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洛阳 第三十五章 廉颇老矣 (1/2)
品阅文学 www.pinyuewx.com,穿到乱世当谋士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原来几十年前的关中大旱,疑似穿越者前辈的田氏,也曾经尝试过救场。
只不过,面对着掌握巨量财富和舆论话语权的清流世家,势单力薄的田氏,连第一轮的舆论攻势都没有撑下来!
二十年前关中大旱,颗粒绝收,作为穿越者的田氏也提前几个月预测了旱灾。
所以她通知自己的家人,提前花钱从南方几个不会受灾下州郡买了粮食。
然后靠水路运到洛阳周边存起来,准备在旱灾发生,豪强乘机压价兼并的时候官方出面兜底,不让局面失控。
南方的州郡过去几年间也有存粮,所以田氏为了不引起别人跟风采购,炒高粮价,再加上自己的钱财并不多,只先采购了第一批足够稳住局面的粮草。
而南方的粮食普遍成熟较早,等灾情真的严重了,南方的粮食也成熟了。
到时候她又能用在北方售卖粮草回拢的资金,在南方低价购入大量粮草,彻底解决受灾州郡的粮荒。
这一操作,田氏只要付出粮草转运的损失,而对于水路直达的洛阳,这一成本完全是能够负担的。
虽然不知道,系统为什么要把田氏的经历描述成小言故事。
但是从那歪斜的字缝里可以发现,田氏也曾提议过重建长平仓,复前朝均输送之旧制度!
比如这次灾荒之前,田氏也有和皇帝说过要有备无患(她又不能直接和皇帝说我知道几个月之后会大旱),但是皇帝知道皇权已经很难管到州郡,设置常平仓不到灾年也被贪完了,为了不一定会发生的旱灾做这样的准备没必要,所以并没有采纳田氏的建议。
因而,田氏只能靠自己的家财救场。
但是与国家体量相比,她自己的身家又能有多少呢?
所以,要完成兜底不能一开始就救场,否则豪强就可以靠自己的钱卖光田氏的米,继续操纵粮价。
只能粮价上涨超过一定范围,田氏才能下场兜底把米价砸下来。
田氏如此之,也是希望能通过这一行为引发逐利者自发向关中卖粮食的风潮。
只要关中粮价上涨,利润超过运费,且有田氏带头,其他地方的商人就会自发向关中卖粮,很大缓解朝廷的压力。
世家们也知道这一点。
所以为了逼田氏提早下场,他们就利用之际所掌握的舆论的力量,将田氏名声搞臭。
这样如果田氏提前赈灾,就是在他们的痛骂中幡然悔悟,或者慑于舆论压力被迫放粮赈济。
好名声都落到他们自己的头上。
而且此次之后,田氏救场失败,他们可以继续操纵粮价,赚得盆满钵满。
如果田氏坚持,那么她的名声就彻底臭了,他们就可以借着“惩处黑心商家”的名义暴力查抄田氏家产。
至此,外地粮商不敢向关中买粮食,田氏也无法回笼资金,且粮食也落到了他们手中。
这是阳谋,田氏就算看出来了,也没有办法改变什么。
田氏作为男权社会中的女性,有作为清流们最喜欢用来刷声望的皇亲国戚,在舆论上天然地处于弱势。
所以清流们动动嘴打出的舆论攻势,对她伤害极大。
尤其是他们将田氏囤粮一事散播出去,故意散播给太学生们。
一者太学生都是热血青年,他们都有一个“不畏权贵,致君尧舜”的梦想。
田氏这种人就是他们天然的靶子,平时没事他们还要找一些事刷声望呢,更何况田氏“犯了众怒”。
所以大多数人根本不会考虑后果,直接就会一拥而上,口伐笔诛。
即时有小部分清醒者,被这样的大势裹挟也束手无策。
毕竟对田氏口伐笔诛是绝对的政治正确,若是反对就是和“奸商”同流合污。
二者太学生里面基本都是自己人,那些世家子们自家就有粮米生意,就算看明白了,也没有说的立场。
所以太学生们就集会抨击田氏囤积居奇,百姓在一开始由于信息差距,加上有心人鼓动看不清这些事也会痛骂田氏。
即使有个别精明的反应过来,甚至广而告之。
其他百姓也会因为想借此给田氏施压,看看能不能降低粮价而装作不知。
环环相扣,阴险歹毒。
果然,田氏终于还是没有顶压力,把粮放了出去,救场失败。
至此,田氏不仅血本无归,还损害了名声。
见此,外地商人也不敢再向关中贩粮。
要是卖得贵了,就是囤积居奇,炒高粮价。
而要是想要按照平时的粮价卖出,甚至无法赚回运费。
既然如此,北边州郡的百姓的死活和自己又有什么关系。
即使有些爱国商人,看到田氏的下场,一腔热... -->>
原来几十年前的关中大旱,疑似穿越者前辈的田氏,也曾经尝试过救场。
只不过,面对着掌握巨量财富和舆论话语权的清流世家,势单力薄的田氏,连第一轮的舆论攻势都没有撑下来!
二十年前关中大旱,颗粒绝收,作为穿越者的田氏也提前几个月预测了旱灾。
所以她通知自己的家人,提前花钱从南方几个不会受灾下州郡买了粮食。
然后靠水路运到洛阳周边存起来,准备在旱灾发生,豪强乘机压价兼并的时候官方出面兜底,不让局面失控。
南方的州郡过去几年间也有存粮,所以田氏为了不引起别人跟风采购,炒高粮价,再加上自己的钱财并不多,只先采购了第一批足够稳住局面的粮草。
而南方的粮食普遍成熟较早,等灾情真的严重了,南方的粮食也成熟了。
到时候她又能用在北方售卖粮草回拢的资金,在南方低价购入大量粮草,彻底解决受灾州郡的粮荒。
这一操作,田氏只要付出粮草转运的损失,而对于水路直达的洛阳,这一成本完全是能够负担的。
虽然不知道,系统为什么要把田氏的经历描述成小言故事。
但是从那歪斜的字缝里可以发现,田氏也曾提议过重建长平仓,复前朝均输送之旧制度!
比如这次灾荒之前,田氏也有和皇帝说过要有备无患(她又不能直接和皇帝说我知道几个月之后会大旱),但是皇帝知道皇权已经很难管到州郡,设置常平仓不到灾年也被贪完了,为了不一定会发生的旱灾做这样的准备没必要,所以并没有采纳田氏的建议。
因而,田氏只能靠自己的家财救场。
但是与国家体量相比,她自己的身家又能有多少呢?
所以,要完成兜底不能一开始就救场,否则豪强就可以靠自己的钱卖光田氏的米,继续操纵粮价。
只能粮价上涨超过一定范围,田氏才能下场兜底把米价砸下来。
田氏如此之,也是希望能通过这一行为引发逐利者自发向关中卖粮食的风潮。
只要关中粮价上涨,利润超过运费,且有田氏带头,其他地方的商人就会自发向关中卖粮,很大缓解朝廷的压力。
世家们也知道这一点。
所以为了逼田氏提早下场,他们就利用之际所掌握的舆论的力量,将田氏名声搞臭。
这样如果田氏提前赈灾,就是在他们的痛骂中幡然悔悟,或者慑于舆论压力被迫放粮赈济。
好名声都落到他们自己的头上。
而且此次之后,田氏救场失败,他们可以继续操纵粮价,赚得盆满钵满。
如果田氏坚持,那么她的名声就彻底臭了,他们就可以借着“惩处黑心商家”的名义暴力查抄田氏家产。
至此,外地粮商不敢向关中买粮食,田氏也无法回笼资金,且粮食也落到了他们手中。
这是阳谋,田氏就算看出来了,也没有办法改变什么。
田氏作为男权社会中的女性,有作为清流们最喜欢用来刷声望的皇亲国戚,在舆论上天然地处于弱势。
所以清流们动动嘴打出的舆论攻势,对她伤害极大。
尤其是他们将田氏囤粮一事散播出去,故意散播给太学生们。
一者太学生都是热血青年,他们都有一个“不畏权贵,致君尧舜”的梦想。
田氏这种人就是他们天然的靶子,平时没事他们还要找一些事刷声望呢,更何况田氏“犯了众怒”。
所以大多数人根本不会考虑后果,直接就会一拥而上,口伐笔诛。
即时有小部分清醒者,被这样的大势裹挟也束手无策。
毕竟对田氏口伐笔诛是绝对的政治正确,若是反对就是和“奸商”同流合污。
二者太学生里面基本都是自己人,那些世家子们自家就有粮米生意,就算看明白了,也没有说的立场。
所以太学生们就集会抨击田氏囤积居奇,百姓在一开始由于信息差距,加上有心人鼓动看不清这些事也会痛骂田氏。
即使有个别精明的反应过来,甚至广而告之。
其他百姓也会因为想借此给田氏施压,看看能不能降低粮价而装作不知。
环环相扣,阴险歹毒。
果然,田氏终于还是没有顶压力,把粮放了出去,救场失败。
至此,田氏不仅血本无归,还损害了名声。
见此,外地商人也不敢再向关中贩粮。
要是卖得贵了,就是囤积居奇,炒高粮价。
而要是想要按照平时的粮价卖出,甚至无法赚回运费。
既然如此,北边州郡的百姓的死活和自己又有什么关系。
即使有些爱国商人,看到田氏的下场,一腔热...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