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阅文学 www.pinyuewx.com,子歌纪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过了烧香秉烛乞巧的七月半后,绫罗城家家户户便开始为一年一度的拜月会筹备,这是常州远近闻名的盛会,不少达官贵人都会不远万里前来观会。十里琴川灯火通明,争奇斗艳的歌舞姬们争相献艺,万户捣衣声映照月色,是绫罗城最热闹的时光。
而这个人人拜月的日子,恰好是子歌的生辰。
子歌坐在后院的阶下,百无聊赖地用剑拨弄着身旁的一片灌木。娘这几日精神好些了,乐坊里的姐姐们都争着要她指点自己的歌舞,想在拜月会上拔得头筹。红裳更是着了魔似地,朝暮都能听见她房中传来的乐声。子歌也不好去打扰她们的练习,便只能一个人安静地读读书、写写字。
距离冠礼已去小半月,听说谢邈在家中专心求学,也甚是忙碌,想必他冠礼后便要赴京求取功名了。子歌心念一动,回屋拿了些东西,准备上门看看他。
西街原本是城中卖纸笔香火的街市,之前那场原因未明的大火,造成了不少破坏,但几家受殃及的店铺,如今又已经装潢完善,赶着在拜月会期间做些大生意。
子歌抿了抿唇,那日由于大火触发的记忆始终萦绕在心头。她自小从未离开过绫罗城,又如何会有关于京都的记忆?娘叩首拜别的人是谁?儿时她曾向自己提过的冤案又是何事?她心有疑虑,便有些心事重重。
过了西街,转上一条开阔而稍显古旧的青石板路,就能看到私塾红砖青瓦的屋顶。
子歌想起第一次与娘一起经过私塾前,自己就被里面的朗朗书声迷住了,于是趁着娘与首饰店老板正在攀谈,偷偷溜到私塾中闲逛。那天天气分外晴好,院里的茉莉开得荼蘼,风中凝着浓得化不开的花香,一排排端坐的总角小儿,摇头晃脑地念着“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那日的记忆在她心里埋下了极深的种子,以至于后来为了念书一事,她和娘起了不少争执,娘一直不愿让步。若不是谢伯伯的适时出现,她现在或许就只是一个大字不识的平民女子。
如今的私塾虽然几经修缮,格局依然没有太多变化。门前的庭院里参差地种着桃树与茉莉,一进门便能闻到清淡的花香。前院的大屋被隔作几间,最大的便是书房,小童们都席地而坐,或聚精会神,或打瞌睡,或开小差,谢伯伯坐在堂上,一脸正色,教授《春秋》。子歌路过时冲他微微一笑示意,然后驾轻就熟地绕到了屋后谢邈的房门前。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子歌正准备敲门,却听见屋内传来谢邈念书之声,念的是《尚书·尧典》。他的声音清朗,对这段话玩味再三,子歌不忍打扰他,便在门前坐下。
阶上均是厚重的青石板,青苔丛生,隐约能看见掩映其中的雕纹。听谢伯伯提过,这栋房子曾属于前朝皇帝萧氏的外戚,后来中州大乱,家族没落,几经易手,如今已变为寻常百姓家。而当年烽火硝烟的遗迹,被藏在一片盛世繁华之后,兀自荒凉。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中州地区自古以来便是分邦而治,七州各自为政,联合抵御北州蛮夷与隔海相望的南州南诏,数代人相安无事;后有萧氏起兵,坐拥雍州,沃土千里,以一家之力折天下英雄,号令七州军民,但他的王朝不过几代便覆灭了;而后豪雄并起,逐鹿中州,高氏阳帝出身草莽,却顺时起势,连并常、幽、泸、凉四州,进而一统天下,建立齐朝,又得一世太平。
如今齐朝开国二十余年,皇帝励精图治、求贤若渴,立五经博士以取贤才,正是读书之人施展抱负的好时机。子歌曾无意中听娘说过,谢伯伯曾是前朝太学博士,专修《尚书》,谢邈亦是自幼便饱读诗书。子歌便常常拿玩笑话激他,但他似乎看淡功名,仅以读书为乐而已,否则以他的天资,定能金榜题名。
“你在这里蹲着像什么样子?快进来。”冷不丁地,头上传来谢邈的声音。子歌讪讪回头,见他开了门,赶紧讨好地笑着跟了进去。
“你不来看我,我只好自己送上门来了呀。”
他的房间还是那么整洁。书榻上摊着几册尚书,他拿小楷做的笔录墨迹未干。子歌随意地坐在他身边,喝着沏好的茶,翻弄着一旁的书册。
“怎么突然读起了尚书?我记得十三岁时你便学完了。”
“八月京中五经开学,我想去一试。”... -->>
过了烧香秉烛乞巧的七月半后,绫罗城家家户户便开始为一年一度的拜月会筹备,这是常州远近闻名的盛会,不少达官贵人都会不远万里前来观会。十里琴川灯火通明,争奇斗艳的歌舞姬们争相献艺,万户捣衣声映照月色,是绫罗城最热闹的时光。
而这个人人拜月的日子,恰好是子歌的生辰。
子歌坐在后院的阶下,百无聊赖地用剑拨弄着身旁的一片灌木。娘这几日精神好些了,乐坊里的姐姐们都争着要她指点自己的歌舞,想在拜月会上拔得头筹。红裳更是着了魔似地,朝暮都能听见她房中传来的乐声。子歌也不好去打扰她们的练习,便只能一个人安静地读读书、写写字。
距离冠礼已去小半月,听说谢邈在家中专心求学,也甚是忙碌,想必他冠礼后便要赴京求取功名了。子歌心念一动,回屋拿了些东西,准备上门看看他。
西街原本是城中卖纸笔香火的街市,之前那场原因未明的大火,造成了不少破坏,但几家受殃及的店铺,如今又已经装潢完善,赶着在拜月会期间做些大生意。
子歌抿了抿唇,那日由于大火触发的记忆始终萦绕在心头。她自小从未离开过绫罗城,又如何会有关于京都的记忆?娘叩首拜别的人是谁?儿时她曾向自己提过的冤案又是何事?她心有疑虑,便有些心事重重。
过了西街,转上一条开阔而稍显古旧的青石板路,就能看到私塾红砖青瓦的屋顶。
子歌想起第一次与娘一起经过私塾前,自己就被里面的朗朗书声迷住了,于是趁着娘与首饰店老板正在攀谈,偷偷溜到私塾中闲逛。那天天气分外晴好,院里的茉莉开得荼蘼,风中凝着浓得化不开的花香,一排排端坐的总角小儿,摇头晃脑地念着“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那日的记忆在她心里埋下了极深的种子,以至于后来为了念书一事,她和娘起了不少争执,娘一直不愿让步。若不是谢伯伯的适时出现,她现在或许就只是一个大字不识的平民女子。
如今的私塾虽然几经修缮,格局依然没有太多变化。门前的庭院里参差地种着桃树与茉莉,一进门便能闻到清淡的花香。前院的大屋被隔作几间,最大的便是书房,小童们都席地而坐,或聚精会神,或打瞌睡,或开小差,谢伯伯坐在堂上,一脸正色,教授《春秋》。子歌路过时冲他微微一笑示意,然后驾轻就熟地绕到了屋后谢邈的房门前。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
子歌正准备敲门,却听见屋内传来谢邈念书之声,念的是《尚书·尧典》。他的声音清朗,对这段话玩味再三,子歌不忍打扰他,便在门前坐下。
阶上均是厚重的青石板,青苔丛生,隐约能看见掩映其中的雕纹。听谢伯伯提过,这栋房子曾属于前朝皇帝萧氏的外戚,后来中州大乱,家族没落,几经易手,如今已变为寻常百姓家。而当年烽火硝烟的遗迹,被藏在一片盛世繁华之后,兀自荒凉。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中州地区自古以来便是分邦而治,七州各自为政,联合抵御北州蛮夷与隔海相望的南州南诏,数代人相安无事;后有萧氏起兵,坐拥雍州,沃土千里,以一家之力折天下英雄,号令七州军民,但他的王朝不过几代便覆灭了;而后豪雄并起,逐鹿中州,高氏阳帝出身草莽,却顺时起势,连并常、幽、泸、凉四州,进而一统天下,建立齐朝,又得一世太平。
如今齐朝开国二十余年,皇帝励精图治、求贤若渴,立五经博士以取贤才,正是读书之人施展抱负的好时机。子歌曾无意中听娘说过,谢伯伯曾是前朝太学博士,专修《尚书》,谢邈亦是自幼便饱读诗书。子歌便常常拿玩笑话激他,但他似乎看淡功名,仅以读书为乐而已,否则以他的天资,定能金榜题名。
“你在这里蹲着像什么样子?快进来。”冷不丁地,头上传来谢邈的声音。子歌讪讪回头,见他开了门,赶紧讨好地笑着跟了进去。
“你不来看我,我只好自己送上门来了呀。”
他的房间还是那么整洁。书榻上摊着几册尚书,他拿小楷做的笔录墨迹未干。子歌随意地坐在他身边,喝着沏好的茶,翻弄着一旁的书册。
“怎么突然读起了尚书?我记得十三岁时你便学完了。”
“八月京中五经开学,我想去一试。”...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