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阅文学 www.pinyuewx.com,秦末,我成为了位面之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我那个老丈人还是厉害呀,居然改头换面做什么小说家,他写的文章很多人看,稿费特别高,一个月能赚上万钱,他家起来了,总不可能不管我这个女婿吧,我去他家闹了几次他就帮我安排了这个职务。”
扶苏继续问道:“月报校整员是做什么的?”
胡亥道:“就是把收上来的文章看看有没有错的字,而后再去排版印刷,没多久就会有上万本书出来,这种书就叫月报,现在长安城的士子,已经人手一份月报了,卖的非常火。”
徐凡在长安的这半年时间,虽然没有弄出太大的基建工程,活签字印刷术和大汉月报就是他弄出来的,活签字印刷术主要是为了大量印刷各种书籍,像大汉的图书馆当中,已经把诸子百家的经典全部转换成为了纸质书籍,长安城的士子可以低价购买这些书籍。
当然,印刷术的出现,对很多人来说就不很友好了。
胡亥气愤道:“当初我们抄书的差事,之所以不能继续下去了,就是因为有这个活铅字印刷术,这活铅字只要烧好模块,一次就可以印刷上万本书,弄得我们差事都没了。”
当初胡亥抄书可是也是过了一段时间的好日子,结果活铅字印刷术,一出来他们的差事就被消灭了。让胡亥吃了好一段时间的苦。
而印刷术出现之后,徐凡也用在抵报上,用来传达长安朝廷到天下的命令,同时也让天下的县令了解长安城动向。对于抵报出现,周章可谓是欣喜若狂,有了抵报,大汉的上情下达便捷很多。
而后徐凡就想到了后世的报纸了,只可惜现在纸张的价格贵,印刷的成倍贵,时间长,徐凡还做不到日报的程度,但做个月报却是可以的。
于是徐凡就就任命鲁舒为《大汉月报》的总编辑,让鲁舒专门收集诸子百家的文章刊登上月报上,而正好秋收之后,大汉要举行科举开始,整个长安城不缺少士子,这让《大汉月报》销量非常好,处于供不应求的阶段。
而后胡亥道:“兄长,你不应该一直留在这乡下,长安城每个月都会发现新鲜事物。以我们的本事,只要想找,就可以找到一个比种田更好的活。”
现在的长安城比以前的咸阳充满了活力,每天都有新鲜事物,让胡亥流连忘返,他已经不想继续待在赵里这个枯燥的乡下了。
扶苏却摇头道:“某只想种地。”
胡亥看着自己顽固的兄长,摇摇头跑了。他要带自己的妻子去长安城过好日子。
扶苏无奈笑了笑,他这样没脸没皮倒是活的好。
大汉三年十月二日。
赵里秋收完成,扶苏他们一家用牛车运载着要上缴的粮食来到戚乡。
大汉虽然定下三成税,但实际上收税是按照下田的标准来收的,每亩收3斗,徐凡当然也知道这样上田,中田就少了很多税了。
但没有办法,大汉没有那个组织力,完成精细化的收税,真要分成三档的话,只怕那些无法无天的汉吏会把下田改成上田,三斗税收到九斗,那就真成了逼人造反了。
托了互联网的福,上层怎么样,徐凡不知道。
但底层是怎么样的情况,徐凡可是一清二楚。
而定下下田的标准,加上每户都有100亩土地,税收就非常简单了,几乎每户都只用上缴30石的粟米谷物或者是等价的经济作物,像丝麻都可以用来抵税。
除了交税,戚乡还是四周村里最大的粮食收购者,上面写着粟米收购价90钱每石,小麦收购价110钱每石。这个价格让很多农户都非常失望。
一个月前关中的粮食价格还是每石200钱,但陈郡大丰收的消息传到关中,粮食价格就跌下了200钱,接下来南阳郡丰收,中原丰收,每传来一处这样的消息,粮食的价格就要下跌一些,现在居然跌到100钱都没有了。对每个关中的农户来说,这相当于减少了一半的收入。
但扶苏看到这个交给却皱起眉头道:“以前关中每石粮食的价格是30钱,现在居然还有90钱,难道大汉想要打仗,所以才大量收购粮食?”
公子高苦笑道:“大兄,你现在不是公子了,而是一个农夫,现在90钱的粮食价格,已经让我少赚一半多了,30钱的价格,那真是辛苦一趟,除了粮食啥么也没赚了,现在看还是小麦的价格高一点,某今年也种一季冬小麦试试看。”
扶苏哑然,的确粮食的价格太低了,他想要购买布匹,盐巴,铁器就要耗费更多的粮食了,谷贱也伤农。
而后扶苏看到蔷夫身边还坐着一个脸色严肃的人,头顶的却是法家冠带,扶苏以为自己看错了,惊讶的问自己的二弟道:“那人好像是法家之人。”
公子高道:“那就是法家之人,他们是吴廷尉派遣下来监督粮食税收的,我等有任何不满都可以向这些法曹告状,据说关中每个乡都安排了一名这样的法吏,就是为了防备汉吏增加税赋,欺压百姓。”
长安朝廷非常重视这次的秋收,不但高层巡视,徐凡还命令吴广派遣廷尉府所有的法曹,驻守在关中每个乡当中,只要发现不法汉吏,就直接锁拿,当然因为需要的法曹太多了,也只是在关中大部分县能做到这点。
扶苏愕然道:“法家又受到重视了。”
公子高道:“大汉朝廷只要想维持下去,就不可能少法家之人。”
公子高,这样说还真没错,两千年的封建史说是儒家统治天下,实际上对上层用儒家,对下层用法家,普通草民都受压迫的程度,和先秦时期根本没什么两样。
可能是因为有法曹坐镇,徐凡当初遇到的大斗小斗事件根本没有发生,也没有后世的那些踢斗淋尖,所有人都顺顺利利的把税赋上缴完成。
只是当扶苏他们上缴税赋之后,戚乡蔷夫吕枢道:“有一个好事情找你们。”
扶苏和公子高拱手行礼道:“吕蔷夫请讲?”
“秋收之后,朝廷的税赋充足了。陛下仁义,发布诏书,说是要在每个乡里弄一家小学,教导小孩读书识字,我们戚乡读书人不多,某记得你们兄弟不都有学问,据说当初抄书还赚了不少钱。你们要是愿意留在戚乡当夫子,每人还可以多出100亩的职田,这可是天大的好事情,要不是某认字不多,我也想去做夫子。”
扶苏愕然道:“所有乡里?”
吕枢笑道:“对是所有乡里,现在在关中普及,以后整个天下都是读书人,也就是我们陛下才真正关心我自己的升斗小民。”
扶苏和公子高对视一眼道:“吕蔷夫,某和兄弟们商议一下可否?”
“当然可以,但三天后你们可要就要给我答案,你们不要这份差事,某就去长安城去招一些落魄的士子。现在长安城因为科举,到处都是穷士子,他们应该会愿意接受这差事的。”
扶苏道:“三天内,定给吕蔷夫一个答案。”
吕枢离开之后,公子高道:“大兄,我等接下这个差事吧,教书育人怎么也比农夫要好。”
但扶苏迟疑道:“只是这样一来,我等兄弟就必定要分开了。”
扶苏还是有点担心他们兄弟分开会遭受欺负,现在聚在一起抱团取暖,总归好一些。
公子高满不在意道:“胡亥天天去长安城糊混,但汉帝依旧没有处罚他,汉帝是一代人杰,根本就没有在意我们兄弟,兄长现在只是自己吓自己。”
扶苏无奈道:“你们想去就去了。”
(本章完)
,我那个老丈人还是厉害呀,居然改头换面做什么小说家,他写的文章很多人看,稿费特别高,一个月能赚上万钱,他家起来了,总不可能不管我这个女婿吧,我去他家闹了几次他就帮我安排了这个职务。”
扶苏继续问道:“月报校整员是做什么的?”
胡亥道:“就是把收上来的文章看看有没有错的字,而后再去排版印刷,没多久就会有上万本书出来,这种书就叫月报,现在长安城的士子,已经人手一份月报了,卖的非常火。”
徐凡在长安的这半年时间,虽然没有弄出太大的基建工程,活签字印刷术和大汉月报就是他弄出来的,活签字印刷术主要是为了大量印刷各种书籍,像大汉的图书馆当中,已经把诸子百家的经典全部转换成为了纸质书籍,长安城的士子可以低价购买这些书籍。
当然,印刷术的出现,对很多人来说就不很友好了。
胡亥气愤道:“当初我们抄书的差事,之所以不能继续下去了,就是因为有这个活铅字印刷术,这活铅字只要烧好模块,一次就可以印刷上万本书,弄得我们差事都没了。”
当初胡亥抄书可是也是过了一段时间的好日子,结果活铅字印刷术,一出来他们的差事就被消灭了。让胡亥吃了好一段时间的苦。
而印刷术出现之后,徐凡也用在抵报上,用来传达长安朝廷到天下的命令,同时也让天下的县令了解长安城动向。对于抵报出现,周章可谓是欣喜若狂,有了抵报,大汉的上情下达便捷很多。
而后徐凡就想到了后世的报纸了,只可惜现在纸张的价格贵,印刷的成倍贵,时间长,徐凡还做不到日报的程度,但做个月报却是可以的。
于是徐凡就就任命鲁舒为《大汉月报》的总编辑,让鲁舒专门收集诸子百家的文章刊登上月报上,而正好秋收之后,大汉要举行科举开始,整个长安城不缺少士子,这让《大汉月报》销量非常好,处于供不应求的阶段。
而后胡亥道:“兄长,你不应该一直留在这乡下,长安城每个月都会发现新鲜事物。以我们的本事,只要想找,就可以找到一个比种田更好的活。”
现在的长安城比以前的咸阳充满了活力,每天都有新鲜事物,让胡亥流连忘返,他已经不想继续待在赵里这个枯燥的乡下了。
扶苏却摇头道:“某只想种地。”
胡亥看着自己顽固的兄长,摇摇头跑了。他要带自己的妻子去长安城过好日子。
扶苏无奈笑了笑,他这样没脸没皮倒是活的好。
大汉三年十月二日。
赵里秋收完成,扶苏他们一家用牛车运载着要上缴的粮食来到戚乡。
大汉虽然定下三成税,但实际上收税是按照下田的标准来收的,每亩收3斗,徐凡当然也知道这样上田,中田就少了很多税了。
但没有办法,大汉没有那个组织力,完成精细化的收税,真要分成三档的话,只怕那些无法无天的汉吏会把下田改成上田,三斗税收到九斗,那就真成了逼人造反了。
托了互联网的福,上层怎么样,徐凡不知道。
但底层是怎么样的情况,徐凡可是一清二楚。
而定下下田的标准,加上每户都有100亩土地,税收就非常简单了,几乎每户都只用上缴30石的粟米谷物或者是等价的经济作物,像丝麻都可以用来抵税。
除了交税,戚乡还是四周村里最大的粮食收购者,上面写着粟米收购价90钱每石,小麦收购价110钱每石。这个价格让很多农户都非常失望。
一个月前关中的粮食价格还是每石200钱,但陈郡大丰收的消息传到关中,粮食价格就跌下了200钱,接下来南阳郡丰收,中原丰收,每传来一处这样的消息,粮食的价格就要下跌一些,现在居然跌到100钱都没有了。对每个关中的农户来说,这相当于减少了一半的收入。
但扶苏看到这个交给却皱起眉头道:“以前关中每石粮食的价格是30钱,现在居然还有90钱,难道大汉想要打仗,所以才大量收购粮食?”
公子高苦笑道:“大兄,你现在不是公子了,而是一个农夫,现在90钱的粮食价格,已经让我少赚一半多了,30钱的价格,那真是辛苦一趟,除了粮食啥么也没赚了,现在看还是小麦的价格高一点,某今年也种一季冬小麦试试看。”
扶苏哑然,的确粮食的价格太低了,他想要购买布匹,盐巴,铁器就要耗费更多的粮食了,谷贱也伤农。
而后扶苏看到蔷夫身边还坐着一个脸色严肃的人,头顶的却是法家冠带,扶苏以为自己看错了,惊讶的问自己的二弟道:“那人好像是法家之人。”
公子高道:“那就是法家之人,他们是吴廷尉派遣下来监督粮食税收的,我等有任何不满都可以向这些法曹告状,据说关中每个乡都安排了一名这样的法吏,就是为了防备汉吏增加税赋,欺压百姓。”
长安朝廷非常重视这次的秋收,不但高层巡视,徐凡还命令吴广派遣廷尉府所有的法曹,驻守在关中每个乡当中,只要发现不法汉吏,就直接锁拿,当然因为需要的法曹太多了,也只是在关中大部分县能做到这点。
扶苏愕然道:“法家又受到重视了。”
公子高道:“大汉朝廷只要想维持下去,就不可能少法家之人。”
公子高,这样说还真没错,两千年的封建史说是儒家统治天下,实际上对上层用儒家,对下层用法家,普通草民都受压迫的程度,和先秦时期根本没什么两样。
可能是因为有法曹坐镇,徐凡当初遇到的大斗小斗事件根本没有发生,也没有后世的那些踢斗淋尖,所有人都顺顺利利的把税赋上缴完成。
只是当扶苏他们上缴税赋之后,戚乡蔷夫吕枢道:“有一个好事情找你们。”
扶苏和公子高拱手行礼道:“吕蔷夫请讲?”
“秋收之后,朝廷的税赋充足了。陛下仁义,发布诏书,说是要在每个乡里弄一家小学,教导小孩读书识字,我们戚乡读书人不多,某记得你们兄弟不都有学问,据说当初抄书还赚了不少钱。你们要是愿意留在戚乡当夫子,每人还可以多出100亩的职田,这可是天大的好事情,要不是某认字不多,我也想去做夫子。”
扶苏愕然道:“所有乡里?”
吕枢笑道:“对是所有乡里,现在在关中普及,以后整个天下都是读书人,也就是我们陛下才真正关心我自己的升斗小民。”
扶苏和公子高对视一眼道:“吕蔷夫,某和兄弟们商议一下可否?”
“当然可以,但三天后你们可要就要给我答案,你们不要这份差事,某就去长安城去招一些落魄的士子。现在长安城因为科举,到处都是穷士子,他们应该会愿意接受这差事的。”
扶苏道:“三天内,定给吕蔷夫一个答案。”
吕枢离开之后,公子高道:“大兄,我等接下这个差事吧,教书育人怎么也比农夫要好。”
但扶苏迟疑道:“只是这样一来,我等兄弟就必定要分开了。”
扶苏还是有点担心他们兄弟分开会遭受欺负,现在聚在一起抱团取暖,总归好一些。
公子高满不在意道:“胡亥天天去长安城糊混,但汉帝依旧没有处罚他,汉帝是一代人杰,根本就没有在意我们兄弟,兄长现在只是自己吓自己。”
扶苏无奈道:“你们想去就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