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阅文学 www.pinyuewx.com,少年杯酒意气长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力协助,天下战力的平衡就会彻底被打破,此后即便有人能够再起合纵,也对昭国构不成真正的威胁了。
能够看透安邑之战真正意义的,恐怕同样也只有寥寥数人。
赵奢是在战前就看透了,因此才会不惜以命相搏也要掩护着赵括突破杨端和的防线,可惜却被本不应存在的马镫破解。
公子无忌或许也看透了一丝,所以即便有违本心也要让父老随他赴死,因为安邑之后,即便魏人再死,也无意义了。
但他或许没有彻底看透,否则也不会在安邑陷落之前逃到赵国了,也或许是看透了,却心有不甘?
这一点,就只有魏无忌自己知道了,扶苏推断不出。
老师看得出吗?
扶苏叹了口气。
无论看不看得出,身为叛韩名义首领的老师,如今与大昭、与自己已是分道扬镳了。
为防僭越,扶苏与王翦都只是在魏王宫转了一圈示意之后,就出了宫门,并没有留在宫中过夜。
王翦自然占了安邑府衙,而扶苏就与其他将官一样,在城中找了个大宅住下。
城中大户早有大量逃离,因此找一个大一点宅院并无难度,至于前主人是何人,扶苏并没有兴趣去知道。即便对方还在安邑,难道还真有胆子来赶人不成。
借着烛光,扶苏正在读信。
先是尉缭子的回信。
信中对扶苏所提的几点改革建议给了高度评价,表示已经开始与僚属们商议可行的计划,暂定月内就会向王上上书。
扶苏在几日前得知王上要迁大户入魏后,有感而发,便提笔在写给尉缭子的信中写了一些建议。
这些建议同样是师法古罗马。
当先第一条就是兵员的服役期限。
战国兵役极为繁重。
以昭国为例,男子在十六成丁之后如果身体合格就会征为兵士,直到五六十岁或者身体残疾,才会免去兵役。
在接连变法之后,昭国目前已经是募兵制与征兵制并存的情况,扶苏所提的,就是彻底废除征兵制,转向募兵制,在此基础上严格限定服役期限。
各国之所以喜欢征兵制多于募兵制,甚至募兵只在昭国盛行,原因就是征兵便宜。
不同于需要支付薪酬的募兵,征来的兵士,国家是只管吃喝,不发薪水,只有少量杯水车薪的“补贴”而已。
在农忙时遣散兵员,在农闲时征兵作战,这在耕战社会是非常流行且有用的,因此各国都以此为兵制。
然而战国走到末期,各国作战时长、作战规模都已经超出了春秋时所能想象的极限,动辄全国男丁要作战超过两年。
这在加重了农民服役负担的同时,严重损害了耕地的产能,导致国家与民众都是越战越穷。
各国都看到了弊端,但都无法从“越战越穷-只能征兵-无人耕种-国家更穷”的泥沼中脱出。
只有大昭,国富民强,能够支撑得起完全的募兵制。
扶苏要做的第一步,就是两个字:脱产。
将农民与战士完全分开,不再从普通农民中征兵,让战士成为真正的脱产者,全职作战。
这样的战士,才是扶苏想要的职业军人。
但这样会导致两个前后影响的主要弊端。
首先就是加重国家财政负担,随后因为财政负担加重,军队规模必然会大幅缩水。
其次,就是地方防备力量严重削弱。
之前提到过,昭国的军队分两种,采用募兵制的野战主力,而征兵制征来的兵士就是为了防备地方的郡兵。
军队规模的大幅缩水其实影响不大。
兵贵精不贵多,这个道理从魏武卒开始就早已被各国普遍接受,只是因为相比于精练军士,使用更为“廉价”的人命去填,更符合当时的国家利益而已。
但如今始皇帝志在灭国,使用更为精锐的脱产战士,反而更符合当前大规模、长时间作战的需要。
至于地方防备力量的削弱,扶苏自然有了应对方法。
那就是缩短服役期限。
力协助,天下战力的平衡就会彻底被打破,此后即便有人能够再起合纵,也对昭国构不成真正的威胁了。
能够看透安邑之战真正意义的,恐怕同样也只有寥寥数人。
赵奢是在战前就看透了,因此才会不惜以命相搏也要掩护着赵括突破杨端和的防线,可惜却被本不应存在的马镫破解。
公子无忌或许也看透了一丝,所以即便有违本心也要让父老随他赴死,因为安邑之后,即便魏人再死,也无意义了。
但他或许没有彻底看透,否则也不会在安邑陷落之前逃到赵国了,也或许是看透了,却心有不甘?
这一点,就只有魏无忌自己知道了,扶苏推断不出。
老师看得出吗?
扶苏叹了口气。
无论看不看得出,身为叛韩名义首领的老师,如今与大昭、与自己已是分道扬镳了。
为防僭越,扶苏与王翦都只是在魏王宫转了一圈示意之后,就出了宫门,并没有留在宫中过夜。
王翦自然占了安邑府衙,而扶苏就与其他将官一样,在城中找了个大宅住下。
城中大户早有大量逃离,因此找一个大一点宅院并无难度,至于前主人是何人,扶苏并没有兴趣去知道。即便对方还在安邑,难道还真有胆子来赶人不成。
借着烛光,扶苏正在读信。
先是尉缭子的回信。
信中对扶苏所提的几点改革建议给了高度评价,表示已经开始与僚属们商议可行的计划,暂定月内就会向王上上书。
扶苏在几日前得知王上要迁大户入魏后,有感而发,便提笔在写给尉缭子的信中写了一些建议。
这些建议同样是师法古罗马。
当先第一条就是兵员的服役期限。
战国兵役极为繁重。
以昭国为例,男子在十六成丁之后如果身体合格就会征为兵士,直到五六十岁或者身体残疾,才会免去兵役。
在接连变法之后,昭国目前已经是募兵制与征兵制并存的情况,扶苏所提的,就是彻底废除征兵制,转向募兵制,在此基础上严格限定服役期限。
各国之所以喜欢征兵制多于募兵制,甚至募兵只在昭国盛行,原因就是征兵便宜。
不同于需要支付薪酬的募兵,征来的兵士,国家是只管吃喝,不发薪水,只有少量杯水车薪的“补贴”而已。
在农忙时遣散兵员,在农闲时征兵作战,这在耕战社会是非常流行且有用的,因此各国都以此为兵制。
然而战国走到末期,各国作战时长、作战规模都已经超出了春秋时所能想象的极限,动辄全国男丁要作战超过两年。
这在加重了农民服役负担的同时,严重损害了耕地的产能,导致国家与民众都是越战越穷。
各国都看到了弊端,但都无法从“越战越穷-只能征兵-无人耕种-国家更穷”的泥沼中脱出。
只有大昭,国富民强,能够支撑得起完全的募兵制。
扶苏要做的第一步,就是两个字:脱产。
将农民与战士完全分开,不再从普通农民中征兵,让战士成为真正的脱产者,全职作战。
这样的战士,才是扶苏想要的职业军人。
但这样会导致两个前后影响的主要弊端。
首先就是加重国家财政负担,随后因为财政负担加重,军队规模必然会大幅缩水。
其次,就是地方防备力量严重削弱。
之前提到过,昭国的军队分两种,采用募兵制的野战主力,而征兵制征来的兵士就是为了防备地方的郡兵。
军队规模的大幅缩水其实影响不大。
兵贵精不贵多,这个道理从魏武卒开始就早已被各国普遍接受,只是因为相比于精练军士,使用更为“廉价”的人命去填,更符合当时的国家利益而已。
但如今始皇帝志在灭国,使用更为精锐的脱产战士,反而更符合当前大规模、长时间作战的需要。
至于地方防备力量的削弱,扶苏自然有了应对方法。
那就是缩短服役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