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阅文学 www.pinyuewx.com,陪嫁通房重生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韵秋之所以按这样低的价格把绢花给了吴掌柜,确实有她刚才说的原因,感念他指了路。
另一方面,也是吴掌柜的每次要的绢花都不多,每次也不过少赚了几十文钱而已。
可往远了看,这份情意,却可以让吴掌柜的在以后的日子里愿意多多的帮扶她一些。
不知道,这算不算是放长线钓大鱼?
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有了熟人好办事儿。
吴掌柜的人面广,可不单单是与曹二掌柜和林记银楼的东家相熟。
平时拉好了关系,等以后自家要是有啥需要他出面的,想必吴掌柜的一定不好推辞。
韵秋微微一笑,这样算下来,还是自己赚了呢!
原本韵秋还想着先去一趟林记银楼,可看着日头,郭大娘家的油饼摊子应该要忙碌起来了。
母女二人商量了一下,想着能早点过去郭大娘那里帮上一把,就匆匆去集市买了新鲜鸭蛋。
因为连自家的竹篮子都给了曹二掌柜,林氏无法,只好又加了钱买了一只好用来盛鸭蛋。
果然,郭大娘两口子正忙得焦头烂额的。
郭大娘没想到韵秋母女会来看她,还带了这么大一篮子鸭蛋,当即就说,“死老头子,今天早点收摊,中午请贵客家去吃饭。”
有林氏帮着翻油饼,韵秋帮着给客人包油纸,只管收钱的郭大娘才算是喘了口气,手上忙呼着,嘴也没闲着,还一边和林氏闲扯上了。
林氏因为下过大力气,看着显老,可这一聊才知道竟然还比郭大娘小了好几岁呢。
两个人“老姐姐”、“大妹子”的一通热络,结果居然对了脾气,是越聊越投机,颇有种相见恨晚的遗憾。
这两个老太太聊得热火朝天,竟然还各自扯到了年轻时候的事儿,听得忙碌的韵秋和郭大爷暗自佩服不已,几十年前的事了还都记得清清楚楚的。
这才第一次见面,还在挤挤攮攮的油饼摊子忙呼着,两个刚刚的陌生人竟然弄得跟几十年没见过面的亲姐妹似的。
一看买油饼的人旺劲儿过去了,郭大娘就张罗着要收摊子。
这回儿,林氏也不再客气推搡了,直接对韵秋说,“二丫,那咱就去你郭大娘家叨扰一顿!你郭大娘这样的脾气,说让咱去,那就是真心实意的,可不是客套话,推脱了反而伤了她的一片好意。”
喜的郭大娘拉了林氏的手,“大妹子,我就喜欢你这个爽利劲儿,跟你打交道就是比和那心眼子多的跟马蜂窝的人痛快。咱这种人是有啥说啥的,该咋地就咋地,心里不存事儿......”
几个人七手八脚的把摊子收上架子车,郭大娘就先领了母女二人往家里去 ,让郭大叔自己在后面慢慢的推车子。
郭大娘家在不远的小胡同里,叫燕子胡同,左邻右舍的房子从外面看上去都差不多。
郭大娘家在燕子胡同路南的第五家,院子不大,估计是一大早就出了摊子,还没顾得上收拾,有些凌乱。
正房是三间,东屋是两间,其中一间是厨房。
院子的西边搭的是个棚子,里面横七竖八的堆起了不少杂物。里面还有个大石磨,估计就是郭大娘家以前用来做豆花儿的,看上去已经很长时间都没咋使过了。
郭大娘和林氏都是做惯了家务活的,又都是麻利人儿,一个切菜一个推了风箱烧锅的,韵秋根本就插不上手。
韵秋这个多余的人儿,只好拿起了大门后的大扫把扫起了院子。
这活儿,在她家都是大哥做的,但她在赵府做低等粗使丫头的时候也经常做的,自是难不倒她的。
郭大娘拎着勺子从厨房探出头,心疼地说,“闺女,大热天儿的,快别扫了,赶紧的去堂屋里坐下歇歇去。“
“大娘,这点小活儿不当紧的。”韵秋自是不肯的。
林氏也说,“老姐姐,随她去吧,哪里就那么娇贵了,在家里拎水浇菜啥的她都干的......”
郭大叔推着车子回来的时候,韵秋刚刚丢下扫把,就帮了他一起把车推进院子。
郭大叔擦了把汗,从车把手上取下挂着的一条猪肉递给韵秋,“闺女,给你大娘拎厨房去。”
韵秋赶忙接过来,她以为是郭大娘交代了郭大叔去割的肉。
结果听到郭大叔说话的郭大娘又从厨房探出头,“老头子,还是你细心,我只想着赶紧的回来做饭,把买肉的事儿给忘到了脑后去了。那个,我刚又发现家里也没酱油了,你赶紧的再去跑一趟吧!”
“哎!”郭大叔叹气,对韵秋说,“我和你大娘过了一辈子,还能不知道她是个啥人,顾头不顾屁股的,越是节骨眼她越捅篓子。就像这正赶上做饭的时候,不是缺油就是少盐的,之前她都不知道多操点心......”
韵秋止不住笑出来,郭大娘看上去风风火火的是个利落人儿,没想到居家过日子确也有这么粗枝大叶的一面。
郭大娘家的饭菜做得很丰盛... -->>
韵秋之所以按这样低的价格把绢花给了吴掌柜,确实有她刚才说的原因,感念他指了路。
另一方面,也是吴掌柜的每次要的绢花都不多,每次也不过少赚了几十文钱而已。
可往远了看,这份情意,却可以让吴掌柜的在以后的日子里愿意多多的帮扶她一些。
不知道,这算不算是放长线钓大鱼?
俗话说,背靠大树好乘凉,有了熟人好办事儿。
吴掌柜的人面广,可不单单是与曹二掌柜和林记银楼的东家相熟。
平时拉好了关系,等以后自家要是有啥需要他出面的,想必吴掌柜的一定不好推辞。
韵秋微微一笑,这样算下来,还是自己赚了呢!
原本韵秋还想着先去一趟林记银楼,可看着日头,郭大娘家的油饼摊子应该要忙碌起来了。
母女二人商量了一下,想着能早点过去郭大娘那里帮上一把,就匆匆去集市买了新鲜鸭蛋。
因为连自家的竹篮子都给了曹二掌柜,林氏无法,只好又加了钱买了一只好用来盛鸭蛋。
果然,郭大娘两口子正忙得焦头烂额的。
郭大娘没想到韵秋母女会来看她,还带了这么大一篮子鸭蛋,当即就说,“死老头子,今天早点收摊,中午请贵客家去吃饭。”
有林氏帮着翻油饼,韵秋帮着给客人包油纸,只管收钱的郭大娘才算是喘了口气,手上忙呼着,嘴也没闲着,还一边和林氏闲扯上了。
林氏因为下过大力气,看着显老,可这一聊才知道竟然还比郭大娘小了好几岁呢。
两个人“老姐姐”、“大妹子”的一通热络,结果居然对了脾气,是越聊越投机,颇有种相见恨晚的遗憾。
这两个老太太聊得热火朝天,竟然还各自扯到了年轻时候的事儿,听得忙碌的韵秋和郭大爷暗自佩服不已,几十年前的事了还都记得清清楚楚的。
这才第一次见面,还在挤挤攮攮的油饼摊子忙呼着,两个刚刚的陌生人竟然弄得跟几十年没见过面的亲姐妹似的。
一看买油饼的人旺劲儿过去了,郭大娘就张罗着要收摊子。
这回儿,林氏也不再客气推搡了,直接对韵秋说,“二丫,那咱就去你郭大娘家叨扰一顿!你郭大娘这样的脾气,说让咱去,那就是真心实意的,可不是客套话,推脱了反而伤了她的一片好意。”
喜的郭大娘拉了林氏的手,“大妹子,我就喜欢你这个爽利劲儿,跟你打交道就是比和那心眼子多的跟马蜂窝的人痛快。咱这种人是有啥说啥的,该咋地就咋地,心里不存事儿......”
几个人七手八脚的把摊子收上架子车,郭大娘就先领了母女二人往家里去 ,让郭大叔自己在后面慢慢的推车子。
郭大娘家在不远的小胡同里,叫燕子胡同,左邻右舍的房子从外面看上去都差不多。
郭大娘家在燕子胡同路南的第五家,院子不大,估计是一大早就出了摊子,还没顾得上收拾,有些凌乱。
正房是三间,东屋是两间,其中一间是厨房。
院子的西边搭的是个棚子,里面横七竖八的堆起了不少杂物。里面还有个大石磨,估计就是郭大娘家以前用来做豆花儿的,看上去已经很长时间都没咋使过了。
郭大娘和林氏都是做惯了家务活的,又都是麻利人儿,一个切菜一个推了风箱烧锅的,韵秋根本就插不上手。
韵秋这个多余的人儿,只好拿起了大门后的大扫把扫起了院子。
这活儿,在她家都是大哥做的,但她在赵府做低等粗使丫头的时候也经常做的,自是难不倒她的。
郭大娘拎着勺子从厨房探出头,心疼地说,“闺女,大热天儿的,快别扫了,赶紧的去堂屋里坐下歇歇去。“
“大娘,这点小活儿不当紧的。”韵秋自是不肯的。
林氏也说,“老姐姐,随她去吧,哪里就那么娇贵了,在家里拎水浇菜啥的她都干的......”
郭大叔推着车子回来的时候,韵秋刚刚丢下扫把,就帮了他一起把车推进院子。
郭大叔擦了把汗,从车把手上取下挂着的一条猪肉递给韵秋,“闺女,给你大娘拎厨房去。”
韵秋赶忙接过来,她以为是郭大娘交代了郭大叔去割的肉。
结果听到郭大叔说话的郭大娘又从厨房探出头,“老头子,还是你细心,我只想着赶紧的回来做饭,把买肉的事儿给忘到了脑后去了。那个,我刚又发现家里也没酱油了,你赶紧的再去跑一趟吧!”
“哎!”郭大叔叹气,对韵秋说,“我和你大娘过了一辈子,还能不知道她是个啥人,顾头不顾屁股的,越是节骨眼她越捅篓子。就像这正赶上做饭的时候,不是缺油就是少盐的,之前她都不知道多操点心......”
韵秋止不住笑出来,郭大娘看上去风风火火的是个利落人儿,没想到居家过日子确也有这么粗枝大叶的一面。
郭大娘家的饭菜做得很丰盛...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