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阅文学 www.pinyuewx.com,传说探险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翻开头几页,记录在上面的是乐文时期的泥板文书的内容和译文,底下重点用圆圈圈起“提里斯恩”、“阿尔弗雷德”、“波奇”以及“真知经”。
提里斯恩,即提里斯恩一世,皮克尼奥国国王,生于乡野齐布拉,后来改建成皮克尼奥国的国都。
他的生平事迹,可以说是一个乡间野民白手起家,翻身做主人的励志故事。
在年仅十五岁时便已展现出英勇善战以及出色的战略头脑,带头组织村民连番击退山贼的侵袭,并且找到山贼窝点,率村民围而不攻,施其压力,耗其物资,最后成功招降,成为提里斯恩麾下第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
二十岁,通过第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征讨周边地区,招兵买马,俨然已成一方霸主,颇有占地为王的意思。
虽然提里斯恩没有宣称过自立为王,但麾下兵马多以山贼为主要力量组成,又是雄霸一方,在各方领主势力当中,山贼之王的称呼早已不胫而走,流传开来。
可是各国皇室都没有做出任何回应,似乎默认此事,谁都不愿当出头鸟,平白无故去招惹山贼之王,折损无谓的兵将,让其他国家坐享渔利。
因此,长年征讨的提里斯恩获得了喘息的机会,明智的决定偃武息戈,养精蓄锐。
这个决定,在各国皇室眼中,无疑是聪明人的妥协之举——你老老实实在旮旯山间当你的山贼之王,不要有任何非分之想,我们也就懒得理你。
然而不到两年,各国矛盾越演越烈,已经不可调解到发动战争的地步。
各国混战,战火纷飞,提里斯恩却得益于位置偏僻,免于战乱的干扰,独善其身。
但他的野心显然并不满足于屈居一隅,意图趁此机会建国称王,占一国领土。
而随着混战的持续进行,各国的兵力不断下降,他瞅准时机,率领骑兵七千,兵分三路,使用名为“三叉戟突刺”的闪电战术,奇兵突袭冲入三方战场,围歼士兵约四万人,战损不足百人,大获全胜,一战成名,成为历史中有名的“柯尼平原大混战”。
当然,半路杀出,不愿安分守己的提里斯恩,很快就遭到联军讨伐。
然而前者本营在丛林密布的深山野岭之中,不仅占据地域险要,兵权又集中,士兵还大半当过山贼,最是擅长在山林之间打游击战,易守难攻。
联军虽有六、七万的庞大兵力,但多数是从各国领主封地里征召的农民以及雇佣军组成,实际战力与组织性并不高,加上还是客场作战,还没深入,很快就被杀得士气崩溃,溃散败走。
自此之后便再无人愿意啃“提里斯恩”这块硬骨头,唯有谨慎提防对方捡漏。
后来事实证明,提里斯恩确实故技重施,但在各国都有心戒备之下,数次“三叉戟突刺”战术再难有显著战绩,战损也有明显大幅度的增加,不过鉴于骑兵对地形要求比较高,而且失去了奇兵突袭的优势,有此结果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然,主要原因是那个时期完善的马鞍和马镫尚未发明出来,弓弩手和枪阵对骑兵有较大的威胁,两者结合的话克制效果就更大了。
即便如此,骑... -->>
翻开头几页,记录在上面的是乐文时期的泥板文书的内容和译文,底下重点用圆圈圈起“提里斯恩”、“阿尔弗雷德”、“波奇”以及“真知经”。
提里斯恩,即提里斯恩一世,皮克尼奥国国王,生于乡野齐布拉,后来改建成皮克尼奥国的国都。
他的生平事迹,可以说是一个乡间野民白手起家,翻身做主人的励志故事。
在年仅十五岁时便已展现出英勇善战以及出色的战略头脑,带头组织村民连番击退山贼的侵袭,并且找到山贼窝点,率村民围而不攻,施其压力,耗其物资,最后成功招降,成为提里斯恩麾下第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
二十岁,通过第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征讨周边地区,招兵买马,俨然已成一方霸主,颇有占地为王的意思。
虽然提里斯恩没有宣称过自立为王,但麾下兵马多以山贼为主要力量组成,又是雄霸一方,在各方领主势力当中,山贼之王的称呼早已不胫而走,流传开来。
可是各国皇室都没有做出任何回应,似乎默认此事,谁都不愿当出头鸟,平白无故去招惹山贼之王,折损无谓的兵将,让其他国家坐享渔利。
因此,长年征讨的提里斯恩获得了喘息的机会,明智的决定偃武息戈,养精蓄锐。
这个决定,在各国皇室眼中,无疑是聪明人的妥协之举——你老老实实在旮旯山间当你的山贼之王,不要有任何非分之想,我们也就懒得理你。
然而不到两年,各国矛盾越演越烈,已经不可调解到发动战争的地步。
各国混战,战火纷飞,提里斯恩却得益于位置偏僻,免于战乱的干扰,独善其身。
但他的野心显然并不满足于屈居一隅,意图趁此机会建国称王,占一国领土。
而随着混战的持续进行,各国的兵力不断下降,他瞅准时机,率领骑兵七千,兵分三路,使用名为“三叉戟突刺”的闪电战术,奇兵突袭冲入三方战场,围歼士兵约四万人,战损不足百人,大获全胜,一战成名,成为历史中有名的“柯尼平原大混战”。
当然,半路杀出,不愿安分守己的提里斯恩,很快就遭到联军讨伐。
然而前者本营在丛林密布的深山野岭之中,不仅占据地域险要,兵权又集中,士兵还大半当过山贼,最是擅长在山林之间打游击战,易守难攻。
联军虽有六、七万的庞大兵力,但多数是从各国领主封地里征召的农民以及雇佣军组成,实际战力与组织性并不高,加上还是客场作战,还没深入,很快就被杀得士气崩溃,溃散败走。
自此之后便再无人愿意啃“提里斯恩”这块硬骨头,唯有谨慎提防对方捡漏。
后来事实证明,提里斯恩确实故技重施,但在各国都有心戒备之下,数次“三叉戟突刺”战术再难有显著战绩,战损也有明显大幅度的增加,不过鉴于骑兵对地形要求比较高,而且失去了奇兵突袭的优势,有此结果也就不足为奇了。
当然,主要原因是那个时期完善的马鞍和马镫尚未发明出来,弓弩手和枪阵对骑兵有较大的威胁,两者结合的话克制效果就更大了。
即便如此,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