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阅文学 www.pinyuewx.com,基建王座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北济城。
这是城南一间普通的宅院, 院墙在兽潮中倒塌了一小片,屋主人用黄泥巴、碎石和水搅拌后,勉强糊上了破损的豁口。
主人家姓秦,曾经也是北济城里小贵族之后, 虽家道中落, 但至少家中有田地,有商铺, 小日子过得还算殷实, 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那类居民。
可惜一场兽潮,秦家田里的庄稼毁于一旦,家里雇佣的佃农受不了繁重的佃租, 也跑路逃亡去了渊流城。
曾经优渥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一家人只能靠着商铺糊口,把田地寄在大贵族名下避税, 过着紧巴巴的日子,但比起城里那些风餐露宿的穷人, 又好得多。
这天傍晚, 秦家院落的后门, 一个牵着孩子的妇人焦急地来回踱步,朝着巷子口张望。
等了许久, 推着小板车的丈夫终于匆匆回来了,怀里包着一个麻布包袱,一进院子,就严实地关上了后门。
妇人抓着丈夫的衣袖:“买回来了吗?”
“都买了。”丈夫满脸喜色, 从小板车搬下来三个木头箱子。
揭开木盖,里面平整地叠着几匹棉布、几件毛衣,另一个箱子里,整整齐齐垒着一堆蜂窝煤,最后一口箱子,全是足有两个拳头那么大的土豆。
男人将包袱摊开在桌上,一盏用旧了煤油灯、一面放大镜、一罐白糖,还有十来盒火柴。
妇人惊奇地挑拣着土豆:“这么大,很吃很久吧,买这么多,会不会太贵?”
男人笑了笑:“不贵,这么大一箱土豆,才几十个铜币,比城里便宜得多。”
妇人熟练地清点着物品,对这些纺织品露出满意的神色,拍了拍毛衣的褶皱:“听说反季节买衣服,会更便宜,我明天拿到院子里晒晒,冬天的时候,再拿出来穿。”
“这些东西,够我们一家用上很久了。在黑市上卖得比在渊流城里贵点,但也比城里那些黑心贵族开的店铺划算。就是火柴要省着点用。”
丈夫喘着气喝口水,小心翼翼从兜里掏出几张巴掌大的纸钞,卷起来递给妻子:“收好了。”
妇人疑惑地望着他:“这是什么?”
“钱,纸钱。”丈夫咕噜噜将一杯水何干,擦了把嘴,“是渊流城的钱,一共五元八十分,我可是花了将近七个银币换来的。”
妇人一惊:“就这几张纸?要七个银币?你疯了?”
丈夫不以为忤,自得地扬起下巴:
“这你就不懂了吧,渊流城出了新规定,所有的商品不再用金银币交易,统统改用这种纸钱。你拿着银币去买,已经买不着啦。”
“我有个做生意的朋友,在渊流城落脚,我一听这事,立刻跟他换了一些渊流币,现在城里黑市上,收一张面额五元的渊流币,就要六银币外加五十个铜币,足足三成的溢价。”
“幸好我换得早,把这几张纸去黑市抛售,咱们还能赚点,依我看,将来还要涨价。”
妇人在心里盘算一番,态度立刻发生了一百八十度转变:
“那你还能跟你朋友换一些吗?不买东西,屯着也好。”
丈夫遗憾地摇摇头:“换不到了,我朋友手里的纸钱也有限,如果别人出更多银币跟他买,他又凭啥卖给我?”
妇人叹口气,又忍不住骂起了城里的贵族:
“这些吃人不吐骨头的东西,税租一天比一天收的高,城里的粮食、盐巴还有糖,一天一个价,都贵上天了,要不是非吃不可,咱们何必偷偷摸摸买渊流城的东西!”
妇人的孩子捧着少许谷粒子,正给院里散养的鸡鸭喂食,听到母亲的抱怨,他默默收回了撒谷粒的手,如今家中屯粮不多,粮价又贵,连鸡鸭都快喂不起了。
母鸡下了蛋,卖到集市上,也没几个人来买,大家都说,渊流城的鸡蛋又好又便宜,何必买散户的呢?
说着说着,妇人抹起了眼泪:“明天又是收商税的日子,来买东西的人越来越少,咱们的铺子根本赚不到多少钱,还要上缴一半给城主府……”
妇人咬牙切齿:“原本十个铜币能买五根蜡烛,现在才两三根,继续这样下去,我们连蜡烛都要买不起了,那些黑心的蜡烛商,祝他们早日破产!”
“幸好渊流城的日用品便宜,晚上靠着煤油灯,我还能替人缝补衣物,补贴一下家用。”
男人安慰着妻子:“说起来,我回来的时候路过城南的蜡烛店,好像还真没人买了。”
妇人听了,却没多少欢喜之色,只长长叹口气:“要是日子过不下去了,咱们就收拾收拾,去渊流城。”
※※※
一语成谶。
夫妇口中的城南蜡烛店,确实好几天都没有顾客上门了。
这家店以及背后的蜡烛工坊,实则是北济城一位子爵名下的产业。
兽潮过后,子爵虽然保住了自己大部分财产,手下雇佣的佃农、仆从,还有奴隶,不是死在兽潮里,就是流亡去了渊流城。
这也就罢了,城市人口锐减,民生凋敝,直接导致蜡烛生意越来越难做。
好在整个城南区,唯有这一家蜡烛店,子爵靠着垄断蜡烛市场,提高售卖价格,同时削减工匠工钱,来攫取利润,勉强维持着身为一名贵族体面的生活。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渊流城先后在兽潮和抵御明珠城的战役中,二战成名,渊流制造流行北地,与之相邻的北济城,首当其冲,受到了渊流城廉价商品的影响。
煤油灯、火柴涌入北济城市场,几乎令当地生产的火石和蜡烛直接退出历史舞台,此外,还有各种纺织品和手工作坊面临同样的困境。
这些行业的背后,都有北济城上层贵族的身影。
他们的反应非常迅速,应对也相当简单——学习明珠城,禁止渊流城商品流入,以此保护本地商人和贵族们的利益。
可惜,哪里有利润,哪里就有投机倒把份子存在。
贵族们之间也并非都是一条心,城主府明面上禁止,私底下的走私却是屡禁不止。
非但平民需要日用品,贵族们也需求渊流城的优质丝绸、玻璃器皿、陶瓷,眼镜时钟之类的奢侈品。
由于市场需求旺盛,走私渊流城的轻工业产品,几乎已经形成了一条产业链,掺和其中的贵族和走私商赚得盆满钵满,而民众因此降低了生活成本,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相较于日渐萧条的集市,黑市生意反而越见火热。
最令城主府恼火的是,这种走私还绕开了商税,一毛钱税都不缴,全进了投机商口袋。
奸商赚了,渊流城大赚,民众看似小赚,仿佛皆大欢喜,最后谁亏了呢?
经营蜡烛工坊的子爵眼看要面临破产的危机,灵机一动,既然打不过,那我加入不就好了!
于是,越来越多的贵族暗暗加入了走私的行列,通过各种渠道,买进渊流城的商品,再提价卖出,赚取差价,城主府的交易禁令如同一纸空文。
就在这时,渊流城传出了设立银行,发行纸币的消息,这个重磅炸弹,狠狠冲击了北济城的黑市走私市场!
拿金银币直接去渊流城购买商品的路,已经走不通了,要么换购纸币,要么花更多的钱从二道贩子那里买货。
最初那批投机倒把的奸商,很快嗅到了攫取大量利润的机会。
他们联合贵族,互通消息,再加上渊流城内部某种程度的默许,又有陆三叔这个曾经的北济城商人从中牵线搭桥,很快,北济城的黑市上出现了一批崭新的渊流币。
在多方势力的博弈下,一点一点被炒上高价。
有心人仔细算了一笔账,他先用金银从渊流城银行里换取等额纸币,再倒卖去北济城黑市,马上就能多赚到二成差价。
他再利用赚到的金银,继续换购纸币,如此循环往复,岂不是赚翻了?
这些奸商未必真的理解背后规律和风险,但是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的原理,却是共通的。
由于渊流城银行兑换纸币每天规定限额,且总量绝不超过仓库屯粮和储备金,居民本身还要消费,能够流入外地的只有很少一部分。
北济城对渊流币的需求与日俱增,他们每个人都坚信,明天会比今天更值钱。
一元的渊流币,在北济城能买到的货物,远远超过一个银币所能买到的,偏偏大家都不肯花费它,反而藏着掖着,暗暗祈祷明天继续升值。
很快,北济城黑市出现了一股囤积渊流币的风潮,谁也不愿意提前抛售,卖早了,就是亏损。
渊流币在这里,几乎是以一种畸形的溢价在疯狂升值,仿佛有只看不见的手,在后面悄悄推动着它。
随着时间推移,大量的金银从北济城流向渊流城,而他们换来的,仅仅是部分廉价商品,和一叠叠漂亮的纸。
※※※
北济城,城主府。
白玉雕刻的廊柱,绒布流苏的窗帘,牙白瓷古董花瓶,还有中央24根白蜡烛的铁艺镂空大吊灯,无处不凸显着议事厅的奢华。
有侍从跪在地上,反复清理门口的地毯,生怕沾上了一丝灰尘,惹了城主大人不悦。
每个月月初,是财税官向城主与主祭汇报上月税收情况的日子。
北济城的主祭常年空缺,只有一个城主,他坐在议事厅的高背椅上,一遍又一遍翻阅着呈上来的文书,脸上的褶皱挤在一起,面色阴沉得好似能拧出水来。
财税官战战兢兢垂首站在一旁,不敢吱声。
“怎么回事?这个月的税收居然比上个月少了一半!”北济城主猛地一拍桌子,险些拍碎了红木桌的一角。
侍从们吓得一抖,纷纷退了出去。
“说话呀,你哑巴了吗?... -->>
北济城。
这是城南一间普通的宅院, 院墙在兽潮中倒塌了一小片,屋主人用黄泥巴、碎石和水搅拌后,勉强糊上了破损的豁口。
主人家姓秦,曾经也是北济城里小贵族之后, 虽家道中落, 但至少家中有田地,有商铺, 小日子过得还算殷实, 属于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那类居民。
可惜一场兽潮,秦家田里的庄稼毁于一旦,家里雇佣的佃农受不了繁重的佃租, 也跑路逃亡去了渊流城。
曾经优渥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一家人只能靠着商铺糊口,把田地寄在大贵族名下避税, 过着紧巴巴的日子,但比起城里那些风餐露宿的穷人, 又好得多。
这天傍晚, 秦家院落的后门, 一个牵着孩子的妇人焦急地来回踱步,朝着巷子口张望。
等了许久, 推着小板车的丈夫终于匆匆回来了,怀里包着一个麻布包袱,一进院子,就严实地关上了后门。
妇人抓着丈夫的衣袖:“买回来了吗?”
“都买了。”丈夫满脸喜色, 从小板车搬下来三个木头箱子。
揭开木盖,里面平整地叠着几匹棉布、几件毛衣,另一个箱子里,整整齐齐垒着一堆蜂窝煤,最后一口箱子,全是足有两个拳头那么大的土豆。
男人将包袱摊开在桌上,一盏用旧了煤油灯、一面放大镜、一罐白糖,还有十来盒火柴。
妇人惊奇地挑拣着土豆:“这么大,很吃很久吧,买这么多,会不会太贵?”
男人笑了笑:“不贵,这么大一箱土豆,才几十个铜币,比城里便宜得多。”
妇人熟练地清点着物品,对这些纺织品露出满意的神色,拍了拍毛衣的褶皱:“听说反季节买衣服,会更便宜,我明天拿到院子里晒晒,冬天的时候,再拿出来穿。”
“这些东西,够我们一家用上很久了。在黑市上卖得比在渊流城里贵点,但也比城里那些黑心贵族开的店铺划算。就是火柴要省着点用。”
丈夫喘着气喝口水,小心翼翼从兜里掏出几张巴掌大的纸钞,卷起来递给妻子:“收好了。”
妇人疑惑地望着他:“这是什么?”
“钱,纸钱。”丈夫咕噜噜将一杯水何干,擦了把嘴,“是渊流城的钱,一共五元八十分,我可是花了将近七个银币换来的。”
妇人一惊:“就这几张纸?要七个银币?你疯了?”
丈夫不以为忤,自得地扬起下巴:
“这你就不懂了吧,渊流城出了新规定,所有的商品不再用金银币交易,统统改用这种纸钱。你拿着银币去买,已经买不着啦。”
“我有个做生意的朋友,在渊流城落脚,我一听这事,立刻跟他换了一些渊流币,现在城里黑市上,收一张面额五元的渊流币,就要六银币外加五十个铜币,足足三成的溢价。”
“幸好我换得早,把这几张纸去黑市抛售,咱们还能赚点,依我看,将来还要涨价。”
妇人在心里盘算一番,态度立刻发生了一百八十度转变:
“那你还能跟你朋友换一些吗?不买东西,屯着也好。”
丈夫遗憾地摇摇头:“换不到了,我朋友手里的纸钱也有限,如果别人出更多银币跟他买,他又凭啥卖给我?”
妇人叹口气,又忍不住骂起了城里的贵族:
“这些吃人不吐骨头的东西,税租一天比一天收的高,城里的粮食、盐巴还有糖,一天一个价,都贵上天了,要不是非吃不可,咱们何必偷偷摸摸买渊流城的东西!”
妇人的孩子捧着少许谷粒子,正给院里散养的鸡鸭喂食,听到母亲的抱怨,他默默收回了撒谷粒的手,如今家中屯粮不多,粮价又贵,连鸡鸭都快喂不起了。
母鸡下了蛋,卖到集市上,也没几个人来买,大家都说,渊流城的鸡蛋又好又便宜,何必买散户的呢?
说着说着,妇人抹起了眼泪:“明天又是收商税的日子,来买东西的人越来越少,咱们的铺子根本赚不到多少钱,还要上缴一半给城主府……”
妇人咬牙切齿:“原本十个铜币能买五根蜡烛,现在才两三根,继续这样下去,我们连蜡烛都要买不起了,那些黑心的蜡烛商,祝他们早日破产!”
“幸好渊流城的日用品便宜,晚上靠着煤油灯,我还能替人缝补衣物,补贴一下家用。”
男人安慰着妻子:“说起来,我回来的时候路过城南的蜡烛店,好像还真没人买了。”
妇人听了,却没多少欢喜之色,只长长叹口气:“要是日子过不下去了,咱们就收拾收拾,去渊流城。”
※※※
一语成谶。
夫妇口中的城南蜡烛店,确实好几天都没有顾客上门了。
这家店以及背后的蜡烛工坊,实则是北济城一位子爵名下的产业。
兽潮过后,子爵虽然保住了自己大部分财产,手下雇佣的佃农、仆从,还有奴隶,不是死在兽潮里,就是流亡去了渊流城。
这也就罢了,城市人口锐减,民生凋敝,直接导致蜡烛生意越来越难做。
好在整个城南区,唯有这一家蜡烛店,子爵靠着垄断蜡烛市场,提高售卖价格,同时削减工匠工钱,来攫取利润,勉强维持着身为一名贵族体面的生活。
然而“好景不长”,随着渊流城先后在兽潮和抵御明珠城的战役中,二战成名,渊流制造流行北地,与之相邻的北济城,首当其冲,受到了渊流城廉价商品的影响。
煤油灯、火柴涌入北济城市场,几乎令当地生产的火石和蜡烛直接退出历史舞台,此外,还有各种纺织品和手工作坊面临同样的困境。
这些行业的背后,都有北济城上层贵族的身影。
他们的反应非常迅速,应对也相当简单——学习明珠城,禁止渊流城商品流入,以此保护本地商人和贵族们的利益。
可惜,哪里有利润,哪里就有投机倒把份子存在。
贵族们之间也并非都是一条心,城主府明面上禁止,私底下的走私却是屡禁不止。
非但平民需要日用品,贵族们也需求渊流城的优质丝绸、玻璃器皿、陶瓷,眼镜时钟之类的奢侈品。
由于市场需求旺盛,走私渊流城的轻工业产品,几乎已经形成了一条产业链,掺和其中的贵族和走私商赚得盆满钵满,而民众因此降低了生活成本,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相较于日渐萧条的集市,黑市生意反而越见火热。
最令城主府恼火的是,这种走私还绕开了商税,一毛钱税都不缴,全进了投机商口袋。
奸商赚了,渊流城大赚,民众看似小赚,仿佛皆大欢喜,最后谁亏了呢?
经营蜡烛工坊的子爵眼看要面临破产的危机,灵机一动,既然打不过,那我加入不就好了!
于是,越来越多的贵族暗暗加入了走私的行列,通过各种渠道,买进渊流城的商品,再提价卖出,赚取差价,城主府的交易禁令如同一纸空文。
就在这时,渊流城传出了设立银行,发行纸币的消息,这个重磅炸弹,狠狠冲击了北济城的黑市走私市场!
拿金银币直接去渊流城购买商品的路,已经走不通了,要么换购纸币,要么花更多的钱从二道贩子那里买货。
最初那批投机倒把的奸商,很快嗅到了攫取大量利润的机会。
他们联合贵族,互通消息,再加上渊流城内部某种程度的默许,又有陆三叔这个曾经的北济城商人从中牵线搭桥,很快,北济城的黑市上出现了一批崭新的渊流币。
在多方势力的博弈下,一点一点被炒上高价。
有心人仔细算了一笔账,他先用金银从渊流城银行里换取等额纸币,再倒卖去北济城黑市,马上就能多赚到二成差价。
他再利用赚到的金银,继续换购纸币,如此循环往复,岂不是赚翻了?
这些奸商未必真的理解背后规律和风险,但是低价买进,高价卖出的原理,却是共通的。
由于渊流城银行兑换纸币每天规定限额,且总量绝不超过仓库屯粮和储备金,居民本身还要消费,能够流入外地的只有很少一部分。
北济城对渊流币的需求与日俱增,他们每个人都坚信,明天会比今天更值钱。
一元的渊流币,在北济城能买到的货物,远远超过一个银币所能买到的,偏偏大家都不肯花费它,反而藏着掖着,暗暗祈祷明天继续升值。
很快,北济城黑市出现了一股囤积渊流币的风潮,谁也不愿意提前抛售,卖早了,就是亏损。
渊流币在这里,几乎是以一种畸形的溢价在疯狂升值,仿佛有只看不见的手,在后面悄悄推动着它。
随着时间推移,大量的金银从北济城流向渊流城,而他们换来的,仅仅是部分廉价商品,和一叠叠漂亮的纸。
※※※
北济城,城主府。
白玉雕刻的廊柱,绒布流苏的窗帘,牙白瓷古董花瓶,还有中央24根白蜡烛的铁艺镂空大吊灯,无处不凸显着议事厅的奢华。
有侍从跪在地上,反复清理门口的地毯,生怕沾上了一丝灰尘,惹了城主大人不悦。
每个月月初,是财税官向城主与主祭汇报上月税收情况的日子。
北济城的主祭常年空缺,只有一个城主,他坐在议事厅的高背椅上,一遍又一遍翻阅着呈上来的文书,脸上的褶皱挤在一起,面色阴沉得好似能拧出水来。
财税官战战兢兢垂首站在一旁,不敢吱声。
“怎么回事?这个月的税收居然比上个月少了一半!”北济城主猛地一拍桌子,险些拍碎了红木桌的一角。
侍从们吓得一抖,纷纷退了出去。
“说话呀,你哑巴了吗?...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