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阅文学 www.pinyuewx.com,灾后日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早上八点,第一次决策层例会,大家都挺准时,我和苏馨七点五十五到的,到的时候就董程、孙蓉、欧阳阡陌没到了,他们三个也在八点前都进了会议室。
铁铉宣布会议开始,同时任命我为会议记录员,负责记录每次会议记录,并在第二天例会时,负责发给每个人一份前一天的记录。
我去,当时心里就有一万头草泥马跑过。
上来就给我找事,这都不讨论一下么,记录会议也就罢了,还要每人发一份,由于天天写日记的习惯,我现在写字速度是非常快,记录个会议压力不大倒是。
但现在又没复印机,这不是说我每天还要抄十份,这突然让我想起了初中上课讲话被老师批评,罚抄十次的感觉。
我求助的看向苏馨道:“你的字好看,要不?”
我话还没说完,就被她抬手打断了,她温柔地笑着跟我说:“我可在你抄的时候陪你,帮你冲咖啡。”
然后还压低声音悄悄对我说:“最多我不要了,我看你的就好,你可以少抄一份。”
好吧。
我无奈。
会议室一阵哄笑。
然后铁铉让各组组长谈谈工作计划。
由于各组都还没实际建立,除了我昨天已经收集到了三十多份愿意加入后勤组的意向申请,其他组都还要考察选择人员。
所以各组长今天的工作计划都是做之后的工作计划(听上去好敷衍的样子),还有招募组员。
同时大家也表示同意不同组的人员间流动。
现在各组的人数安排只是我们一个大概的构想,在具体工作中大家通过对工作的了解,也许会有很多人改变最初的想法,希望加入不同的组,而且我们应该也会陆续发现更多的聚集地,具体操作由组长沟通。
之后龙飞提出了决策量化的提案。
大家都挺有兴趣的听了他的建议:
1.所谓的决策量化,首先正式承认了铁铉的领导地位,铁铉担任聚集地的第一任执政官。对此我们之前只是默认而已。其次对于以后的决策我们采取比较决策点的方式,如果同意的决策点高于反对的,决策就算通过。
2.作为领导,铁铉每天获得十点决策点,其他人每天获得五点决策点。
3.作为领导铁铉拥有有限制的否决权。铁铉可以参加投票,但如果结果出来了,铁铉想要否决任何提案必须付出三倍于支持。这是为了在承认铁铉领导地位的同时,对其权利有一定的限制,以免他走上一意孤行的独裁的道路。(这话说的,看来对之前他不在就做出决策还是挺不满的啊。)
4.除了投票,每次在会议上正式提出任何提案也要消耗一点决策点。这是为了防止会议提议过多,花费时间过长。
5.提出这个决策量化也是为了防止一部分人形成小团体后完全压制一部分人的主张。
如果决策层形成了一个过半数的小圈子,每次都是单纯一人一票,投票的话,少数服从多数,少数的意见其实是被无视了的。
而采取决策量化,因为存在积累效应,每个决策层成员都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嗯,说的好有道理。等等,这个小团体不会是在指代我吧!应该不是吧,虽然理论上正如铁铉之前分析我是团队核心说到的,我可能确实可以做到,但我从来都不左右大家的意见啊。防微杜渐?)
大家想了想,觉得好像采用这个决策量化好像是挺科学的。
铁铉犹豫了一下,最后也同意了。
这样我们就开始实行决策量化方案。
龙飞随即用他的第一个决策点,提出了第一个提案:增补张松进入领导层。
龙飞觉得通过这一段的观察,发现张松是个有一定领导能力且善于交际的人。除了他那个小聚集地的成员,这几天他已经很快的被很多人所认识。
说到这他还提醒了一下孙蓉和欧阳阡陌,她们也应该尽快提高自己的存在感,毕竟作为管理阶层,这是很基本的一点。要是人家都不认识你,何谈支持你的领导?
而且龙飞觉得张松很有想法的人,虽然有的时候喜欢跳出来唱反调,但我们决策层也需要听听各种不同的声音。
增加来自不同背景的决策层也可以让其他人更容易接受我们的管理,现在人多了光我们十一个加上一个吴桐还有些不够。
很快大家对这个提议进行了投票,十一票全票通过。
这样我们就成功完成了决策量化后的第一次决策。
接着吴桐也花费了一个决策点提议从明天开始每七天一次,在开完决策层会议后,九点钟再开一次聚集体全体大会,... -->>
早上八点,第一次决策层例会,大家都挺准时,我和苏馨七点五十五到的,到的时候就董程、孙蓉、欧阳阡陌没到了,他们三个也在八点前都进了会议室。
铁铉宣布会议开始,同时任命我为会议记录员,负责记录每次会议记录,并在第二天例会时,负责发给每个人一份前一天的记录。
我去,当时心里就有一万头草泥马跑过。
上来就给我找事,这都不讨论一下么,记录会议也就罢了,还要每人发一份,由于天天写日记的习惯,我现在写字速度是非常快,记录个会议压力不大倒是。
但现在又没复印机,这不是说我每天还要抄十份,这突然让我想起了初中上课讲话被老师批评,罚抄十次的感觉。
我求助的看向苏馨道:“你的字好看,要不?”
我话还没说完,就被她抬手打断了,她温柔地笑着跟我说:“我可在你抄的时候陪你,帮你冲咖啡。”
然后还压低声音悄悄对我说:“最多我不要了,我看你的就好,你可以少抄一份。”
好吧。
我无奈。
会议室一阵哄笑。
然后铁铉让各组组长谈谈工作计划。
由于各组都还没实际建立,除了我昨天已经收集到了三十多份愿意加入后勤组的意向申请,其他组都还要考察选择人员。
所以各组长今天的工作计划都是做之后的工作计划(听上去好敷衍的样子),还有招募组员。
同时大家也表示同意不同组的人员间流动。
现在各组的人数安排只是我们一个大概的构想,在具体工作中大家通过对工作的了解,也许会有很多人改变最初的想法,希望加入不同的组,而且我们应该也会陆续发现更多的聚集地,具体操作由组长沟通。
之后龙飞提出了决策量化的提案。
大家都挺有兴趣的听了他的建议:
1.所谓的决策量化,首先正式承认了铁铉的领导地位,铁铉担任聚集地的第一任执政官。对此我们之前只是默认而已。其次对于以后的决策我们采取比较决策点的方式,如果同意的决策点高于反对的,决策就算通过。
2.作为领导,铁铉每天获得十点决策点,其他人每天获得五点决策点。
3.作为领导铁铉拥有有限制的否决权。铁铉可以参加投票,但如果结果出来了,铁铉想要否决任何提案必须付出三倍于支持。这是为了在承认铁铉领导地位的同时,对其权利有一定的限制,以免他走上一意孤行的独裁的道路。(这话说的,看来对之前他不在就做出决策还是挺不满的啊。)
4.除了投票,每次在会议上正式提出任何提案也要消耗一点决策点。这是为了防止会议提议过多,花费时间过长。
5.提出这个决策量化也是为了防止一部分人形成小团体后完全压制一部分人的主张。
如果决策层形成了一个过半数的小圈子,每次都是单纯一人一票,投票的话,少数服从多数,少数的意见其实是被无视了的。
而采取决策量化,因为存在积累效应,每个决策层成员都还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嗯,说的好有道理。等等,这个小团体不会是在指代我吧!应该不是吧,虽然理论上正如铁铉之前分析我是团队核心说到的,我可能确实可以做到,但我从来都不左右大家的意见啊。防微杜渐?)
大家想了想,觉得好像采用这个决策量化好像是挺科学的。
铁铉犹豫了一下,最后也同意了。
这样我们就开始实行决策量化方案。
龙飞随即用他的第一个决策点,提出了第一个提案:增补张松进入领导层。
龙飞觉得通过这一段的观察,发现张松是个有一定领导能力且善于交际的人。除了他那个小聚集地的成员,这几天他已经很快的被很多人所认识。
说到这他还提醒了一下孙蓉和欧阳阡陌,她们也应该尽快提高自己的存在感,毕竟作为管理阶层,这是很基本的一点。要是人家都不认识你,何谈支持你的领导?
而且龙飞觉得张松很有想法的人,虽然有的时候喜欢跳出来唱反调,但我们决策层也需要听听各种不同的声音。
增加来自不同背景的决策层也可以让其他人更容易接受我们的管理,现在人多了光我们十一个加上一个吴桐还有些不够。
很快大家对这个提议进行了投票,十一票全票通过。
这样我们就成功完成了决策量化后的第一次决策。
接着吴桐也花费了一个决策点提议从明天开始每七天一次,在开完决策层会议后,九点钟再开一次聚集体全体大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