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阅文学 www.pinyuewx.com,民国创业手札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击败德军后,德国当年侵华所用的舰船以及存放于x州湾仓库中的军火全部被华国政府军收缴,数量不多,但也聊胜于无。
华国的步伐迈得快了些,毕竟不那么稳当。虽说目前实力已是不弱,甚至连坦克这样的装甲车都有了,但也只能够在陆地上逞逞威风。与飞速发展的地上火力形成鲜明对比的,便是还没有多少长进的造船业。
不是顾舒晗不想好好发展造船业,也不是她不明白水、陆、空三者通达的重要性,但这一块,终究不是她的专长。她不是全能之人,纵然有些原理与她所熟识的东西相通,她也不可能照搬照套,立马就搞出一套有关于造船的计划来。
这一次,为了配合军工厂秘密研制出这款坦克,她亦是花费了不少时间与精力,这才赶在己方与驻华德军交战前,把坦克研制了出来。
如同油料与石油制品一般,坦克制造厂归柏煜所有,军-权掌控者秦老在这家制造厂中也有参股,这家厂子在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顾舒晗并不是这家厂子的股东,也没有参股的打算,可是,在这些最前沿的技术研究中,似乎总是少不了顾舒晗的身影。
这一次,与先前一样,顾舒晗是率先提出研制华国坦克的人,也是负责坦克研制及相关事宜的总工程师,在签署了保密协议后,她根据以往对坦克的了解,制造出了改良版坦克。目前看来,初次亮相的效果还是不错的,不过,在本次行动中,顾舒晗和参与坦克研制的技术人员又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正准备着手修改。
关于柏总理所关心的造船业问题,目前仍然进展缓慢。顾舒晗能够提出的建议相当有限,她向柏总理和秦老建议,引入相关尖端技术人才,并培养相关人才。技术不是一天炼成的,像顾舒晗带着已经较为成熟的研究成果进入研制体系这样的情况,毕竟只占极少数。想要有所得,就急不得,乱不得,只能一步步来。
在顾舒晗看来,他们当前的竞争力并不在于海路上。关于陆路和空路方面的武器研制,她都有了大致的规划方向,这才是他们目前应极力发展的。
有短板自然不好,可也总比各项皆平平、没有优势要好。时间有限,精力有限,想要一蹴而就,毕竟不现实。在无法消除所有短板的情况下,倒不如剑走偏锋,让优势更为明显,以此来掩盖己身的劣势。
没有卓越的海上作战能力,华国在这方面或许会比较吃亏,但强悍的陆地作战能力能够保证华国的土地不再被那些远道而来的侵-略者们所侵-吞。空中战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海上战力的不足引起的防御漏洞。等过了这段动荡期,再大力网罗人才,补足不足之处。
这是顾舒晗的建议,秦老在思考过后,也接受了这个建议。
无论主观意愿如何,总要考虑到实际情况。他们短期内没有跨海作战的意图,将陆地力量发展好,再将沿海一带增设炮台,沿海战略要地增加装甲车数量,自保已是足够了。
至于空中火力,顾舒晗只是提了一提,秦老也没太放在心上,毕竟还是没影的事儿,他不能对此抱太多的期望。
华国政府虽然成功地歼灭了德国驻华军队,但在与协约国的交涉上,并不顺利。
协约国同意承认华国政府作为他们的盟友而不是协从者,并答应让韩江时期派出的近十万民众回国,但他们要求华国出兵欧洲,与他们一同抗德。
“【我们的盟友有义务为了我们的战争而奉献出属于自己的力量,人,武器以及战略物资。】”
华国在远东地区对德国势力实施打击的功劳被忽略了。欧洲精明的政治家们只关心属于他们自己的利益。在这一场持久战中,参战的欧洲国家损失惨重,不少贵族死于战场,有不少显赫的姓氏自此断绝,越打,便越感后劲不足。如果能有国家为他们分担一下他们的压力,他们自然求之不得。
狡猾的美国人虽然参战了,但作为盟友的英国人和法国人却指挥不动他们,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请求他们的帮助。欧洲人无法控制美国这个盟友,但相对弱小的华国就不一样了……
秦老和柏总理显然也明白,一旦华国派出士兵,必定会成为夹在同盟国与协约国之间的消耗品,自然不会同意。他们与协约国站在统一战线,也是基于自身利益考虑,而不是... -->>
在击败德军后,德国当年侵华所用的舰船以及存放于x州湾仓库中的军火全部被华国政府军收缴,数量不多,但也聊胜于无。
华国的步伐迈得快了些,毕竟不那么稳当。虽说目前实力已是不弱,甚至连坦克这样的装甲车都有了,但也只能够在陆地上逞逞威风。与飞速发展的地上火力形成鲜明对比的,便是还没有多少长进的造船业。
不是顾舒晗不想好好发展造船业,也不是她不明白水、陆、空三者通达的重要性,但这一块,终究不是她的专长。她不是全能之人,纵然有些原理与她所熟识的东西相通,她也不可能照搬照套,立马就搞出一套有关于造船的计划来。
这一次,为了配合军工厂秘密研制出这款坦克,她亦是花费了不少时间与精力,这才赶在己方与驻华德军交战前,把坦克研制了出来。
如同油料与石油制品一般,坦克制造厂归柏煜所有,军-权掌控者秦老在这家制造厂中也有参股,这家厂子在战略中的重要地位毋庸置疑。顾舒晗并不是这家厂子的股东,也没有参股的打算,可是,在这些最前沿的技术研究中,似乎总是少不了顾舒晗的身影。
这一次,与先前一样,顾舒晗是率先提出研制华国坦克的人,也是负责坦克研制及相关事宜的总工程师,在签署了保密协议后,她根据以往对坦克的了解,制造出了改良版坦克。目前看来,初次亮相的效果还是不错的,不过,在本次行动中,顾舒晗和参与坦克研制的技术人员又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正准备着手修改。
关于柏总理所关心的造船业问题,目前仍然进展缓慢。顾舒晗能够提出的建议相当有限,她向柏总理和秦老建议,引入相关尖端技术人才,并培养相关人才。技术不是一天炼成的,像顾舒晗带着已经较为成熟的研究成果进入研制体系这样的情况,毕竟只占极少数。想要有所得,就急不得,乱不得,只能一步步来。
在顾舒晗看来,他们当前的竞争力并不在于海路上。关于陆路和空路方面的武器研制,她都有了大致的规划方向,这才是他们目前应极力发展的。
有短板自然不好,可也总比各项皆平平、没有优势要好。时间有限,精力有限,想要一蹴而就,毕竟不现实。在无法消除所有短板的情况下,倒不如剑走偏锋,让优势更为明显,以此来掩盖己身的劣势。
没有卓越的海上作战能力,华国在这方面或许会比较吃亏,但强悍的陆地作战能力能够保证华国的土地不再被那些远道而来的侵-略者们所侵-吞。空中战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海上战力的不足引起的防御漏洞。等过了这段动荡期,再大力网罗人才,补足不足之处。
这是顾舒晗的建议,秦老在思考过后,也接受了这个建议。
无论主观意愿如何,总要考虑到实际情况。他们短期内没有跨海作战的意图,将陆地力量发展好,再将沿海一带增设炮台,沿海战略要地增加装甲车数量,自保已是足够了。
至于空中火力,顾舒晗只是提了一提,秦老也没太放在心上,毕竟还是没影的事儿,他不能对此抱太多的期望。
华国政府虽然成功地歼灭了德国驻华军队,但在与协约国的交涉上,并不顺利。
协约国同意承认华国政府作为他们的盟友而不是协从者,并答应让韩江时期派出的近十万民众回国,但他们要求华国出兵欧洲,与他们一同抗德。
“【我们的盟友有义务为了我们的战争而奉献出属于自己的力量,人,武器以及战略物资。】”
华国在远东地区对德国势力实施打击的功劳被忽略了。欧洲精明的政治家们只关心属于他们自己的利益。在这一场持久战中,参战的欧洲国家损失惨重,不少贵族死于战场,有不少显赫的姓氏自此断绝,越打,便越感后劲不足。如果能有国家为他们分担一下他们的压力,他们自然求之不得。
狡猾的美国人虽然参战了,但作为盟友的英国人和法国人却指挥不动他们,只能在一定的范围内请求他们的帮助。欧洲人无法控制美国这个盟友,但相对弱小的华国就不一样了……
秦老和柏总理显然也明白,一旦华国派出士兵,必定会成为夹在同盟国与协约国之间的消耗品,自然不会同意。他们与协约国站在统一战线,也是基于自身利益考虑,而不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