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妙心眼界 (1/2)
品阅文学 www.pinyuewx.com,洞玄指略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余自念见,今此心中,至于过去,多有轻慢,实因无明,犯触罪缘,愿悔于后,不再侵犯,亦念于心,过去现在,尚有嗔恚,实因无明,触犯罪行,愿悔于后,不再犯失,常念此心,过去现在,实有贪习,缘系无明,至于愚痴,以愚痴心,外观六尘,洞见世间,而见识微,又以我执,私自生思,以为所见,皆为实有,如是三毒,尚害身心,今忏过去,悔于未来,不再犯失。 ≥
今此肉眼,粗陋已极,百步之外,不辨人面,于身心中,多诸病,以短识为重,何以然?短识而自私认许,实不见真,名为认假作真,是为无明愚痴,以愚痴心,复增自私心,于是贪欲、嗔恚、轻慢等等渐次而生,于是复受三毒之恼。
纵复修持久年,若以无明愚痴心见识,不免我执自私,自我心重,不免轻慢,轻慢心重,不免嗔恚,三毒复起,辗转毁所修行,纵复过去贪欲已远,以三毒复来故,前所道行,渐次退失,如是之事,修持之人,岂可不重乎?
纵使已有证悟,纵得解脱,纵得解脱知见,或心解脱,或慧解脱,虽得如是成就,亦当奉持戒行,于诸三昧中,虽得自在,而于妙心,难得明觉,虽得明觉,未必不退,一切时处,皆当谨慎,于此妙心中,自察智心、慧心、知见心、解脱心、无量心、觉心、观心等等,如是诸心境界,皆须谨慎持正。
于智心中,当观察粗智、中智、细智、微智,前智、中智、后智,漏智、无漏智,漏智中须观察六识智、我智、非我智,无漏智中,须观察六识智、我智、非我智、解脱智、解脱心智、解脱性智、非解脱性智,如是诸智心中,皆有粗细分别,亦皆有前后差别。
于慧心中,当观察粗慧、中慧、细慧、微慧,前慧、中慧、后慧,慧相、慧性、慧识、慧解脱、慧解脱知见,如是诸慧心,皆有粗细前后差别,于一事中,有若干事,于一相中,有若干相、性、识。
觉心有前后、深浅、粗细、轻重,观心亦如是,无量心等,复有粗细深浅,解脱心中,有解脱性识差别,知见心中,有一切智差别,知见有二,内知见、外知见。
妙心三昧,法喜为食,食有粗细,三昧亦有深浅,所谓解脱三昧、有漏三昧、妙自在三昧、无量义三昧、神足三昧、心三昧、力三昧、观三昧、智量三昧、慧识三昧,种种三昧,说无穷尽,诸类三昧,各个照入世间内外,随缘成相,随性起名,各个境界,各有名称。
无量种种三昧,各个世间境界,各以意识心称名修习,过去现在,至于未来,所有世间,所有境界,所有三昧名字无量,不可称计,譬如太空内,有百千星辰碎为微尘,若太空界内,百千世间,成住坏灭,于其世界所在本位,虽复演百千世界,彼过去世界虽灭,而太空未灭,于是以宿命智测其太空寿命,乃见过去百千世界种种生、种种灭,种种事、种种法,种种众生、种种世界形。
譬如圣解脱者,或得宿命智者,皆以神力记忆宿世过往,所见之事,若亲身重历,其中种种生、种种死,种种爱、种种怨,种种情、种种意,种种识、种种性,所经世间,种种名、种种姓,种种起、种种灭,种种乐、种种苦,一切种种过去,无不明悉,虽过去生死已远,虽过去世间已灭,而今得观,如未死未灭者。
众生身死,心识藏匿,至于识海,本来不灭,是故乃说,已生之事,永不能灭,已成之事,无可更改,过往久矣,自众生第一世轮转,随其意识心所生爱憎取舍,各自做业,或善或恶,或进或退,于世间生死中,随时随处,皆在妙三昧地,无暂离时。
过去一世二世,乃至百千世,或曾修、或未曾修,或已悟、或未悟,或已曾悟、或未曾悟,或得道、或未得道,或曾得道、或未曾得道,六道身中,各生意识,意识生心,自名为我,一心一境,一境多界,于其一生,即有种种心境,一心境中即有种种情识界,久远已来,种种心中,所得境界,于复后世得宿命时,记忆三昧中,各个皆成,意识境界。
六道身相,长短大小,随业缘化,大如须弥,百千万里,小如无物,藏入微尘,如是极大身,如是极小身,于其心识论,平等性无差。
所生之身,缘业感通,或有五种神通,或有二三,或无神通,或大身有通,或小身有通,或身有形色,或身无形色,或身为性质,或身为气质,或身为灵质,或身为识质,或有六根,或有五根,或三或四,或独一根,如是种种业身随缘感生,其类神性,聚意生识,识想为心。
神性在身,合为根性,各依其性而生爱憎,身心所触,意识乃生,乐则生爱,厌则生憎,不乐不厌,随情而用,众生之类,根性有别,所居同世,同受世事,所生情识,依其根性,各个差别。
人生而有目,见世间色,知黑白名,五光十色,各个见识,记忆成思,遂成意识心,各依习修,习性乃生,是故一堕身中,习性渐成,一世习性,递传良久,大习之性,百千生中,不能磨灭,细小习性,百日除净,若生身有智,自觉习性,福缘至重,甚难稀有。
若无目人,自生以来,不见诸色,虽眼前黑暗,而实不知黑之色名,纵复闻说,而无比量,其于光色之名,意识乃轻,眼识习性,熏染微少,彼人虽具六根,而六根性不全故,不名完人,至于聋哑之人,耳根舌根,识性亦轻,是故耳口之业,不能造作,皆系前缘,造作苦业,于是今生,不能以此为事,虽减免耳口之妄业,亦难行为耳口之善习。
身根麻木,不觉冷热,如是苦业,不为完人,命福充足,六根皆灵,虽然众人六根具足,亦同住此世间,而其眼目,口舌身心,所作之业,全然不等,皆过去业习,递传如今,习气百千,或轻或重,如是生身,六根不灵,若复修行,定慧不等,此皆身业因缘,习性繁杂。
譬如有人机巧习重,于是善用机关,机巧聪明,能善为之,亦复有人道业习重,生而乐道,好修德性,至于世事,不乐为之,或复有人半行道中,不离世欲,亦不弃道,众人生性,递传前业所习,至于今生,合成一性,于是常有颠倒行。
非其人自欲颠倒,彼人过去世所行业缘繁杂,两舌妄语,生而无信,机巧言语,生性狐疑,心口不一,身面心性,对立而生,善习恶习,感业报成,不善恶习,亦随业生,至于和合,新生有性,大习定命,小习为性,百千习合,根器神性,名为斑驳。
根性不纯,如之奈何,譬如有人,生有眼德,轻者见色,中者观光,重者透视,或有灵眼,轻者见精,中者见灵,重者观界,或有心智德,浅者共情,中者窥思,深者观识,或有耳德,轻者辨细音,中者识百千微声,重者观无声之声。
如是人等,生而有神通,然皆不为圣,以其根性中,过去福德神性递传于此身耳,既得此生,即以此身为重,过去不可变,未来决在今,是故当今为重,人生命运,即在当今掌握,未来世当流转何处,当有何命运,当有何机缘,皆系今生之所为也。
颂:
生身为男或为女,身量修短或肥瘦,爪牙肤色为何等,色分量皆为命,
瞳量深浅或白青,五官大小及方位,手足修量腰腿量,骨肉血脉量及位,
乃至脏腑之方位,五气分量或盈亏,六根和合有深浅,根性身器亦有别,
受食几分乃饱满,气液几转渴想,多少岁月精气散,几分时量命元短,
精神能受几多苦,多少欢喜狂其心,思维量别智长短,多少岁月心性动,
若遇欢乐心恋否,或逢苦难开朗否,若见道人起何心,或开言时声大小,
呼吸长短及天命,多少时辰元阳散,如是诸事皆有因,过去诸世业习成。
过去业习,和合成身,所和合度,亦有差别,于是乃有根性差别,譬如同学十年,有人大成学业,有人始终不成,有人稍有所得,皆其根性成分差别故。
又如修道,同修三十年,有人大成,有人中成,有人小成,有人不成,有精进者,有懈怠者,有退转者,有从正入邪者,有从邪入正者,皆业缘性差别,是根性和合差别事,亦道缘深浅事也。
譬如世间人死,骨肉所载一缕幽精之气,精气中有知识信息,精载其信,气载其息,是故人死后,埋葬骨肉处,乃有其一缕精气常在,若有灵眼人,以其精气感通,乎自我神性,于是心中乃见彼死者精气所现之相,此相则名信息,乃骨肉所载,非魂识未转。
观此世间,少有人死后魂识不转者,然粗通灵者,以粗糙灵眼,观见气色,成象于意识内,彼无知者,自以为见鬼灵也,彼等非灵,精气而已,若以肉眼观之,则必不能见,彼等信息,非是阴灵,实是一缕精气,骨肉所在,彼即在此,虽不伤人,亦属阴气也。
又有灵眼重者,不但能见信息,亦能见阴灵,而阴灵则以精气为命,彼信息者,不能离骨肉之所在,因地气而存,地气若散,彼息即灭,信息者,若夫书库,通灵人可以读取其记忆,自感为交流,然所听闻不能尽信,譬如一石像,有别外人图画其身,又有鸟兽粪污其身,信息乃精气也,如镜照影,所见所历皆能载之,与信息通灵,所见不但其一生意识,亦有别外信息之所沾染。
通灵人虽灵,而难明此中理,彼精气信息亦有寿命,虽非为鬼,亦为灵物,譬如世间美玉,虽非神灵,而有灵性,故通灵者不应迷入灵性幻象中,相对而言,阴灵则为灵鬼,有自我意识心,属六道有情众生,灵鬼所居,在乎天地精气界,人亦在此,近乎阳界,鬼则住阴,或住中阴,或有神灵、仙灵,则住阳灵界内。
大地一块,众生之寄居也,大块有精气,人肉目难见,而精灵之类,则住其中,人亦有魂灵,若复有人,魂灵离体,或灵眼深重,可入可见于精气界。
精气境界,大块实为其体,常鬼随业感生于精气界内,唯有修持之鬼,灵性充足,乃能遍游世间诸精气界中,独不能住于阳灵界内,除德性外,尚须精气同属,是故鬼仙大智者,刻苦修行,亦持戒心,修行智慧,于其界中,亦有心戒,以戒得心定,自开智慧,于是各依其法,修证所悟。
人之死也,七七日中,随... -->>
余自念见,今此心中,至于过去,多有轻慢,实因无明,犯触罪缘,愿悔于后,不再侵犯,亦念于心,过去现在,尚有嗔恚,实因无明,触犯罪行,愿悔于后,不再犯失,常念此心,过去现在,实有贪习,缘系无明,至于愚痴,以愚痴心,外观六尘,洞见世间,而见识微,又以我执,私自生思,以为所见,皆为实有,如是三毒,尚害身心,今忏过去,悔于未来,不再犯失。 ≥
今此肉眼,粗陋已极,百步之外,不辨人面,于身心中,多诸病,以短识为重,何以然?短识而自私认许,实不见真,名为认假作真,是为无明愚痴,以愚痴心,复增自私心,于是贪欲、嗔恚、轻慢等等渐次而生,于是复受三毒之恼。
纵复修持久年,若以无明愚痴心见识,不免我执自私,自我心重,不免轻慢,轻慢心重,不免嗔恚,三毒复起,辗转毁所修行,纵复过去贪欲已远,以三毒复来故,前所道行,渐次退失,如是之事,修持之人,岂可不重乎?
纵使已有证悟,纵得解脱,纵得解脱知见,或心解脱,或慧解脱,虽得如是成就,亦当奉持戒行,于诸三昧中,虽得自在,而于妙心,难得明觉,虽得明觉,未必不退,一切时处,皆当谨慎,于此妙心中,自察智心、慧心、知见心、解脱心、无量心、觉心、观心等等,如是诸心境界,皆须谨慎持正。
于智心中,当观察粗智、中智、细智、微智,前智、中智、后智,漏智、无漏智,漏智中须观察六识智、我智、非我智,无漏智中,须观察六识智、我智、非我智、解脱智、解脱心智、解脱性智、非解脱性智,如是诸智心中,皆有粗细分别,亦皆有前后差别。
于慧心中,当观察粗慧、中慧、细慧、微慧,前慧、中慧、后慧,慧相、慧性、慧识、慧解脱、慧解脱知见,如是诸慧心,皆有粗细前后差别,于一事中,有若干事,于一相中,有若干相、性、识。
觉心有前后、深浅、粗细、轻重,观心亦如是,无量心等,复有粗细深浅,解脱心中,有解脱性识差别,知见心中,有一切智差别,知见有二,内知见、外知见。
妙心三昧,法喜为食,食有粗细,三昧亦有深浅,所谓解脱三昧、有漏三昧、妙自在三昧、无量义三昧、神足三昧、心三昧、力三昧、观三昧、智量三昧、慧识三昧,种种三昧,说无穷尽,诸类三昧,各个照入世间内外,随缘成相,随性起名,各个境界,各有名称。
无量种种三昧,各个世间境界,各以意识心称名修习,过去现在,至于未来,所有世间,所有境界,所有三昧名字无量,不可称计,譬如太空内,有百千星辰碎为微尘,若太空界内,百千世间,成住坏灭,于其世界所在本位,虽复演百千世界,彼过去世界虽灭,而太空未灭,于是以宿命智测其太空寿命,乃见过去百千世界种种生、种种灭,种种事、种种法,种种众生、种种世界形。
譬如圣解脱者,或得宿命智者,皆以神力记忆宿世过往,所见之事,若亲身重历,其中种种生、种种死,种种爱、种种怨,种种情、种种意,种种识、种种性,所经世间,种种名、种种姓,种种起、种种灭,种种乐、种种苦,一切种种过去,无不明悉,虽过去生死已远,虽过去世间已灭,而今得观,如未死未灭者。
众生身死,心识藏匿,至于识海,本来不灭,是故乃说,已生之事,永不能灭,已成之事,无可更改,过往久矣,自众生第一世轮转,随其意识心所生爱憎取舍,各自做业,或善或恶,或进或退,于世间生死中,随时随处,皆在妙三昧地,无暂离时。
过去一世二世,乃至百千世,或曾修、或未曾修,或已悟、或未悟,或已曾悟、或未曾悟,或得道、或未得道,或曾得道、或未曾得道,六道身中,各生意识,意识生心,自名为我,一心一境,一境多界,于其一生,即有种种心境,一心境中即有种种情识界,久远已来,种种心中,所得境界,于复后世得宿命时,记忆三昧中,各个皆成,意识境界。
六道身相,长短大小,随业缘化,大如须弥,百千万里,小如无物,藏入微尘,如是极大身,如是极小身,于其心识论,平等性无差。
所生之身,缘业感通,或有五种神通,或有二三,或无神通,或大身有通,或小身有通,或身有形色,或身无形色,或身为性质,或身为气质,或身为灵质,或身为识质,或有六根,或有五根,或三或四,或独一根,如是种种业身随缘感生,其类神性,聚意生识,识想为心。
神性在身,合为根性,各依其性而生爱憎,身心所触,意识乃生,乐则生爱,厌则生憎,不乐不厌,随情而用,众生之类,根性有别,所居同世,同受世事,所生情识,依其根性,各个差别。
人生而有目,见世间色,知黑白名,五光十色,各个见识,记忆成思,遂成意识心,各依习修,习性乃生,是故一堕身中,习性渐成,一世习性,递传良久,大习之性,百千生中,不能磨灭,细小习性,百日除净,若生身有智,自觉习性,福缘至重,甚难稀有。
若无目人,自生以来,不见诸色,虽眼前黑暗,而实不知黑之色名,纵复闻说,而无比量,其于光色之名,意识乃轻,眼识习性,熏染微少,彼人虽具六根,而六根性不全故,不名完人,至于聋哑之人,耳根舌根,识性亦轻,是故耳口之业,不能造作,皆系前缘,造作苦业,于是今生,不能以此为事,虽减免耳口之妄业,亦难行为耳口之善习。
身根麻木,不觉冷热,如是苦业,不为完人,命福充足,六根皆灵,虽然众人六根具足,亦同住此世间,而其眼目,口舌身心,所作之业,全然不等,皆过去业习,递传如今,习气百千,或轻或重,如是生身,六根不灵,若复修行,定慧不等,此皆身业因缘,习性繁杂。
譬如有人机巧习重,于是善用机关,机巧聪明,能善为之,亦复有人道业习重,生而乐道,好修德性,至于世事,不乐为之,或复有人半行道中,不离世欲,亦不弃道,众人生性,递传前业所习,至于今生,合成一性,于是常有颠倒行。
非其人自欲颠倒,彼人过去世所行业缘繁杂,两舌妄语,生而无信,机巧言语,生性狐疑,心口不一,身面心性,对立而生,善习恶习,感业报成,不善恶习,亦随业生,至于和合,新生有性,大习定命,小习为性,百千习合,根器神性,名为斑驳。
根性不纯,如之奈何,譬如有人,生有眼德,轻者见色,中者观光,重者透视,或有灵眼,轻者见精,中者见灵,重者观界,或有心智德,浅者共情,中者窥思,深者观识,或有耳德,轻者辨细音,中者识百千微声,重者观无声之声。
如是人等,生而有神通,然皆不为圣,以其根性中,过去福德神性递传于此身耳,既得此生,即以此身为重,过去不可变,未来决在今,是故当今为重,人生命运,即在当今掌握,未来世当流转何处,当有何命运,当有何机缘,皆系今生之所为也。
颂:
生身为男或为女,身量修短或肥瘦,爪牙肤色为何等,色分量皆为命,
瞳量深浅或白青,五官大小及方位,手足修量腰腿量,骨肉血脉量及位,
乃至脏腑之方位,五气分量或盈亏,六根和合有深浅,根性身器亦有别,
受食几分乃饱满,气液几转渴想,多少岁月精气散,几分时量命元短,
精神能受几多苦,多少欢喜狂其心,思维量别智长短,多少岁月心性动,
若遇欢乐心恋否,或逢苦难开朗否,若见道人起何心,或开言时声大小,
呼吸长短及天命,多少时辰元阳散,如是诸事皆有因,过去诸世业习成。
过去业习,和合成身,所和合度,亦有差别,于是乃有根性差别,譬如同学十年,有人大成学业,有人始终不成,有人稍有所得,皆其根性成分差别故。
又如修道,同修三十年,有人大成,有人中成,有人小成,有人不成,有精进者,有懈怠者,有退转者,有从正入邪者,有从邪入正者,皆业缘性差别,是根性和合差别事,亦道缘深浅事也。
譬如世间人死,骨肉所载一缕幽精之气,精气中有知识信息,精载其信,气载其息,是故人死后,埋葬骨肉处,乃有其一缕精气常在,若有灵眼人,以其精气感通,乎自我神性,于是心中乃见彼死者精气所现之相,此相则名信息,乃骨肉所载,非魂识未转。
观此世间,少有人死后魂识不转者,然粗通灵者,以粗糙灵眼,观见气色,成象于意识内,彼无知者,自以为见鬼灵也,彼等非灵,精气而已,若以肉眼观之,则必不能见,彼等信息,非是阴灵,实是一缕精气,骨肉所在,彼即在此,虽不伤人,亦属阴气也。
又有灵眼重者,不但能见信息,亦能见阴灵,而阴灵则以精气为命,彼信息者,不能离骨肉之所在,因地气而存,地气若散,彼息即灭,信息者,若夫书库,通灵人可以读取其记忆,自感为交流,然所听闻不能尽信,譬如一石像,有别外人图画其身,又有鸟兽粪污其身,信息乃精气也,如镜照影,所见所历皆能载之,与信息通灵,所见不但其一生意识,亦有别外信息之所沾染。
通灵人虽灵,而难明此中理,彼精气信息亦有寿命,虽非为鬼,亦为灵物,譬如世间美玉,虽非神灵,而有灵性,故通灵者不应迷入灵性幻象中,相对而言,阴灵则为灵鬼,有自我意识心,属六道有情众生,灵鬼所居,在乎天地精气界,人亦在此,近乎阳界,鬼则住阴,或住中阴,或有神灵、仙灵,则住阳灵界内。
大地一块,众生之寄居也,大块有精气,人肉目难见,而精灵之类,则住其中,人亦有魂灵,若复有人,魂灵离体,或灵眼深重,可入可见于精气界。
精气境界,大块实为其体,常鬼随业感生于精气界内,唯有修持之鬼,灵性充足,乃能遍游世间诸精气界中,独不能住于阳灵界内,除德性外,尚须精气同属,是故鬼仙大智者,刻苦修行,亦持戒心,修行智慧,于其界中,亦有心戒,以戒得心定,自开智慧,于是各依其法,修证所悟。
人之死也,七七日中,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