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阅文学 www.pinyuewx.com,嫡女归来之盛宠太子妃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文武百官这才看见,原来他背上这道伤疤才是最吓人的,竟是将他整个背部都横着贯穿了,如今伤口虽早已愈合了,因当初伤得太重,伤疤却依然很是狰狞,伤疤四周的肉也往里凹着,比皮肤要略淡一些,如今看着,尚且让人觉得不寒而栗,就不难想象,他当时伤得到底有多重,又是怎样艰难的才熬过了那一关,活到了今日的!
文武百官面对这样满身都是伤疤的永嘉侯,实在没办法不动容,永嘉侯是克扣军饷吃空饷了,可也不能因此就抹杀了他为大邺流的血与泪不是吗?
当下便有几位官员出列请求皇上对永嘉侯从轻发落:“永嘉侯为大邺镇守辽东边关多年,立下无数汗马功劳,就算如今犯错,也是功大于过,恳请皇上从轻发落,以免寒了其他有功之臣的心,让后人再不肯为家国社稷尽心竭力!”
有为永嘉侯求情的,自然也就有反人就不肯再为家国社稷尽心竭力了驳他们的:“君为臣纲,君要臣死,臣尚且不能不死,为人臣者,生死荣辱,一概都系于皇上,效忠皇上原是本分,何来的皇上但有雷霆手段,后人便再不肯为家国社稷尽心竭力之说?须知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照X大人X大人这么说来,皇上想要臣子的忠心,竟还需要用东西来交换了?”
求情派与反对派随即吵了个不可开交,但总体来说,求情派的人还是要多些,也要略占上风。
柯阁老虽是百官之首,朝中半数以上的文官都惟他马首是瞻,却不会在这时候对永嘉侯和二皇子落井下石,柯阁老还等着二皇子一派继续与宇文承川一派斗下去,好叫自家渔翁得利呢,怎么可能会傻到帮宇文承川清除障碍,让他的太子之位越发稳固?
而武将们则半数以上都与永嘉侯或多或少有交情,何况兔死狐悲,唇亡齿寒,眼见永嘉侯落了马,他们又怎么会不担心永嘉侯的今日,就是自己的明日?于是也是求情的比反对的多。
眼见文武百官俱各吵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最该站出来为永嘉侯求情的二皇子终于站出来,跪到大殿当中,为永嘉侯求起情来:“永嘉侯犯错,站在一国皇子的立场上,儿臣本不该出列为其求情的,就像方才X大人X大人说的那样,君为臣纲,不管永嘉侯昔日曾为大邺立下过多少汗马功劳,也不能成为他犯错的倚仗与凭证!但出于人情与亲情,儿臣实在没办法袖手旁观,不然儿臣与一个冷血动物有何差别?儿臣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若永嘉侯府能将永嘉侯克扣的那些银子尽量补齐,一次不行就两次,一年不行就两年,总之一定得补齐了,也算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肯请父皇能看在永嘉侯昔日没有功劳,尚有苦劳的份儿上,从轻发落!”
永嘉侯负荆面圣的消息,二皇子又岂能不知道,事实上,这件事并不是永嘉侯临时起意,而是早有预谋的,所以二皇子才会一直到这时候才站出来,永嘉侯懂得揣摩皇上的心,二皇子又岂会不懂得?只要皇上心软了,他们便算是扳回一城,将来永嘉侯起复的希望,也要大上几分了!
皇上见为永嘉侯求情的人比反对的多,心里本就稍稍有些倾斜的秤杆,就倾斜得更厉害了,这会儿再听了二皇子的主意,他不由认真思索起来,只要林永继能将银子补上,他即便因着旧情从轻发落,也不怕百官和万民非议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就因为一次错误,便将其人武断的全盘否定了,也非明君所为不是吗?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是不假,可若当皇上的让所有臣工都寒了心,他这个皇上也该当到头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绝不仅仅只是一句空谈!
皇上清了清嗓子,正要开口,又一个人出列为永嘉侯求起情来,不是别个,正是太子宇文承川:“父皇息怒,儿臣以为二皇弟的提议大是可行,永嘉侯的确犯了错,但并非罪无可恕,总体来说,永嘉侯还是功大于过的,那么只要他能将银子尽数补齐了,从轻发落也未为不可。”
顿了顿,对上二皇子意外与防备兼而有之的脸,对上永嘉侯若有所思的脸,继续说道:“若这样还不能让父皇消气,不足以让百官万民口服心服,让边关的兵士们口服心服,儿臣还有个主意,永嘉侯府不是有丹书铁劵吗?儿臣虽年轻,永嘉侯府祖上的彪炳战绩还是曾耳闻过的,当年第一代永嘉侯爷原是草莽卑微之身,得识于高祖,辗转立下赫赫功勋,此后,高祖东征高丽,西伐鞑靼,南平苗司,三靖北疆,林家子弟前前后后共送了二十一条人命在战场之上……高祖感念至深,这才破例于开国之初的八家功臣之外,另赐丹书铁券于永嘉侯府,言明可保永嘉侯府的爵位及身家性命一次。若父皇还不能息怒,定要知永嘉侯的罪,儿臣恳请父皇能看在丹书铁劵的份儿上,饶过永嘉侯这一次!”
大邺开国之初,太祖曾赐给八家有功之臣丹书铁劵过,其上以黄金锲成四个大字:开国辅运,这八家老牌勋贵传承至今,已有三家坏了事,另外五家也衰败的衰败,家道中落的家道中落,如今都不复昔日的荣光了。
反倒是之后蒙高祖世祖赐了丹书铁劵的几家勋贵,至今仍延续着荣光,虽然他们的丹书铁劵上写的不过是“守正文臣”、“宣力之臣”之类的字样,根本不能与“开国辅运”相提并论。
永嘉侯府的丹书铁劵,上面便是写的“宣力之臣”四个字,但用来保永嘉侯的爵位,乃至永嘉侯府和林氏一族的身家性命,却是绰绰有余了,只是一点,这样的机会仅有一次,不到家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有丹书铁劵的人家是绝对舍不得轻易将其拿出来的!
宇文承川一边说着话,一边却在暗暗冷笑,想扳回一城,行啊,拿丹书铁劵来换啊,想以最小的代价,便把事情平了,既不伤筋也不动骨,这世上哪有那么便宜的事!
宇文承川这话一出,旁人心里做何想且不说,永嘉侯先就恨了个咬牙切齿,不过区区几十万两银子,就想换了林家列祖列宗以血肉换来的丹书铁劵,这个婢生子倒是打得好算盘!
永嘉侯自进了金銮殿以来,终于第一次开始认认真真的打量宇文承川了。
一身太子特有的五爪银龙衮服,长身玉立,面容英俊,微微一笑便优雅与矜贵尽显,一双眼睛更是光华万千,然而那光华背后,却隐藏着杀机,令人遍体生寒。
接触到他的目光,也是不闪不避,反而直直迎上,平心而论,便是自己的亲外甥穿上这身太子服制,也未必能比他更有一国太子的气度与风范……饶永嘉侯早已知道宇文承川这些年一直都在隐藏自己,他绝非一盏省油的灯,这会儿依然不自觉的倒吸了一口气,知道自家此番是真碰上硬茬了!
宇文承川的话让永嘉侯二皇子等人恨得滴血,却为其他反对对永嘉侯从轻发落的文武百官推开了另一扇窗,当下都纷纷说起来:“只是补足银子,只怕难以让万民和边关的兵士们的心都回暖,不过永嘉侯府既有丹书铁劵,别说从轻发落了,便是无罪开释,也无可厚非……恭请皇上发落!”
文武百官这才看见,原来他背上这道伤疤才是最吓人的,竟是将他整个背部都横着贯穿了,如今伤口虽早已愈合了,因当初伤得太重,伤疤却依然很是狰狞,伤疤四周的肉也往里凹着,比皮肤要略淡一些,如今看着,尚且让人觉得不寒而栗,就不难想象,他当时伤得到底有多重,又是怎样艰难的才熬过了那一关,活到了今日的!
文武百官面对这样满身都是伤疤的永嘉侯,实在没办法不动容,永嘉侯是克扣军饷吃空饷了,可也不能因此就抹杀了他为大邺流的血与泪不是吗?
当下便有几位官员出列请求皇上对永嘉侯从轻发落:“永嘉侯为大邺镇守辽东边关多年,立下无数汗马功劳,就算如今犯错,也是功大于过,恳请皇上从轻发落,以免寒了其他有功之臣的心,让后人再不肯为家国社稷尽心竭力!”
有为永嘉侯求情的,自然也就有反人就不肯再为家国社稷尽心竭力了驳他们的:“君为臣纲,君要臣死,臣尚且不能不死,为人臣者,生死荣辱,一概都系于皇上,效忠皇上原是本分,何来的皇上但有雷霆手段,后人便再不肯为家国社稷尽心竭力之说?须知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照X大人X大人这么说来,皇上想要臣子的忠心,竟还需要用东西来交换了?”
求情派与反对派随即吵了个不可开交,但总体来说,求情派的人还是要多些,也要略占上风。
柯阁老虽是百官之首,朝中半数以上的文官都惟他马首是瞻,却不会在这时候对永嘉侯和二皇子落井下石,柯阁老还等着二皇子一派继续与宇文承川一派斗下去,好叫自家渔翁得利呢,怎么可能会傻到帮宇文承川清除障碍,让他的太子之位越发稳固?
而武将们则半数以上都与永嘉侯或多或少有交情,何况兔死狐悲,唇亡齿寒,眼见永嘉侯落了马,他们又怎么会不担心永嘉侯的今日,就是自己的明日?于是也是求情的比反对的多。
眼见文武百官俱各吵得面红耳赤,不可开交,最该站出来为永嘉侯求情的二皇子终于站出来,跪到大殿当中,为永嘉侯求起情来:“永嘉侯犯错,站在一国皇子的立场上,儿臣本不该出列为其求情的,就像方才X大人X大人说的那样,君为臣纲,不管永嘉侯昔日曾为大邺立下过多少汗马功劳,也不能成为他犯错的倚仗与凭证!但出于人情与亲情,儿臣实在没办法袖手旁观,不然儿臣与一个冷血动物有何差别?儿臣有一个不成熟的想法,若永嘉侯府能将永嘉侯克扣的那些银子尽量补齐,一次不行就两次,一年不行就两年,总之一定得补齐了,也算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肯请父皇能看在永嘉侯昔日没有功劳,尚有苦劳的份儿上,从轻发落!”
永嘉侯负荆面圣的消息,二皇子又岂能不知道,事实上,这件事并不是永嘉侯临时起意,而是早有预谋的,所以二皇子才会一直到这时候才站出来,永嘉侯懂得揣摩皇上的心,二皇子又岂会不懂得?只要皇上心软了,他们便算是扳回一城,将来永嘉侯起复的希望,也要大上几分了!
皇上见为永嘉侯求情的人比反对的多,心里本就稍稍有些倾斜的秤杆,就倾斜得更厉害了,这会儿再听了二皇子的主意,他不由认真思索起来,只要林永继能将银子补上,他即便因着旧情从轻发落,也不怕百官和万民非议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就因为一次错误,便将其人武断的全盘否定了,也非明君所为不是吗?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是不假,可若当皇上的让所有臣工都寒了心,他这个皇上也该当到头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绝不仅仅只是一句空谈!
皇上清了清嗓子,正要开口,又一个人出列为永嘉侯求起情来,不是别个,正是太子宇文承川:“父皇息怒,儿臣以为二皇弟的提议大是可行,永嘉侯的确犯了错,但并非罪无可恕,总体来说,永嘉侯还是功大于过的,那么只要他能将银子尽数补齐了,从轻发落也未为不可。”
顿了顿,对上二皇子意外与防备兼而有之的脸,对上永嘉侯若有所思的脸,继续说道:“若这样还不能让父皇消气,不足以让百官万民口服心服,让边关的兵士们口服心服,儿臣还有个主意,永嘉侯府不是有丹书铁劵吗?儿臣虽年轻,永嘉侯府祖上的彪炳战绩还是曾耳闻过的,当年第一代永嘉侯爷原是草莽卑微之身,得识于高祖,辗转立下赫赫功勋,此后,高祖东征高丽,西伐鞑靼,南平苗司,三靖北疆,林家子弟前前后后共送了二十一条人命在战场之上……高祖感念至深,这才破例于开国之初的八家功臣之外,另赐丹书铁券于永嘉侯府,言明可保永嘉侯府的爵位及身家性命一次。若父皇还不能息怒,定要知永嘉侯的罪,儿臣恳请父皇能看在丹书铁劵的份儿上,饶过永嘉侯这一次!”
大邺开国之初,太祖曾赐给八家有功之臣丹书铁劵过,其上以黄金锲成四个大字:开国辅运,这八家老牌勋贵传承至今,已有三家坏了事,另外五家也衰败的衰败,家道中落的家道中落,如今都不复昔日的荣光了。
反倒是之后蒙高祖世祖赐了丹书铁劵的几家勋贵,至今仍延续着荣光,虽然他们的丹书铁劵上写的不过是“守正文臣”、“宣力之臣”之类的字样,根本不能与“开国辅运”相提并论。
永嘉侯府的丹书铁劵,上面便是写的“宣力之臣”四个字,但用来保永嘉侯的爵位,乃至永嘉侯府和林氏一族的身家性命,却是绰绰有余了,只是一点,这样的机会仅有一次,不到家族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有丹书铁劵的人家是绝对舍不得轻易将其拿出来的!
宇文承川一边说着话,一边却在暗暗冷笑,想扳回一城,行啊,拿丹书铁劵来换啊,想以最小的代价,便把事情平了,既不伤筋也不动骨,这世上哪有那么便宜的事!
宇文承川这话一出,旁人心里做何想且不说,永嘉侯先就恨了个咬牙切齿,不过区区几十万两银子,就想换了林家列祖列宗以血肉换来的丹书铁劵,这个婢生子倒是打得好算盘!
永嘉侯自进了金銮殿以来,终于第一次开始认认真真的打量宇文承川了。
一身太子特有的五爪银龙衮服,长身玉立,面容英俊,微微一笑便优雅与矜贵尽显,一双眼睛更是光华万千,然而那光华背后,却隐藏着杀机,令人遍体生寒。
接触到他的目光,也是不闪不避,反而直直迎上,平心而论,便是自己的亲外甥穿上这身太子服制,也未必能比他更有一国太子的气度与风范……饶永嘉侯早已知道宇文承川这些年一直都在隐藏自己,他绝非一盏省油的灯,这会儿依然不自觉的倒吸了一口气,知道自家此番是真碰上硬茬了!
宇文承川的话让永嘉侯二皇子等人恨得滴血,却为其他反对对永嘉侯从轻发落的文武百官推开了另一扇窗,当下都纷纷说起来:“只是补足银子,只怕难以让万民和边关的兵士们的心都回暖,不过永嘉侯府既有丹书铁劵,别说从轻发落了,便是无罪开释,也无可厚非……恭请皇上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