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阅文学 www.pinyuewx.com,大明因我再启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北京城今日如同一座火星城市,狂风卷着塞外的沙尘席卷而来,遮天蔽日,抬眼望去尽是土黄色,五步之外人畜不分。
如此景象整个春天已经发生过好几次了,自然少不了一些人借题发挥,朱启明已经收到了不少奏疏,全是暗戳戳地指责他违背祖制,才招来上天示警,若想国家风调雨顺,就必须恢复祖制、罢黜奸佞才行。
“不学无术的玩意,不学学科学知识,见天的拿封建迷信指桑骂槐,迟早都把你们赶回家!”对于这些奏疏,朱启明嗤之以鼻,直接命王体乾将其打包送往皇家制衣公司,成为制衣公司火膛里的燃料,为加速生产新军军服做了贡献。
武英殿内,仅由内阁阁臣和大九卿(即六部尚书、左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史)出席的“常委会”正在召开,会议主题是讨论一本王在晋昨晚送来的加急密奏。
葛九思将奏疏内容诵读完毕,立即引起一片哗然,众人议论纷纷,甚至有人跳出来指责王在晋有里通外国的嫌疑,要求将王在晋革职查办。
王在晋在密疏中说了两件事,一是后金突袭炒花五部得手,昂安一家子就剩了个小儿子,后金掠夺了整个扎鲁特部和部分其他部落,满载粮食和人口牲畜而归;二是奴尔哈赤派了使者前来,要求和谈。
朱启明自然是希望能达成和谈,这样才能争取更多的时间让他用来改革,但和谈这事,文官集团却难得达成了一致意见,那就是不行!
朱启明明白这些人不想背黑锅,丧权辱国这种事记到史书上,让后世子孙骂上几千年,谁也接受不了!
大明开国以来,有鉴于宋朝的教训,一直都不愿跟敌对势力和议,文官们更是将主动和议视作奇耻大辱,谁敢提谁就是罪不可赦,此刻就算有人有和谈的念头,也不敢拿出来说的,整个武英殿内安静的出奇。
顾秉谦和周应秋两个帝党此刻虽然看出朱启明的心思,但这口锅太大了,谁敢往身上背?
朱启明索性自己把锅背上了:“朕知道你们怎么想的,也赞成你们的想法,不过有些事情要分时候的,如今的大明早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威震海内外的大明了,有些想法该变变了,因此朕决议答应建虏的和谈请求。”
此言一出,群情哗然,谁也没想到朱启明会这么做,这事若是传扬出去可是会遭到一片骂声的,众人都不明白朱启明为何要这样做。
朱启明不等众人劝谏,解释道:“有些事不能总让你们做臣子的背负骂名,朕不能做一个没有担当的皇帝,那样会寒了天下臣民的心的,只要能对国家有利,留个骂名又能如何呢!”
听了朱启明这话,几位蠢蠢欲动的大臣又老实地坐了回去。
“强汉盛唐都免不了和谈之事,大明虽历来不喜此事,但今时不同往日,该放放身段就先放放身段,韬光养晦以图东山再起吧,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只要咱们君臣一体,迟早可以重振大明,消灭建虏。”
大臣们心里也明镜似的,自从去年九月份以来,新的政策陆续出台,国库的收入逐渐有了起色,百姓们也安定了许多,若是有个三五年时间,大明国势或许就能重新走上正轨,这段时间确实需要一个安稳的环境。
其实朱启明的颁布的一系列新政也是处处顾忌,生怕逼急了文官集团以及他们身后的大地主和新兴资产阶级利益,若想深化改革,恐怕就得新军成军之后推平后金,然后依靠战争胜利的威望收拾国内保守派和既得利益者了。
攘外必先安内并不是完全不... -->>
北京城今日如同一座火星城市,狂风卷着塞外的沙尘席卷而来,遮天蔽日,抬眼望去尽是土黄色,五步之外人畜不分。
如此景象整个春天已经发生过好几次了,自然少不了一些人借题发挥,朱启明已经收到了不少奏疏,全是暗戳戳地指责他违背祖制,才招来上天示警,若想国家风调雨顺,就必须恢复祖制、罢黜奸佞才行。
“不学无术的玩意,不学学科学知识,见天的拿封建迷信指桑骂槐,迟早都把你们赶回家!”对于这些奏疏,朱启明嗤之以鼻,直接命王体乾将其打包送往皇家制衣公司,成为制衣公司火膛里的燃料,为加速生产新军军服做了贡献。
武英殿内,仅由内阁阁臣和大九卿(即六部尚书、左都御史、大理寺卿、通政史)出席的“常委会”正在召开,会议主题是讨论一本王在晋昨晚送来的加急密奏。
葛九思将奏疏内容诵读完毕,立即引起一片哗然,众人议论纷纷,甚至有人跳出来指责王在晋有里通外国的嫌疑,要求将王在晋革职查办。
王在晋在密疏中说了两件事,一是后金突袭炒花五部得手,昂安一家子就剩了个小儿子,后金掠夺了整个扎鲁特部和部分其他部落,满载粮食和人口牲畜而归;二是奴尔哈赤派了使者前来,要求和谈。
朱启明自然是希望能达成和谈,这样才能争取更多的时间让他用来改革,但和谈这事,文官集团却难得达成了一致意见,那就是不行!
朱启明明白这些人不想背黑锅,丧权辱国这种事记到史书上,让后世子孙骂上几千年,谁也接受不了!
大明开国以来,有鉴于宋朝的教训,一直都不愿跟敌对势力和议,文官们更是将主动和议视作奇耻大辱,谁敢提谁就是罪不可赦,此刻就算有人有和谈的念头,也不敢拿出来说的,整个武英殿内安静的出奇。
顾秉谦和周应秋两个帝党此刻虽然看出朱启明的心思,但这口锅太大了,谁敢往身上背?
朱启明索性自己把锅背上了:“朕知道你们怎么想的,也赞成你们的想法,不过有些事情要分时候的,如今的大明早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威震海内外的大明了,有些想法该变变了,因此朕决议答应建虏的和谈请求。”
此言一出,群情哗然,谁也没想到朱启明会这么做,这事若是传扬出去可是会遭到一片骂声的,众人都不明白朱启明为何要这样做。
朱启明不等众人劝谏,解释道:“有些事不能总让你们做臣子的背负骂名,朕不能做一个没有担当的皇帝,那样会寒了天下臣民的心的,只要能对国家有利,留个骂名又能如何呢!”
听了朱启明这话,几位蠢蠢欲动的大臣又老实地坐了回去。
“强汉盛唐都免不了和谈之事,大明虽历来不喜此事,但今时不同往日,该放放身段就先放放身段,韬光养晦以图东山再起吧,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只要咱们君臣一体,迟早可以重振大明,消灭建虏。”
大臣们心里也明镜似的,自从去年九月份以来,新的政策陆续出台,国库的收入逐渐有了起色,百姓们也安定了许多,若是有个三五年时间,大明国势或许就能重新走上正轨,这段时间确实需要一个安稳的环境。
其实朱启明的颁布的一系列新政也是处处顾忌,生怕逼急了文官集团以及他们身后的大地主和新兴资产阶级利益,若想深化改革,恐怕就得新军成军之后推平后金,然后依靠战争胜利的威望收拾国内保守派和既得利益者了。
攘外必先安内并不是完全不...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