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阅文学 www.pinyuewx.com,无上昏君系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到皇帝的问话后,识趣不说了。
说了也是瞎胡扯。
还是不说为妙了。
那些皇子们,因为赵长青刚才的大放光彩,早就令自己的心中深深郁闷,当然得趁着自家父皇的问话,好好表现一把。
不过,他们这些来自于不同阵营的皇子,都像是通过气一般,所答都是一致的,基本上都讲要让勤王军入驻京城。
毕竟,刚才大的战略已经制定出来了,那就是防守。
怎么防守呢?
那就是守城啊!
怎么守城呢?
肯定是得依靠那些勤王大军啊!
所以,让勤王大军驻京肯定是必然的事情啊!
赵长青听到各位皇子们的回答后,微微摇了摇头,自觉后退了两步。
摇头后退是因为他感觉自己的压力好大,这些皇子们,说话一套一套的,说的啥自己都听不懂,还怎么争皇位?
而且他们说的虽然听不懂,但是莫名觉得很有道理。
算了。
先溜吧,应该没我啥事了,靠柱子上先休息一会吧!
等将来攒够了昏庸值,兑换了武道境界,就把他们全杀了,谁让他们一个个的这么聪明,搞得自己压力山大。
在此之前,还是先苟吧。
然而,大魏皇帝听到皇子们的回答后,都觉得不是很满意。勤王大军入驻京城,威胁到了皇权怎么办?
即使不威胁,趁机要钱要权怎么办?
都是问题啊!
怎么能让勤王军入城呢?
这些人都没脑子的吗?
一个个的都不为朕考虑。
咦。
大魏皇帝胡思乱想的瞬间,突然注意到悄悄溜到柱子后面的大皇子,心想,“朝堂上吵得不可开交,你小子还想偷懒?”
于是立刻问道:“你的几位弟弟都已经说了自己的意见,你这位做大哥的怎么看?”
赵长青闻声一愣。
啥意思?
又让我讲?
我他妈不懂啊!
算了,总不能说自己不知道吧?
还是和他们反着来吧,毕竟他们说的都很有道理,那么站在道理的对立面,没准还能捞一波昏庸值。
想到这里,赵长青一扫胸中淤积,开口道:“启禀父皇,儿臣认为,勤王军不可入驻京城。只因一旦勤王军入驻京城,行动受限,很容易便会让敌军钻空子,他们很可能会围住京城,到了那时,怕是悔时弯矣。”
别问我什么空子,我特么哪儿知道?
围住京城?我瞎编的。
我是真不懂啊!
然后,赵长青这番话,却让所有人陷入沉思。
以大魏皇帝想的最多,“老大果然精通兵法深思熟虑,除京城之外,在敌国眼中,还有很多大魏的土地可以侵占,而攻陷京城,只不过是当务之急。
若是他们见京城久攻不下,定会围而不打,徐徐图之,这样一来,京城就犹如瓮中之鳖,有各路勤王大军在京,再加上粮草资源无法来到京城,必然致使京城大乱,从而受困其中。
但若是让勤王大军分驻京外,不光起到拱卫京畿的作用,还可监视敌军动作,此为一举两得,大善。”
大魏皇帝自诩为想通赵长青话内深意后,立刻讲了出来,使满朝文武大臣皆然赞同。
这一次,他们再次对这位不按套路出牌的大皇子刮目相看。
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可想而知,短时间内,谁人也无法阻挡大皇子的前进的脚步了。
真是令人感到无比惊讶。
大魏皇帝也很高兴。
满朝文武,至少都没了前几日闷闷不乐的表情。
今日的朝会没有白开。
解决了两大难题,即对敌国大的战略与如何安排各路勤王大军。
而其中,唯有赵长青难受、想哭。
嘴贱,真是嘴贱!
本皇子啥也不懂,还以为说错话了呢,结果倒好,反倒赞同我的意见了?
也罢!
吃一堑长一智,待会回去之后,得好好缕缕思绪,这几天总感觉怪怪的?到底怪在哪呢?
我已经明明很昏庸!很败国了啊!
一定是自己的战略出了问题,值得深思!
咦。
不对。
等等……
赞同我的意见好啊!
万一我的意见使国力受损,昏庸值岂不是手到拈来?
对对对!
没有万一!我啥也不懂!我的意见一定是错的!
哈哈!
开心!开心!
如果我的意见使勤王大军惨败,岂不是会收获大把的昏庸值?
天呢,原来败国如此简单?
我可真是个天才。
下朝之后。
皇帝陛下特意将兵部尚书、军机处大臣,议政处(内阁)大臣留下,而太子,也没有退去,他有辅国辅政的权利,留下来也无可厚非。
皇帝不顾留下来的五六位大臣惊讶表情,问李子渊道:“你有将朕不愿打仗的想法泄露?让大皇子知晓了?”
李子渊跪地道:“臣未有。”
皇帝闻声皱了皱眉头。
不足片刻后,突然大笑起来。
然后开口道:“这老大,果真精通兵阵之术,能将目前局势了解如此透彻,而且应对起来所施措施也非常恰当好处,假以时日,必成军中翘楚。”
有大臣不明白是何意,问起皇帝。
皇帝又道:“打仗这个东西,若非举国之战或已到不死不休的那种程度,其实都是拼个家底。
楚国大军,长途跋涉来到我大魏,已然损耗众多,我们若是直接将楚国打败,这个自然很容易,只需要各路勤王大军精诚合作,自然可期。
但是若想一劳永逸,我们只有源源不断的消耗楚国国力,如何消耗?这便用到了老大的法子,防守。
我们依靠本土优势,可源源不断的与敌对抗,但是他们呢?从楚国到大魏,路程有多远?物资送一次要多久?路程当中谁敢保证不出问题?
他们不会甘心退兵,因为他们没有从战争中获得巨大利润,但是不退兵,就要和我们比国力比消耗,如此一来,大楚岂不是不攻自破?
而老大后来又说和谈,怎么和?怎么谈?无非就是趁敌兵坚持不住之际威胁他们要挟他们,以弥补此次战役我大魏的损失!
此为阳谋!上谋!老大,心思缜密,是个帅才!”
皇帝一番话,使众人醍醐灌顶,就连太子,都深深震撼在自己大哥的‘上善伐谋’当中。
接着,他们又一起商谈,关于勤王军驻扎一事。
若是赵长青此刻在这里,肯定会哭笑不得,甚至还会再次晕倒去让赵子龙请御医。
大皇子殿下啥也不懂,王公大臣们全靠脑补。
反正他就是藏拙,反正他就是知兵,他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要认真考究、仔细思量,因为看似没什么营养的一句话,其背后定然有深意……
毕竟,大皇子能够自污藏拙多年,而且还如此不按套路出牌,所以他说的话,怎么能用常理度之?
到皇帝的问话后,识趣不说了。
说了也是瞎胡扯。
还是不说为妙了。
那些皇子们,因为赵长青刚才的大放光彩,早就令自己的心中深深郁闷,当然得趁着自家父皇的问话,好好表现一把。
不过,他们这些来自于不同阵营的皇子,都像是通过气一般,所答都是一致的,基本上都讲要让勤王军入驻京城。
毕竟,刚才大的战略已经制定出来了,那就是防守。
怎么防守呢?
那就是守城啊!
怎么守城呢?
肯定是得依靠那些勤王大军啊!
所以,让勤王大军驻京肯定是必然的事情啊!
赵长青听到各位皇子们的回答后,微微摇了摇头,自觉后退了两步。
摇头后退是因为他感觉自己的压力好大,这些皇子们,说话一套一套的,说的啥自己都听不懂,还怎么争皇位?
而且他们说的虽然听不懂,但是莫名觉得很有道理。
算了。
先溜吧,应该没我啥事了,靠柱子上先休息一会吧!
等将来攒够了昏庸值,兑换了武道境界,就把他们全杀了,谁让他们一个个的这么聪明,搞得自己压力山大。
在此之前,还是先苟吧。
然而,大魏皇帝听到皇子们的回答后,都觉得不是很满意。勤王大军入驻京城,威胁到了皇权怎么办?
即使不威胁,趁机要钱要权怎么办?
都是问题啊!
怎么能让勤王军入城呢?
这些人都没脑子的吗?
一个个的都不为朕考虑。
咦。
大魏皇帝胡思乱想的瞬间,突然注意到悄悄溜到柱子后面的大皇子,心想,“朝堂上吵得不可开交,你小子还想偷懒?”
于是立刻问道:“你的几位弟弟都已经说了自己的意见,你这位做大哥的怎么看?”
赵长青闻声一愣。
啥意思?
又让我讲?
我他妈不懂啊!
算了,总不能说自己不知道吧?
还是和他们反着来吧,毕竟他们说的都很有道理,那么站在道理的对立面,没准还能捞一波昏庸值。
想到这里,赵长青一扫胸中淤积,开口道:“启禀父皇,儿臣认为,勤王军不可入驻京城。只因一旦勤王军入驻京城,行动受限,很容易便会让敌军钻空子,他们很可能会围住京城,到了那时,怕是悔时弯矣。”
别问我什么空子,我特么哪儿知道?
围住京城?我瞎编的。
我是真不懂啊!
然后,赵长青这番话,却让所有人陷入沉思。
以大魏皇帝想的最多,“老大果然精通兵法深思熟虑,除京城之外,在敌国眼中,还有很多大魏的土地可以侵占,而攻陷京城,只不过是当务之急。
若是他们见京城久攻不下,定会围而不打,徐徐图之,这样一来,京城就犹如瓮中之鳖,有各路勤王大军在京,再加上粮草资源无法来到京城,必然致使京城大乱,从而受困其中。
但若是让勤王大军分驻京外,不光起到拱卫京畿的作用,还可监视敌军动作,此为一举两得,大善。”
大魏皇帝自诩为想通赵长青话内深意后,立刻讲了出来,使满朝文武大臣皆然赞同。
这一次,他们再次对这位不按套路出牌的大皇子刮目相看。
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可想而知,短时间内,谁人也无法阻挡大皇子的前进的脚步了。
真是令人感到无比惊讶。
大魏皇帝也很高兴。
满朝文武,至少都没了前几日闷闷不乐的表情。
今日的朝会没有白开。
解决了两大难题,即对敌国大的战略与如何安排各路勤王大军。
而其中,唯有赵长青难受、想哭。
嘴贱,真是嘴贱!
本皇子啥也不懂,还以为说错话了呢,结果倒好,反倒赞同我的意见了?
也罢!
吃一堑长一智,待会回去之后,得好好缕缕思绪,这几天总感觉怪怪的?到底怪在哪呢?
我已经明明很昏庸!很败国了啊!
一定是自己的战略出了问题,值得深思!
咦。
不对。
等等……
赞同我的意见好啊!
万一我的意见使国力受损,昏庸值岂不是手到拈来?
对对对!
没有万一!我啥也不懂!我的意见一定是错的!
哈哈!
开心!开心!
如果我的意见使勤王大军惨败,岂不是会收获大把的昏庸值?
天呢,原来败国如此简单?
我可真是个天才。
下朝之后。
皇帝陛下特意将兵部尚书、军机处大臣,议政处(内阁)大臣留下,而太子,也没有退去,他有辅国辅政的权利,留下来也无可厚非。
皇帝不顾留下来的五六位大臣惊讶表情,问李子渊道:“你有将朕不愿打仗的想法泄露?让大皇子知晓了?”
李子渊跪地道:“臣未有。”
皇帝闻声皱了皱眉头。
不足片刻后,突然大笑起来。
然后开口道:“这老大,果真精通兵阵之术,能将目前局势了解如此透彻,而且应对起来所施措施也非常恰当好处,假以时日,必成军中翘楚。”
有大臣不明白是何意,问起皇帝。
皇帝又道:“打仗这个东西,若非举国之战或已到不死不休的那种程度,其实都是拼个家底。
楚国大军,长途跋涉来到我大魏,已然损耗众多,我们若是直接将楚国打败,这个自然很容易,只需要各路勤王大军精诚合作,自然可期。
但是若想一劳永逸,我们只有源源不断的消耗楚国国力,如何消耗?这便用到了老大的法子,防守。
我们依靠本土优势,可源源不断的与敌对抗,但是他们呢?从楚国到大魏,路程有多远?物资送一次要多久?路程当中谁敢保证不出问题?
他们不会甘心退兵,因为他们没有从战争中获得巨大利润,但是不退兵,就要和我们比国力比消耗,如此一来,大楚岂不是不攻自破?
而老大后来又说和谈,怎么和?怎么谈?无非就是趁敌兵坚持不住之际威胁他们要挟他们,以弥补此次战役我大魏的损失!
此为阳谋!上谋!老大,心思缜密,是个帅才!”
皇帝一番话,使众人醍醐灌顶,就连太子,都深深震撼在自己大哥的‘上善伐谋’当中。
接着,他们又一起商谈,关于勤王军驻扎一事。
若是赵长青此刻在这里,肯定会哭笑不得,甚至还会再次晕倒去让赵子龙请御医。
大皇子殿下啥也不懂,王公大臣们全靠脑补。
反正他就是藏拙,反正他就是知兵,他所说的每一句话,都要认真考究、仔细思量,因为看似没什么营养的一句话,其背后定然有深意……
毕竟,大皇子能够自污藏拙多年,而且还如此不按套路出牌,所以他说的话,怎么能用常理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