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以工代赈 (1/2)
品阅文学 www.pinyuewx.com,帝国枭色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朝阳褪去红色的外衣。
清晨难得的清凉被炙热的光线烘散。
朱雀门官道两侧的柳树上,一排排黑色的夏蝉趴在树梢,鸣声阵阵。
“谢殿下大恩,谢殿下。”
“殿下真是在世圣王。”
“……”
刘钧宣布的政令再次引起骚动。
流民们争相称颂。
抬起手压了下,刘钧道;“尔等既为本王之子民,这是本王当行之事。”
转向粥棚,他道:“既然你们都知道了,本王便不打扰你们吃粥了。”
一边说,他一边向城内走去,同时交待陪同的刘让照应好流民。
“李左傅在景阳城吗?”到了城门口,刘钧问道。
强忍着困意,刘让道:“殿下出征后李左傅便去了武平府,昨日傍晚方回,因担心打扰殿下休息,下官没有让人通报。”
刘钧点了点头,让胡为去叫李然勤政殿议事。
他解决了豪山府的流民,这流民最多的武平府现在什么状况,他需要了解,以统筹规划这批流民。
胡为得了令,先一步去叫李然。
当刘钧回到王府的时候,李然已经在勤政殿等候。
“恭贺殿下大胜而归。”见到刘钧,李然面露慈师般的笑容。
刘钧是他的学生,如今且不管这学生是不是自学成才。
总之,刘钧建功立业,他总归脸上有光。
“本王不才,承蒙左傅夸奖了。”刘钧笑道。
记忆里小靖王经常被李然鄙视,现在被恭维,他倒是挺爽的。
“哈哈哈……”李然笑了起来:“殿下谦虚了。”
沉吟了一下,他道:“下官昨日方归,在武平府已将殿下制定的政策用快马传到流民耳中,只是武平府闲余的耕地有限,静安府也差不多,估计至少还有八万的流民需要在景阳城安置。”
“八万?”刘钧被唬了一跳。
他知道两府安排不下近二十万的流民,但没想到还会剩下这么多。
加上他带回来的一万余流民,这景阳城附近将有九万流民。
“景阳城有多少田能够分给流民?”刘钧对这些数据都不清楚。
现在他越来越明白王府左傅右傅职位的重要性。
也明白为什么历朝历代都要宰相。
因为无论是帝王还是他,根本不可能什么事都自己插手。
很多事情都需要咨询他们才能掌握。
“景阳城的官田多,加上抄家来的田产,总共有三十万六千五百三十二亩闲置的良田,按照景州的政策,一丁分田十亩,最多也就能安置三万余流民。”李然对各府闲置田产的数字倒背如流。
“这样的话,还有六万流民。”刘钧皱了皱眉头。
古代因为亩产太低,所以一般来说个人田分的田多。
因为按照一亩产两石粮食算,十亩地也就产粮二十石,两千多斤。
而当代一亩地基本亩产八百斤。
这还是遇到风调雨顺的年代,若是灾荒之年,亩产会更少。
对一家三口来说,春秋两季四千多斤的粮食便是他们全年的收入。
这些粮食要吃,还要交税,还要拿去一部分卖钱去购买农具,盐,棉纱等生活用品。
一年下来,好一点的人家能富余几百斤粮食。
那不好的便只能举债度日,家中孩子根本上不起学。
古往今来,农民的日子都是很苦的。
&n... -->>
朝阳褪去红色的外衣。
清晨难得的清凉被炙热的光线烘散。
朱雀门官道两侧的柳树上,一排排黑色的夏蝉趴在树梢,鸣声阵阵。
“谢殿下大恩,谢殿下。”
“殿下真是在世圣王。”
“……”
刘钧宣布的政令再次引起骚动。
流民们争相称颂。
抬起手压了下,刘钧道;“尔等既为本王之子民,这是本王当行之事。”
转向粥棚,他道:“既然你们都知道了,本王便不打扰你们吃粥了。”
一边说,他一边向城内走去,同时交待陪同的刘让照应好流民。
“李左傅在景阳城吗?”到了城门口,刘钧问道。
强忍着困意,刘让道:“殿下出征后李左傅便去了武平府,昨日傍晚方回,因担心打扰殿下休息,下官没有让人通报。”
刘钧点了点头,让胡为去叫李然勤政殿议事。
他解决了豪山府的流民,这流民最多的武平府现在什么状况,他需要了解,以统筹规划这批流民。
胡为得了令,先一步去叫李然。
当刘钧回到王府的时候,李然已经在勤政殿等候。
“恭贺殿下大胜而归。”见到刘钧,李然面露慈师般的笑容。
刘钧是他的学生,如今且不管这学生是不是自学成才。
总之,刘钧建功立业,他总归脸上有光。
“本王不才,承蒙左傅夸奖了。”刘钧笑道。
记忆里小靖王经常被李然鄙视,现在被恭维,他倒是挺爽的。
“哈哈哈……”李然笑了起来:“殿下谦虚了。”
沉吟了一下,他道:“下官昨日方归,在武平府已将殿下制定的政策用快马传到流民耳中,只是武平府闲余的耕地有限,静安府也差不多,估计至少还有八万的流民需要在景阳城安置。”
“八万?”刘钧被唬了一跳。
他知道两府安排不下近二十万的流民,但没想到还会剩下这么多。
加上他带回来的一万余流民,这景阳城附近将有九万流民。
“景阳城有多少田能够分给流民?”刘钧对这些数据都不清楚。
现在他越来越明白王府左傅右傅职位的重要性。
也明白为什么历朝历代都要宰相。
因为无论是帝王还是他,根本不可能什么事都自己插手。
很多事情都需要咨询他们才能掌握。
“景阳城的官田多,加上抄家来的田产,总共有三十万六千五百三十二亩闲置的良田,按照景州的政策,一丁分田十亩,最多也就能安置三万余流民。”李然对各府闲置田产的数字倒背如流。
“这样的话,还有六万流民。”刘钧皱了皱眉头。
古代因为亩产太低,所以一般来说个人田分的田多。
因为按照一亩产两石粮食算,十亩地也就产粮二十石,两千多斤。
而当代一亩地基本亩产八百斤。
这还是遇到风调雨顺的年代,若是灾荒之年,亩产会更少。
对一家三口来说,春秋两季四千多斤的粮食便是他们全年的收入。
这些粮食要吃,还要交税,还要拿去一部分卖钱去购买农具,盐,棉纱等生活用品。
一年下来,好一点的人家能富余几百斤粮食。
那不好的便只能举债度日,家中孩子根本上不起学。
古往今来,农民的日子都是很苦的。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