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阅文学 www.pinyuewx.com,六朝燕歌行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那位谋士已经在府中等候多时。
并且带了一句话:卫公今日入宫已是大错,逗留不去更是错上加错。若想保全天策府,还请速回。贾文和还在董卓帐下时,李药师就听说过这个善于揣摩人心的智谋之士。
若论兵法、战谋,李药师自负不弱于人。若是两军对垒,以一敌十,亦可破之,以一对一,天下绝无敌手。
然而朝堂之上,自己却如陷身泥淖。上是君王的敬而远之,左右是同僚的笑脸与恭维,前是宫中圣旨,后是朝廷法度。
任凭他战阵无双,可找不到对手,看不见敌人,生生被缚住鲲鹏之翅,难上青天。略一思忖,李药师便有了取舍。天策府与太皇太后孰轻孰重,并不难权衡,那位贾先生果然没有让自己失望。
虽然看起来有些疲惫,但言辞依然锋利,没等自己开口,就径直说道:“江王英锐奋武,刚强机敏,嫉恶如仇,诸王莫有其比。公主以江王代绛王,于公于私都是上上之选。”
以往传言的两位储君,安王温和敦厚,陈王性子跳脱,平心而论,私下里李药师都不看好。毕竟国家危亡,亟待明君,温和则难免受制于臣下,局势只怕更加糜烂,跳脱则易为臣下所趁,恐有不测之祸。
至于另一位绛王,李辅国等人选他,恰恰是看中他秉性懦弱,易于摆布,实在不值一提。相比之下,锐气十足的李炎无疑是可以选择的最好人选。
也幸亏太真公主既有急智,又有担当,危急关头,以江王代绛王,如同神来一笔,局势随之大变,李辅国的覆没,仇士良、程元振等人的投靠就是明证。
可贾文和接着话锋一转“世间万事,有一利则有一弊。英锐奋武,失之躁进。刚强机敏,难免多疑。嫉恶如仇,御下则必然严苛过甚。请卫公三思。”
李药师道:“国家沦落如此,若江王能一扫沉疴,严苛些又有何妨?”“敢问卫公,天策诸将可能做到曲意奉迎?”李药师默然不语,如果连自己麾下的将士都学会了曲意奉迎,天策府又何必苟延残喘?良久,他开口道:“吾等身为军人,自当听从君命。”
贾文和仿佛没有看到他的为难,径直追问道:“敢问卫公,若是宫中要杀安王和陈王呢?天策府还要唯命是从吗?”李药师沉声道:“为何要杀安王和陈王?”
“江王的皇位如何来的?”捡来的,或者说太真公主硬塞给他的。江王本人的因素反而是最小的。也就是说,单靠李炎自己,根本与皇位无缘。李昂驾崩前,安王的皇太弟和陈王的皇太侄都有所传言。
但李炎会因此杀掉安王和陈王吗?不可能吧?大唐立国以来,每逢帝位更迭,几乎都伴随着杀兄屠弟的血雨腥风,即使最圣明的文武皇帝亦不能免。
李药师不会骗自己,说江王义气过人,必然兄弟情深,绝不会对兄弟子侄举起屠刀,但退一万步说。
即使真杀了安王和陈王又如何?昔日文武皇帝杀兄屠弟,胁迫父皇退位,不依然是一代明君?治下难道不是盛世?作为征战沙场的军人,李药师早已摒弃了妇人之仁。
如果大唐真能够重回盛世,便是以安王、陈王的性命为祭又何妨?李药师双手抚膝,不动声色“先生要说什么?”“杀安王陈王倒也罢了。
若是他日赏赐太真公主白绫呢?”李药师霍然变色,身上的铁甲铿然作响“荒唐!”太真公主可是一手将李炎扶上皇位,恩大于天,双方怎么可能反目成仇?除非李炎若是要杀安王、陈王,太真公主必然会拼死护着二王。
李炎会因此迁怒太真公主吗?不可能!以李炎的性情为人,顶多是懊恼,或者生两天闷气,绝不可能恩将仇报!贾文和望着他“这就是天策府覆亡的祸源。”即使李药师再不擅长政治,这时也听懂了。
天策府对君主的忠诚固然无可置疑,但假如真要在李炎与太真公主之间二选一,毫无疑问会倾向于后者。
如果李炎与太真公主能和衷共济,天策府的立场自然无可挑剔,可一旦双方出现嫌隙,天策府将何以自处?新君是会完全相信天策府,还是更信任那些作为家奴,顺从无比的阉人呢?
“所以先生说,我今日不该入宫?”“卫公与诸将入宫固然劳苦功高。但他日局势稳定,君王想起诸将今日乃是无诏而入,甚至只与太真公主私下商议,又该作何思量?”李药师心里生出一丝遗憾。
安王敦厚,今日之事自然无妨,陈王跳脱,怕是压根儿不会多想,可谁知道入宫的会是江王呢?“先生既然洞烛其幽,可否补救?”
“贾某方才已经说过,天下之事,有一得则有一失。太真公主送江王入宫,便已权衡得失。得其所得,失其所失。”
那位谋士已经在府中等候多时。
并且带了一句话:卫公今日入宫已是大错,逗留不去更是错上加错。若想保全天策府,还请速回。贾文和还在董卓帐下时,李药师就听说过这个善于揣摩人心的智谋之士。
若论兵法、战谋,李药师自负不弱于人。若是两军对垒,以一敌十,亦可破之,以一对一,天下绝无敌手。
然而朝堂之上,自己却如陷身泥淖。上是君王的敬而远之,左右是同僚的笑脸与恭维,前是宫中圣旨,后是朝廷法度。
任凭他战阵无双,可找不到对手,看不见敌人,生生被缚住鲲鹏之翅,难上青天。略一思忖,李药师便有了取舍。天策府与太皇太后孰轻孰重,并不难权衡,那位贾先生果然没有让自己失望。
虽然看起来有些疲惫,但言辞依然锋利,没等自己开口,就径直说道:“江王英锐奋武,刚强机敏,嫉恶如仇,诸王莫有其比。公主以江王代绛王,于公于私都是上上之选。”
以往传言的两位储君,安王温和敦厚,陈王性子跳脱,平心而论,私下里李药师都不看好。毕竟国家危亡,亟待明君,温和则难免受制于臣下,局势只怕更加糜烂,跳脱则易为臣下所趁,恐有不测之祸。
至于另一位绛王,李辅国等人选他,恰恰是看中他秉性懦弱,易于摆布,实在不值一提。相比之下,锐气十足的李炎无疑是可以选择的最好人选。
也幸亏太真公主既有急智,又有担当,危急关头,以江王代绛王,如同神来一笔,局势随之大变,李辅国的覆没,仇士良、程元振等人的投靠就是明证。
可贾文和接着话锋一转“世间万事,有一利则有一弊。英锐奋武,失之躁进。刚强机敏,难免多疑。嫉恶如仇,御下则必然严苛过甚。请卫公三思。”
李药师道:“国家沦落如此,若江王能一扫沉疴,严苛些又有何妨?”“敢问卫公,天策诸将可能做到曲意奉迎?”李药师默然不语,如果连自己麾下的将士都学会了曲意奉迎,天策府又何必苟延残喘?良久,他开口道:“吾等身为军人,自当听从君命。”
贾文和仿佛没有看到他的为难,径直追问道:“敢问卫公,若是宫中要杀安王和陈王呢?天策府还要唯命是从吗?”李药师沉声道:“为何要杀安王和陈王?”
“江王的皇位如何来的?”捡来的,或者说太真公主硬塞给他的。江王本人的因素反而是最小的。也就是说,单靠李炎自己,根本与皇位无缘。李昂驾崩前,安王的皇太弟和陈王的皇太侄都有所传言。
但李炎会因此杀掉安王和陈王吗?不可能吧?大唐立国以来,每逢帝位更迭,几乎都伴随着杀兄屠弟的血雨腥风,即使最圣明的文武皇帝亦不能免。
李药师不会骗自己,说江王义气过人,必然兄弟情深,绝不会对兄弟子侄举起屠刀,但退一万步说。
即使真杀了安王和陈王又如何?昔日文武皇帝杀兄屠弟,胁迫父皇退位,不依然是一代明君?治下难道不是盛世?作为征战沙场的军人,李药师早已摒弃了妇人之仁。
如果大唐真能够重回盛世,便是以安王、陈王的性命为祭又何妨?李药师双手抚膝,不动声色“先生要说什么?”“杀安王陈王倒也罢了。
若是他日赏赐太真公主白绫呢?”李药师霍然变色,身上的铁甲铿然作响“荒唐!”太真公主可是一手将李炎扶上皇位,恩大于天,双方怎么可能反目成仇?除非李炎若是要杀安王、陈王,太真公主必然会拼死护着二王。
李炎会因此迁怒太真公主吗?不可能!以李炎的性情为人,顶多是懊恼,或者生两天闷气,绝不可能恩将仇报!贾文和望着他“这就是天策府覆亡的祸源。”即使李药师再不擅长政治,这时也听懂了。
天策府对君主的忠诚固然无可置疑,但假如真要在李炎与太真公主之间二选一,毫无疑问会倾向于后者。
如果李炎与太真公主能和衷共济,天策府的立场自然无可挑剔,可一旦双方出现嫌隙,天策府将何以自处?新君是会完全相信天策府,还是更信任那些作为家奴,顺从无比的阉人呢?
“所以先生说,我今日不该入宫?”“卫公与诸将入宫固然劳苦功高。但他日局势稳定,君王想起诸将今日乃是无诏而入,甚至只与太真公主私下商议,又该作何思量?”李药师心里生出一丝遗憾。
安王敦厚,今日之事自然无妨,陈王跳脱,怕是压根儿不会多想,可谁知道入宫的会是江王呢?“先生既然洞烛其幽,可否补救?”
“贾某方才已经说过,天下之事,有一得则有一失。太真公主送江王入宫,便已权衡得失。得其所得,失其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