵循人类心理发展的规律才能收到预期的良好效果。
要想改变一个人而又不伤感情,甚至让对方感激和更喜欢你,最有效的是赞美,间接暗示对方,提醒其注意自己犯的错误。
父母赏识、爱护、体贴孩子,孩子就会把人性中最美、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反之,一味地恶语中伤、责怪甚至打骂孩子,逆反心理驱使他们把身上最丑陋的东西暴露无遗,这与家长抑恶扬善的初衷是完全相悖的。
父母批评教育孩子,无一不是出于爱的目的,只有让孩子得到被爱的体验时,才能从心里真正接受批评,进而改正不足。
当面直接尖锐地指责孩子,只会造成孩子顽强的反抗,而巧妙地暗示孩子注意自己的错误,则会受到爱戴和喜欢。
“小杰,我们都以你为荣,你这个学期的成绩进步了,而且,只要你下个学期继续努力,你的代数成绩也肯定会比别人高的。”
父母用这种非常高超的委婉的说话方式,让小杰知道父母要他改进代数课的学习。可以让人确信的是,小杰必定会向着这个期望努力。
; 面对此情此景,如果你是苏茜的母亲,会如何批评女儿呢?
劳伦斯·沙皮罗分析说,如果此时母亲采取的是乐观的方式,她可能会说:
“你给我造成了很大不便,我们非常生气。”
(劳伦斯·沙皮罗的分析<下同>:母亲的批评是肯定的,并且准确地表达了自己的感受。)
“我们跟你讲过三遍,要你打扫一下自己的房间。但每次你都拖拖拉拉,坚持不打扫。”
(分析:母亲准确地描述了所发生的事情,并把苏茜的问题说成是暂时性的。)
“今天有房地产代理商要来,你不打扫自己的房间,我们就得替你做,结果耽误了其他重要的事。保持你房间的干净、整洁,是你自己的责任,而不是我们的。”
(分析:母亲只是描述了所发生的事情、问题的原因和结果,她的责备是正确的。)
“我要你在你自己的房间里呆15分钟,好好想想我说的对不对。然后告诉我,今后你会如何保持房间整洁,保证这类事不再发生。至少要写出三条解决问题的办法。”
(分析:15分钟是8岁孩子考虑问题比较实际的时间,苏茜的母亲给她布置了一个很实际的任务,用这种方式来结束这个问题是合适的。)
劳伦斯·沙皮罗分析说,如果母亲采取的是悲观的方式,则可能这样说话:
“你为什么总是这么不体谅人?你的行为把我气疯了!”
(分析:“总是”一词意味着问题很普遍,而且永远不会改变。母亲的情感反应太过分了,会给孩子造成太多的内疚感。)
“我跟你说过无数次,要你保持房间干净,但你就是不听!你是怎么啦?”
(分析:母亲把问题说成是普遍性的“无数次”,永久性的“你就是不听”,借此让孩子产生内疚。她还进一步暗指孩子性格中就有某些缺陷。)
“今天早晨房地产商来了,几乎是一场灾难!人们说进屋的第一印象会造成天大的不同。你有可能使我们失去一位难得的代理商,会使房价降低几千美元。这就意味着我们买不起新房子了!”
(分析:母亲把事情描述成一场灾难,她暗指女儿的一次疏忽很有可能会毁掉全家的生活。)
“现在我要你呆在房间里,好好想想你干的一切。”
(这一惩罚是不确定的,没有针对性。女儿有时间来思考,产生内疚,却没有机会学会或做些什么事,来弥补自己的过失。)
从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批评方式中,家长一定可以感悟到成人乐观或悲观的态度对孩子个性塑造的影响,一定会及时调整自己的语言和谈话方式,有信心把孩子培养成乐观的人。
3.含蓄委婉,迂回暗示
许多家长在批评孩子时由于语言太直接、太尖锐,难免造成亲子冲突、对立,做父母的大动肝火,孩子“宁死不屈”,最后也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不少父母都感到困惑:自己尽心尽责地教育孩子,一门心思为孩子好,为什么他们就不懂父母的心呢?难道孩子犯错后就不该批评吗?
孩子犯错,父母进行批评教育,不仅应该,而且是必须。问题是,批评的语言能否含蓄一点、婉转一点,能否用迂回暗示的方法,启发孩子自觉认识错误、心甘情愿地接受批评教育呢?家长果真能这样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批评效果。
下面这个真实的故事,相信能给家长们以启发。
美国前总统柯立芝的女秘书长得非常漂亮,但工作经常出现差错。一天早晨,柯立芝看见女秘书走进办公室,便对她说:“今天你穿的这身衣服真漂亮,正适合你这样年轻的小姐。”女秘书受宠若惊。柯立芝接着说,“但你不要骄傲,我相信你处理的公文也能和你一样漂亮。”
果然,从那天起,女秘书处理公文时很少出错。
一位朋友好奇地问柯立芝:“这个方法很妙,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柯立芝说:“这很简单,你看过理发师给人刮胡子要先涂肥皂水么。这是为什么呢?就是为刮起来不疼。”
许多做父母的在批评教育孩子时,总是抱着这样一个观念: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殊不知,良药若是苦得让人难以入口,功效从何而来?忠言若是逆得进不了耳朵,何来作用?上述事例中,美国前总统柯立芝的批评方法告诉人们:良药未必苦口,忠言未必逆耳,但更利于行。为什么呢?因为人的心理容易接受肯定、赞美、欣赏的信息,排斥否定、批评、讽刺、挖苦的语言。教育和批评孩子同样必须遵循人类心理发展的规律才能收到预期的良好效果。
要想改变一个人而又不伤感情,甚至让对方感激和更喜欢你,最有效的是赞美,间接暗示对方,提醒其注意自己犯的错误。
父母赏识、爱护、体贴孩子,孩子就会把人性中最美、最好的一面展示出来;反之,一味地恶语中伤、责怪甚至打骂孩子,逆反心理驱使他们把身上最丑陋的东西暴露无遗,这与家长抑恶扬善的初衷是完全相悖的。
父母批评教育孩子,无一不是出于爱的目的,只有让孩子得到被爱的体验时,才能从心里真正接受批评,进而改正不足。
当面直接尖锐地指责孩子,只会造成孩子顽强的反抗,而巧妙地暗示孩子注意自己的错误,则会受到爱戴和喜欢。
“小杰,我们都以你为荣,你这个学期的成绩进步了,而且,只要你下个学期继续努力,你的代数成绩也肯定会比别人高的。”
父母用这种非常高超的委婉的说话方式,让小杰知道父母要他改进代数课的学习。可以让人确信的是,小杰必定会向着这个期望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