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阅文学 www.pinyuewx.com,大穿越时代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一百二十四章、平髡之策(上)
大雪纷飞之中,杭州城内一派银装素裹。但整日死死紧闭的城门,让杭州市民无法再像往日那样观赏西湖雪景,而日渐紧迫的战争氛围,更是让每个人都对游山玩水彻底失去了兴致。
自从髡贼从海上大举入寇以来,杭州知府刘梦谦一直采用缩头乌龟战术,紧闭城门绝不出击。
这种做法固然让他避免了亲冒矢石的危险,但也导致了杭州城外同样人烟稠密的广袤郊野,一时间完全成了髡贼们肆意往来杀伐的狩猎场,在过去的日子里被蹂躏得够呛。所以最近这几天,刘知府的日子并不好过——在髡贼结束了对城池的包围之后,各县雪片一样飞来的塘报文书堆满了他的桌案,还有一堆家破人亡的秀才举人,进城来向他这个父母官哭诉求报仇:明末江南水乡的文风颇盛,即使是乡下地主,多半也有举人或秀才的功名,按照大明的体制就是有着一定的政治地位,理应受人敬仰和尊重。
偏偏这伙髡贼不知道发了什么疯,对待卑贱草民倒是马马虎虎还算客气,对待缙绅士子却是堪称暴虐,动不动就抄家灭门,根本没把那些“诗礼传家”的名门大族放在眼里,所过之处的缙绅大户无一幸免,连退休的老尚书都杀了一个——你们这些愚蠢无知的贼人啊,难道就不懂得“刑不上大夫”的道理吗?
总之,刘梦谦知府非常清楚,在一下子死了那么多身负朝廷功名的名门缙绅之后,作为杭州的父母官和这场战事的第一责任人,他的处境已经非常之危险,如果再不想办法做点什么的话,等到浙江巡抚回来或者朝廷追责,不光自己头上的乌纱帽势必难保,甚至就连自己的这颗脑袋也有点儿玄了……然而,不想把缩头乌龟当成死乌龟的刘知府思考了半天,依然想不出一个好的对策,最后决定集思广益,借用众人之智,广邀全城读书人前来献计献策,希望能够在保住杭州城的同时,还要给髡贼一个狠狠的教训!
嗯?为什么只邀请读书的士人?当然是因为读书人有见识,而且堂堂朝廷命官,怎好与贩夫走卒为伍?
于是,知府衙门的大堂上一时间人声鼎沸,各路穷酸秀才、落魄文人们都出现在了这次平髡大会上——那些大富大贵之家的士人,眼看着贼势如此浩大难敌,如今都在趁着这些天髡贼停止围城的空隙,顶着大雪拖儿带女地出城,往北面湖州、嘉兴一带逃亡避难。只有没盘缠的穷书生,才来衙门凑这个热闹。
虽然时局紧迫,但刘梦谦知府还是不忘摆谱,直到绝大多数与会者都喝完了第二杯茶的时候,才施施然现身。一众等得望眼欲穿的监生、秀才、举人和老童生,赶紧上前见礼,待到众人礼毕坐定后。刘大人先是不紧不慢的用热毛巾擦过手脸,又咂了一口下人送上来的龙井茶,这才悠悠地开了腔:
“……诸位,这海外髡贼僭称宋室后裔,在闽粤之地勾结奸佞、残害忠良的事迹,各位之前应该也有所耳闻。时至今日,这群跳梁小丑竟然丧心病狂,窜犯到了这江南首善之地!自古汉贼不两立,可叹眼下的杭州城外,不知有多少大明的忠臣义士,因为恶了髡贼而家破人亡啊。若不是为了这杭州城中百姓的安危着想,本官早已亲自领兵出城,去会一会这群恶贼了!但眼下守住这杭州城才是第一要务。为了避免这一城生灵涂炭,还请在座各位不吝献计献策。若真能打退髡贼,本官自当保举在座各位一个出身。”
刘梦谦知府的这一番话里面,既有大义又有私利,成功刺激了诸位落魄文人们的功利之心。于是当即就有一个颤悠悠的苍老嗓音响了起来:“……府尊大人!咳咳!髡贼远道而来,无非为掳掠财物人口,学生以为只要选拔数十名敢战悍勇之士,混入乡民之中,俟得机会行刺斩杀贼酋,咳咳!贼势必退啊!”
一位须发皆白、身形伛偻的老举人,率先颤巍巍地站了起来,激动得满脸通红,下巴上的几缕白胡子都跟着一抖一抖的……仿佛只要刘知府一声令下,这个七十多的老酸子就要亲自揣上利刃,出阵退敌似的。
受到这位老前辈的激励,在场的诸位书生也纷纷开口出谋划策,你一言我一语地出了不少主意,可惜多半是从《水浒》和《三国》之中获得的灵感,虽说什么刺杀、离间、诈降和美人计样样都有,但却基本都是想当然,严重缺乏可操作性……故而刘梦谦知府起先还听得兴致勃勃,但很快就越听越皱眉头了。
——开城门诈降?还要自己这个知府亲自去敌营为质?不管最终能否退敌,这不是让咱送死么?
——摆空城计?可众人皆知髡贼粗鄙无文,不知诗书,万一直接冲进城里来了怎么办?
——刺杀贼酋?在万军之中斩杀贼首哪有这般容易?在杭州城里能找到那么厉害的刺客么?
——离间计?眼下大家对城外这股髡贼兵马的内情一无所知,想要搞离间计也无从着手啊!
——草船借箭?喂喂,人家髡贼哪儿来的弓箭啊?那可都是鸟铳和大炮!区区草船如何接得住?
就在刘梦谦知府越来越怀疑开这个“平髡大会”是否有必要的时候,终于有个人的说辞让他眼神一亮:
“……府尊大人,各位前辈,关于究竟拿什么计策去讨伐城外的髡贼,这个大可以从长计议。但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等在与髡贼斗智斗勇之前,势必要弄清楚这些海外巨寇的底细,才好应地制宜,有所针对……学生不才,近年来也有心于国家大事,一直留意打探髡贼内情,搜集摘抄髡贼书籍,历时一年有余,汇总而成《平髡纪要》一册,今日特此呈上,还请府尊大人一览……”
这位名叫高玄的秀才,不过二十多岁的年纪,穿着一身浆洗得发白的半旧直裰,可见家境不甚宽裕,但神情却是异常的淡定自若,只见他淡淡一笑,当下从怀中取出一卷册子,恭恭敬敬地递给了刘知府。
这一招可谓是出奇制胜,当即就吸引了周围所有人的注意力——虽然刚才胡乱出主意的人很多,读过《髡事指录》的人也不少,但能够把心中设想的平髡方略,系统性地整理成一份文稿的,除了高玄这个穷酸秀才之外就当真是绝无仅有。而刘知府也不含糊,当下就接过这本《平髡纪要》,摇头晃脑的读了起来,读到不明之处,还会很客气地跟高玄询问两句,仿佛对此人十分赏识似的……这一下子,原本其貌不扬的高玄,就瞬间成了众目睽睽的焦点,那一道道充满了羡慕嫉妒恨的炽热目光,几乎都快要把他给点着了!
而深受众人瞩目的高玄,在听了几句阿谀奉承之后,也是一脸飘飘然的得意模样,自以为已经踏上了成功之路,即将平步青云……于是整个人都进入了一种魂游天外的状态,仿佛看到了之前总是瞧不起他的岳父终于对自己刮目相看,而那个曾经对他满脸嫌弃的大舅子规规矩矩地跪在他面前,向他请安问好……
※※※※※※※※※※※※※※※※※※※※※※※※※
这位在“平髡大会”上大出风头的高玄高秀才,今年还不到三十岁,就已经得了个秀才的功名,可以算是年轻有为,但是家里实在是穷得紧——跟这年头的很多读书人一样,高玄没有工作,全靠吃祖产度日。早些年家中还有些薄产,日子还能将就,他一个劲的读书和结交师友,为的就是能够进学中举,然而天有不测风云,高玄的父母突然相继去世,偏偏在父母离世之前,他又娶了妻子……连番不断的红白大事,把高家最后的家底消耗得一干二净。最后只剩了一间祖上传下来的破房子和些许破旧家什,堪称是家徒四壁。
到了去年的时候,高玄家里的的柴米油盐,已经多半要靠岳父来接济了——高玄的秀才娘子是个平民小户家的女儿,老子是沿街卖酒的,因为觉得和读书人结亲有面子才把女儿嫁给了他这个穷秀才。不想高玄这个秀才女婿因为要给父母守孝,迟迟不能去考举人,即使考了也未必一次就能中举,结果夫妇俩反而要靠岳父来养活……于是在岳父的白眼和大舅子的冷言冷语面前,高玄总是很憋屈地抬不起头来。
在这种万事皆哀的郁闷氛围之中,“岭南缙绅”赵引弓在杭州开设的完璧书坊,就成了高玄消磨时间,逃避现实的一个好去处——为了在杭州打出足够的知名度,给自己这个外来户“养望”,赵引弓在开办完璧书坊的时候,实行免费借阅的策略,对那些穷秀才、穷童生在书坊里面白看书的事情不但不干涉,还有茶水供应,以求谋得士林之中的美誉:这年头没有点名气,得不到官府和缙绅的庇护,想干什么事情都是很难的……结果很快就形成了一个在全杭州都鼎鼎有名的文化沙龙,尤其让那些穷书生们心生向往。
于是,心情苦闷又闲来无事的秀才公高玄,就在几个同样落魄的书生朋友的介绍下,一头扎进了完璧书坊内浩如山海的精美书籍之中,天天看得废寝忘食,直到书坊打烊才肯离开……不想就在去年夏天,原本让杭州士人交口称赞的赵引弓先生,却突然成了“髡贼奸细”,而他开设的完璧书坊也被官府查封了!
——当这个石破天惊的消息传来之时,高玄正像往常一样在完璧书坊看书……店内的其它顾客和书坊的伙计闻讯之后,个个吓得面无人色,纷纷以最快速度仓皇逃走,唯恐被官差不分青红皂白一起逮了入罪。唯有高玄却是神定气闲,待到其他人逃散一空后,便捡了他们落下的笔墨纸砚,外加不知何人丢下的钱袋一个,还从书坊里一口气搜刮了足足几十本书,这才高高兴兴地扛着一个大麻袋满载而归。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为了维持生计,这些从完璧书坊捞来的意外收获,都被高玄陆续典当了出去换钱买米。但在那一堆被他卷回来的书籍之中,却发现了一本记录了许多“髡贼秘闻”和“平髡妙计”的手抄小册子,顿时让高玄看得津津有味——和绝大多数心怀天下的晚明儒生一样,高玄也对‘格物”、“火器”和“兵学”都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有关。各条战线上的不断失利,使得大明朝廷上下都期盼着能够通过开发引进几种新式武器和新战法来扭转危局。于是就在当时兴起了一股“纸上谈兵”的浪潮,很多原本对战争毫无基本认识与概念的书生,为了赶时髦也纷纷读起了兵书……
在完璧书坊的时候,高玄就曾经想找一些澳洲人的兵法书,来个出奇制胜。但却没有找到这类书籍,如今得了这本“平髡秘籍”,自然是如获至宝,日夜攻读不休,企图从中学出什么“屠龙之技”来。
——他不知道的是,这本记录了“髡贼秘闻”和“平髡妙计”的手抄小册子,其实乃是某位临高集团穿越者闲极无聊之时,搜集广州市面上... -->>
第一百二十四章、平髡之策(上)
大雪纷飞之中,杭州城内一派银装素裹。但整日死死紧闭的城门,让杭州市民无法再像往日那样观赏西湖雪景,而日渐紧迫的战争氛围,更是让每个人都对游山玩水彻底失去了兴致。
自从髡贼从海上大举入寇以来,杭州知府刘梦谦一直采用缩头乌龟战术,紧闭城门绝不出击。
这种做法固然让他避免了亲冒矢石的危险,但也导致了杭州城外同样人烟稠密的广袤郊野,一时间完全成了髡贼们肆意往来杀伐的狩猎场,在过去的日子里被蹂躏得够呛。所以最近这几天,刘知府的日子并不好过——在髡贼结束了对城池的包围之后,各县雪片一样飞来的塘报文书堆满了他的桌案,还有一堆家破人亡的秀才举人,进城来向他这个父母官哭诉求报仇:明末江南水乡的文风颇盛,即使是乡下地主,多半也有举人或秀才的功名,按照大明的体制就是有着一定的政治地位,理应受人敬仰和尊重。
偏偏这伙髡贼不知道发了什么疯,对待卑贱草民倒是马马虎虎还算客气,对待缙绅士子却是堪称暴虐,动不动就抄家灭门,根本没把那些“诗礼传家”的名门大族放在眼里,所过之处的缙绅大户无一幸免,连退休的老尚书都杀了一个——你们这些愚蠢无知的贼人啊,难道就不懂得“刑不上大夫”的道理吗?
总之,刘梦谦知府非常清楚,在一下子死了那么多身负朝廷功名的名门缙绅之后,作为杭州的父母官和这场战事的第一责任人,他的处境已经非常之危险,如果再不想办法做点什么的话,等到浙江巡抚回来或者朝廷追责,不光自己头上的乌纱帽势必难保,甚至就连自己的这颗脑袋也有点儿玄了……然而,不想把缩头乌龟当成死乌龟的刘知府思考了半天,依然想不出一个好的对策,最后决定集思广益,借用众人之智,广邀全城读书人前来献计献策,希望能够在保住杭州城的同时,还要给髡贼一个狠狠的教训!
嗯?为什么只邀请读书的士人?当然是因为读书人有见识,而且堂堂朝廷命官,怎好与贩夫走卒为伍?
于是,知府衙门的大堂上一时间人声鼎沸,各路穷酸秀才、落魄文人们都出现在了这次平髡大会上——那些大富大贵之家的士人,眼看着贼势如此浩大难敌,如今都在趁着这些天髡贼停止围城的空隙,顶着大雪拖儿带女地出城,往北面湖州、嘉兴一带逃亡避难。只有没盘缠的穷书生,才来衙门凑这个热闹。
虽然时局紧迫,但刘梦谦知府还是不忘摆谱,直到绝大多数与会者都喝完了第二杯茶的时候,才施施然现身。一众等得望眼欲穿的监生、秀才、举人和老童生,赶紧上前见礼,待到众人礼毕坐定后。刘大人先是不紧不慢的用热毛巾擦过手脸,又咂了一口下人送上来的龙井茶,这才悠悠地开了腔:
“……诸位,这海外髡贼僭称宋室后裔,在闽粤之地勾结奸佞、残害忠良的事迹,各位之前应该也有所耳闻。时至今日,这群跳梁小丑竟然丧心病狂,窜犯到了这江南首善之地!自古汉贼不两立,可叹眼下的杭州城外,不知有多少大明的忠臣义士,因为恶了髡贼而家破人亡啊。若不是为了这杭州城中百姓的安危着想,本官早已亲自领兵出城,去会一会这群恶贼了!但眼下守住这杭州城才是第一要务。为了避免这一城生灵涂炭,还请在座各位不吝献计献策。若真能打退髡贼,本官自当保举在座各位一个出身。”
刘梦谦知府的这一番话里面,既有大义又有私利,成功刺激了诸位落魄文人们的功利之心。于是当即就有一个颤悠悠的苍老嗓音响了起来:“……府尊大人!咳咳!髡贼远道而来,无非为掳掠财物人口,学生以为只要选拔数十名敢战悍勇之士,混入乡民之中,俟得机会行刺斩杀贼酋,咳咳!贼势必退啊!”
一位须发皆白、身形伛偻的老举人,率先颤巍巍地站了起来,激动得满脸通红,下巴上的几缕白胡子都跟着一抖一抖的……仿佛只要刘知府一声令下,这个七十多的老酸子就要亲自揣上利刃,出阵退敌似的。
受到这位老前辈的激励,在场的诸位书生也纷纷开口出谋划策,你一言我一语地出了不少主意,可惜多半是从《水浒》和《三国》之中获得的灵感,虽说什么刺杀、离间、诈降和美人计样样都有,但却基本都是想当然,严重缺乏可操作性……故而刘梦谦知府起先还听得兴致勃勃,但很快就越听越皱眉头了。
——开城门诈降?还要自己这个知府亲自去敌营为质?不管最终能否退敌,这不是让咱送死么?
——摆空城计?可众人皆知髡贼粗鄙无文,不知诗书,万一直接冲进城里来了怎么办?
——刺杀贼酋?在万军之中斩杀贼首哪有这般容易?在杭州城里能找到那么厉害的刺客么?
——离间计?眼下大家对城外这股髡贼兵马的内情一无所知,想要搞离间计也无从着手啊!
——草船借箭?喂喂,人家髡贼哪儿来的弓箭啊?那可都是鸟铳和大炮!区区草船如何接得住?
就在刘梦谦知府越来越怀疑开这个“平髡大会”是否有必要的时候,终于有个人的说辞让他眼神一亮:
“……府尊大人,各位前辈,关于究竟拿什么计策去讨伐城外的髡贼,这个大可以从长计议。但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等在与髡贼斗智斗勇之前,势必要弄清楚这些海外巨寇的底细,才好应地制宜,有所针对……学生不才,近年来也有心于国家大事,一直留意打探髡贼内情,搜集摘抄髡贼书籍,历时一年有余,汇总而成《平髡纪要》一册,今日特此呈上,还请府尊大人一览……”
这位名叫高玄的秀才,不过二十多岁的年纪,穿着一身浆洗得发白的半旧直裰,可见家境不甚宽裕,但神情却是异常的淡定自若,只见他淡淡一笑,当下从怀中取出一卷册子,恭恭敬敬地递给了刘知府。
这一招可谓是出奇制胜,当即就吸引了周围所有人的注意力——虽然刚才胡乱出主意的人很多,读过《髡事指录》的人也不少,但能够把心中设想的平髡方略,系统性地整理成一份文稿的,除了高玄这个穷酸秀才之外就当真是绝无仅有。而刘知府也不含糊,当下就接过这本《平髡纪要》,摇头晃脑的读了起来,读到不明之处,还会很客气地跟高玄询问两句,仿佛对此人十分赏识似的……这一下子,原本其貌不扬的高玄,就瞬间成了众目睽睽的焦点,那一道道充满了羡慕嫉妒恨的炽热目光,几乎都快要把他给点着了!
而深受众人瞩目的高玄,在听了几句阿谀奉承之后,也是一脸飘飘然的得意模样,自以为已经踏上了成功之路,即将平步青云……于是整个人都进入了一种魂游天外的状态,仿佛看到了之前总是瞧不起他的岳父终于对自己刮目相看,而那个曾经对他满脸嫌弃的大舅子规规矩矩地跪在他面前,向他请安问好……
※※※※※※※※※※※※※※※※※※※※※※※※※
这位在“平髡大会”上大出风头的高玄高秀才,今年还不到三十岁,就已经得了个秀才的功名,可以算是年轻有为,但是家里实在是穷得紧——跟这年头的很多读书人一样,高玄没有工作,全靠吃祖产度日。早些年家中还有些薄产,日子还能将就,他一个劲的读书和结交师友,为的就是能够进学中举,然而天有不测风云,高玄的父母突然相继去世,偏偏在父母离世之前,他又娶了妻子……连番不断的红白大事,把高家最后的家底消耗得一干二净。最后只剩了一间祖上传下来的破房子和些许破旧家什,堪称是家徒四壁。
到了去年的时候,高玄家里的的柴米油盐,已经多半要靠岳父来接济了——高玄的秀才娘子是个平民小户家的女儿,老子是沿街卖酒的,因为觉得和读书人结亲有面子才把女儿嫁给了他这个穷秀才。不想高玄这个秀才女婿因为要给父母守孝,迟迟不能去考举人,即使考了也未必一次就能中举,结果夫妇俩反而要靠岳父来养活……于是在岳父的白眼和大舅子的冷言冷语面前,高玄总是很憋屈地抬不起头来。
在这种万事皆哀的郁闷氛围之中,“岭南缙绅”赵引弓在杭州开设的完璧书坊,就成了高玄消磨时间,逃避现实的一个好去处——为了在杭州打出足够的知名度,给自己这个外来户“养望”,赵引弓在开办完璧书坊的时候,实行免费借阅的策略,对那些穷秀才、穷童生在书坊里面白看书的事情不但不干涉,还有茶水供应,以求谋得士林之中的美誉:这年头没有点名气,得不到官府和缙绅的庇护,想干什么事情都是很难的……结果很快就形成了一个在全杭州都鼎鼎有名的文化沙龙,尤其让那些穷书生们心生向往。
于是,心情苦闷又闲来无事的秀才公高玄,就在几个同样落魄的书生朋友的介绍下,一头扎进了完璧书坊内浩如山海的精美书籍之中,天天看得废寝忘食,直到书坊打烊才肯离开……不想就在去年夏天,原本让杭州士人交口称赞的赵引弓先生,却突然成了“髡贼奸细”,而他开设的完璧书坊也被官府查封了!
——当这个石破天惊的消息传来之时,高玄正像往常一样在完璧书坊看书……店内的其它顾客和书坊的伙计闻讯之后,个个吓得面无人色,纷纷以最快速度仓皇逃走,唯恐被官差不分青红皂白一起逮了入罪。唯有高玄却是神定气闲,待到其他人逃散一空后,便捡了他们落下的笔墨纸砚,外加不知何人丢下的钱袋一个,还从书坊里一口气搜刮了足足几十本书,这才高高兴兴地扛着一个大麻袋满载而归。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为了维持生计,这些从完璧书坊捞来的意外收获,都被高玄陆续典当了出去换钱买米。但在那一堆被他卷回来的书籍之中,却发现了一本记录了许多“髡贼秘闻”和“平髡妙计”的手抄小册子,顿时让高玄看得津津有味——和绝大多数心怀天下的晚明儒生一样,高玄也对‘格物”、“火器”和“兵学”都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与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有关。各条战线上的不断失利,使得大明朝廷上下都期盼着能够通过开发引进几种新式武器和新战法来扭转危局。于是就在当时兴起了一股“纸上谈兵”的浪潮,很多原本对战争毫无基本认识与概念的书生,为了赶时髦也纷纷读起了兵书……
在完璧书坊的时候,高玄就曾经想找一些澳洲人的兵法书,来个出奇制胜。但却没有找到这类书籍,如今得了这本“平髡秘籍”,自然是如获至宝,日夜攻读不休,企图从中学出什么“屠龙之技”来。
——他不知道的是,这本记录了“髡贼秘闻”和“平髡妙计”的手抄小册子,其实乃是某位临高集团穿越者闲极无聊之时,搜集广州市面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