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阅文学 www.pinyuewx.com,龙腾1856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第三次进川的横江大战中,石达开的部属伤亡数万,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石达开不得不率部跑到云南休整,在镇雄一带招兵补充。
原来因为缺兵,石达开对新兵来着不拒,以致于泥沙俱进,很多投机分子加入,导致横江大战关键时刻被叛徒出卖而导致大败。
石达开带残兵败将到了云南,决定吸取这惨痛的教训,在云南招兵,不再像先前那样什么人都要,而主要接受穷苦出身的淳朴农民。
石达开部进入云南后,主要跑到偏远的永善、镇雄、昭通、东川一带。
这时,石达开的部属赖裕新队伍里的一些伤员找到了翼王,报告赖裕新所率领的一万余人于米粮坝顺利渡过金沙江,深入了四川宁远地区。
石达开立即集结了部队,决定也从米粮坝前进,渡金沙江入川。他想,赖裕新必定会吸引骆秉章的大军,自己正好能借机渡江,奇袭成都!
为了迷惑骆秉章,不使他知道自己的真实去向,石达开再次决定声东击西,那天深夜,他找来心腹大将李福猷,说:”有件事要拜托你,这件事很危险。你……”
“翼王,不用绕弯子。我跟你十多年了,出生入死,哪一次怕过?我的命是你救的。你说吧,什么事,我肝脑涂地,再所不辞。”李福猷道。
石达开点点头,他知道李福猷是可靠之人,便说了自己的计划:“我们的人马还有七万,你率领三万人马大张旗鼓地向贵州进军,经威宁,水城,平远。大定,遵义,仁怀,桐梓,绥阳,直趋四川,造成回攻川东和东趋湖南的声势,吸引骆秉章的注意。“
”好!“李福猷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于是,石达开兵分两路,李福猷部大张旗鼓进军川东,骆秉章误认为这一支队伍是石达开的主力,马上调集各部湘军和川军纷纷追赶。
石达开早已率主力四万多人一路疾驰,昼夜不停行军,这一次,在几乎未遇阻拦的情况下渡过金沙江。
过江之后,石达开率部沿会理侧上德昌。一路上也没有见到清军,只有地方团练略作抵抗,一击即溃。不久,石达开率部公克宁远所属的河西重镇,驻军樟木箐,营地纵横二十余里。
反应过来的骆秉章急调宁远数千人来攻,石达开派兵设伏于安宁河畔,将这一路清军杀得片甲不回,全歼灭了这股清军,出了一口恶气。
至此,石达开终于突破了骆秉章苦心经营了一年半的的长江防线,在他第四次进入四川之时,终于顺利渡过金沙江,在樟木箐安营扎寨,准备进军成都。但是,让石达开苦恼的是,虽然大军渡过了金沙江,但前面还有一条大渡河。
这时,有当地居民赖由诚来献策,说可以帮助大军渡过大渡河,石达开立即接见了他。
赖由诚说:“北上成都,必须先渡过大渡河。去大渡河的道路有二,一是大路,经越西,海棠,直到大渡河边的大树堡,二是小路,经冕宁,大桥,拖乌,铁宰宰,直到大渡河边的紫打地。大路略远,小路略近;大路较平,小路较险,但都需要渡过大渡河。”
石达开考虑到上次赖裕新所率领的中旗队伍走的是大路,沿途清军与彝兵必有防备。小路虽然险窄,全未设防。这次进军,以小路为宜。石达开便把把赖由诚留在军中作为向导,下令所有人马从小路进军。
石达开和他部下的一些老兄弟,长征万里,身经百战,曾经越过无数高山大水,突破无数险隘雄关。但是在大渡河的山间小道上进军时,却不得不为这一带山水的奇险所惊叹。尤其在铁宰宰,高山峭壁之间,只有一线可通行人。人马鱼贯而行,全无回旋余地。十多天中,数万人马有如一条长蛇,在古来荒无人烟的万山从中蜿蜒前进。
赖由诚建议石达开的大军从大渡河的紫打地地区抢渡,这里河道狭窄。
但是,石达开带人察看了一下地形,倒抽了一口凉气。石达开打了这么多年仗,可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凶险的军事地形。紫打地是大渡河南岸渡口的一块小型开阔地,从泸定南流的河水在这里遇到大山阻碍,突然掉头一个九十度的急转弯,借着巨大的落差向东咆哮而去。紫打地正好就在这个急转弯的下游位置,紧靠它的西边有一条小河名叫松林河,东边有一座山叫做马鞍山,马鞍山东侧还有一条察罗河,因为从老雅漩注入大渡河,所以也被当地百姓叫做老雅漩河。大渡河、松林河、察罗河一横两竖正好组成一个活脱脱天然的口袋!而石达开正是口袋的开口处进入这个袋状地形。
这个天然的袋口就是石达开进入紫打地的一条小路,其实就是山谷中的羊肠小道,两边都是崇山峻岭,没有其他的路可走。虽然石达开听向导和当地百姓说过此地凶险,但此时他才真正理解一个军事专用术语,死地。
”也许置之死地而后生。“石达开见对岸暂时还没有清军的踪影,正是渡河的大好时机。他在下游一两里的地方发现一片平坦的小开阔地,顺着流水的力量往下漂移,正好可以将缆绳牵到对岸搭起浮桥。
可是缆绳一抛进河里就不见了踪影,大渡河的流速实在太快,太平军擅长的搭浮桥技术完全派不上用场,只能划船来抢渡了。可是渡船根本不够用,石达开下令马上赶扎木筏全力渡江。
石达开在向紫打地进军之前,打听到这一带地方彝族很多。这些彝族居于高山,生活艰苦,性格强悍,只受土司管辖,与汉人很少来往。为了避免发生磨蹭,石达开在进军之前,向沿途各土司发文告,说明太平军的来意。文告中说:“满清异族,荼毒中华已极,天王拔举义师,大张挞... -->>
在第三次进川的横江大战中,石达开的部属伤亡数万,蒙受了巨大的损失。
石达开不得不率部跑到云南休整,在镇雄一带招兵补充。
原来因为缺兵,石达开对新兵来着不拒,以致于泥沙俱进,很多投机分子加入,导致横江大战关键时刻被叛徒出卖而导致大败。
石达开带残兵败将到了云南,决定吸取这惨痛的教训,在云南招兵,不再像先前那样什么人都要,而主要接受穷苦出身的淳朴农民。
石达开部进入云南后,主要跑到偏远的永善、镇雄、昭通、东川一带。
这时,石达开的部属赖裕新队伍里的一些伤员找到了翼王,报告赖裕新所率领的一万余人于米粮坝顺利渡过金沙江,深入了四川宁远地区。
石达开立即集结了部队,决定也从米粮坝前进,渡金沙江入川。他想,赖裕新必定会吸引骆秉章的大军,自己正好能借机渡江,奇袭成都!
为了迷惑骆秉章,不使他知道自己的真实去向,石达开再次决定声东击西,那天深夜,他找来心腹大将李福猷,说:”有件事要拜托你,这件事很危险。你……”
“翼王,不用绕弯子。我跟你十多年了,出生入死,哪一次怕过?我的命是你救的。你说吧,什么事,我肝脑涂地,再所不辞。”李福猷道。
石达开点点头,他知道李福猷是可靠之人,便说了自己的计划:“我们的人马还有七万,你率领三万人马大张旗鼓地向贵州进军,经威宁,水城,平远。大定,遵义,仁怀,桐梓,绥阳,直趋四川,造成回攻川东和东趋湖南的声势,吸引骆秉章的注意。“
”好!“李福猷想也没想就答应了。
于是,石达开兵分两路,李福猷部大张旗鼓进军川东,骆秉章误认为这一支队伍是石达开的主力,马上调集各部湘军和川军纷纷追赶。
石达开早已率主力四万多人一路疾驰,昼夜不停行军,这一次,在几乎未遇阻拦的情况下渡过金沙江。
过江之后,石达开率部沿会理侧上德昌。一路上也没有见到清军,只有地方团练略作抵抗,一击即溃。不久,石达开率部公克宁远所属的河西重镇,驻军樟木箐,营地纵横二十余里。
反应过来的骆秉章急调宁远数千人来攻,石达开派兵设伏于安宁河畔,将这一路清军杀得片甲不回,全歼灭了这股清军,出了一口恶气。
至此,石达开终于突破了骆秉章苦心经营了一年半的的长江防线,在他第四次进入四川之时,终于顺利渡过金沙江,在樟木箐安营扎寨,准备进军成都。但是,让石达开苦恼的是,虽然大军渡过了金沙江,但前面还有一条大渡河。
这时,有当地居民赖由诚来献策,说可以帮助大军渡过大渡河,石达开立即接见了他。
赖由诚说:“北上成都,必须先渡过大渡河。去大渡河的道路有二,一是大路,经越西,海棠,直到大渡河边的大树堡,二是小路,经冕宁,大桥,拖乌,铁宰宰,直到大渡河边的紫打地。大路略远,小路略近;大路较平,小路较险,但都需要渡过大渡河。”
石达开考虑到上次赖裕新所率领的中旗队伍走的是大路,沿途清军与彝兵必有防备。小路虽然险窄,全未设防。这次进军,以小路为宜。石达开便把把赖由诚留在军中作为向导,下令所有人马从小路进军。
石达开和他部下的一些老兄弟,长征万里,身经百战,曾经越过无数高山大水,突破无数险隘雄关。但是在大渡河的山间小道上进军时,却不得不为这一带山水的奇险所惊叹。尤其在铁宰宰,高山峭壁之间,只有一线可通行人。人马鱼贯而行,全无回旋余地。十多天中,数万人马有如一条长蛇,在古来荒无人烟的万山从中蜿蜒前进。
赖由诚建议石达开的大军从大渡河的紫打地地区抢渡,这里河道狭窄。
但是,石达开带人察看了一下地形,倒抽了一口凉气。石达开打了这么多年仗,可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凶险的军事地形。紫打地是大渡河南岸渡口的一块小型开阔地,从泸定南流的河水在这里遇到大山阻碍,突然掉头一个九十度的急转弯,借着巨大的落差向东咆哮而去。紫打地正好就在这个急转弯的下游位置,紧靠它的西边有一条小河名叫松林河,东边有一座山叫做马鞍山,马鞍山东侧还有一条察罗河,因为从老雅漩注入大渡河,所以也被当地百姓叫做老雅漩河。大渡河、松林河、察罗河一横两竖正好组成一个活脱脱天然的口袋!而石达开正是口袋的开口处进入这个袋状地形。
这个天然的袋口就是石达开进入紫打地的一条小路,其实就是山谷中的羊肠小道,两边都是崇山峻岭,没有其他的路可走。虽然石达开听向导和当地百姓说过此地凶险,但此时他才真正理解一个军事专用术语,死地。
”也许置之死地而后生。“石达开见对岸暂时还没有清军的踪影,正是渡河的大好时机。他在下游一两里的地方发现一片平坦的小开阔地,顺着流水的力量往下漂移,正好可以将缆绳牵到对岸搭起浮桥。
可是缆绳一抛进河里就不见了踪影,大渡河的流速实在太快,太平军擅长的搭浮桥技术完全派不上用场,只能划船来抢渡了。可是渡船根本不够用,石达开下令马上赶扎木筏全力渡江。
石达开在向紫打地进军之前,打听到这一带地方彝族很多。这些彝族居于高山,生活艰苦,性格强悍,只受土司管辖,与汉人很少来往。为了避免发生磨蹭,石达开在进军之前,向沿途各土司发文告,说明太平军的来意。文告中说:“满清异族,荼毒中华已极,天王拔举义师,大张挞...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