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阅文学 www.pinyuewx.com,民国之苏锦记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关于九层冠,丰父有过听闻,却从未见过。
冠,弁冕之总名也。所为九层,便是层层相叠之意。
该冠乃为和田青白玉雕制而成,有四寸长、三寸宽,约么半尺来高,外围是用三层透雕法雕刻的竹林七贤醉酒图。如此说来么,您可能要问了,这也并未有何不同啊。呵呵,看官莫急,咱们惊堂木一拍,且听我慢慢讲来。
咱们前面说到,丰氏先祖入墨门,好器具铸造,颇得祖师之心,因此这一门手艺也就在丰家代代相传下来。到了丰序那一辈儿,他是族中于制造术方面最有天赋的。丰序此人不但通晓天文、历法,对于几何、力学、光学等方面更是有极大的兴趣,小小年纪就制造出了好几样令人赞叹的器械。他之一生,光是关于机关制造之法的,竟写就了近十部之多。
到宋末元初时,这丰家便有人开始研究火器制造,后雏形成,又经墨家同门共同改造方成,取名洞射。此枪枪膛有多管,可以轮流发射,亦可多管齐发。后来洞射被托送到徐达手中,和当时的火龙枪一起成为推翻元朝的重要助力。
清朝初年,有一位名叫戴梓的人,亦擅长制枪炮,曾制造出如连铳枪和威远将军炮等杀伤性威力比较强大的火器。可惜后来此人被南怀仁与陈宏勋一道陷害,又因他一个汉人竟在火器铸造上天赋异禀,遂遭上位者忌讳,两相一加,便被朝廷流放到盛京去了。
天下就是无巧不成书,当时在奉天郑家做客的一个丰家子弟听闻其事,前去拜访,二人因兴趣相投,结为朋友。这个丰家子弟多次想接济戴梓,都被戴梓以朋友交之淡如水为由拒绝。一直到戴梓被赦而逝,一共三十多年的时间,这二人经常互相交流制器之法,甚有所得。
到了乾隆八年皇帝前往盛京谒陵,顺道过问了戴梓的一些事情,便有人提到了丰家,皇帝随口过问一声,也没上心里去,可消息却传到了郑家人的耳中。他家人连夜修书,派人赶路送至绍兴。丰家族长得信,唤来自己那个当年和戴梓相交的弟弟,仔细盘问一番,让他将二人所得之技法全部销毁。弟弟不舍,遂将其整理做旧,将其隔页插入旧书中,缝订起来。
乾隆十六年,皇帝南巡,闲情时还过问过丰府与戴梓的渊源,只是始终没有下文。后来,皇帝派到江南的近臣因偶然之机与丰父结识,时有往来,到了乾隆二十一年,这位近臣亲至丰府密谈,话里话外透着一个意思,就是朝廷与准噶尔以及回部和卓即将要有一仗,丰父何不献出火器制造法,以兴家族。
丰府族长听得一身冷汗,面上不动声色,只是一脸悔急惋惜,口中道:只因朝廷不许民间私藏火器,遂自家叔祖父当初只是与戴梓纸上谈兵,后来戴梓逝去,叔祖父便亲手将二人所出稿纸俱焚给他,如今叔祖父已去,他又无子无女无弟子,他们丰家恐要失掉大好的机会了。那近臣打量族长许久,才只道了可惜可惜。
待乾隆二十二年,皇帝二次南巡,倒是在微服时游历了丰家的园林,临走时笑语,丰府要是在京城便好了。因这一句... -->>
关于九层冠,丰父有过听闻,却从未见过。
冠,弁冕之总名也。所为九层,便是层层相叠之意。
该冠乃为和田青白玉雕制而成,有四寸长、三寸宽,约么半尺来高,外围是用三层透雕法雕刻的竹林七贤醉酒图。如此说来么,您可能要问了,这也并未有何不同啊。呵呵,看官莫急,咱们惊堂木一拍,且听我慢慢讲来。
咱们前面说到,丰氏先祖入墨门,好器具铸造,颇得祖师之心,因此这一门手艺也就在丰家代代相传下来。到了丰序那一辈儿,他是族中于制造术方面最有天赋的。丰序此人不但通晓天文、历法,对于几何、力学、光学等方面更是有极大的兴趣,小小年纪就制造出了好几样令人赞叹的器械。他之一生,光是关于机关制造之法的,竟写就了近十部之多。
到宋末元初时,这丰家便有人开始研究火器制造,后雏形成,又经墨家同门共同改造方成,取名洞射。此枪枪膛有多管,可以轮流发射,亦可多管齐发。后来洞射被托送到徐达手中,和当时的火龙枪一起成为推翻元朝的重要助力。
清朝初年,有一位名叫戴梓的人,亦擅长制枪炮,曾制造出如连铳枪和威远将军炮等杀伤性威力比较强大的火器。可惜后来此人被南怀仁与陈宏勋一道陷害,又因他一个汉人竟在火器铸造上天赋异禀,遂遭上位者忌讳,两相一加,便被朝廷流放到盛京去了。
天下就是无巧不成书,当时在奉天郑家做客的一个丰家子弟听闻其事,前去拜访,二人因兴趣相投,结为朋友。这个丰家子弟多次想接济戴梓,都被戴梓以朋友交之淡如水为由拒绝。一直到戴梓被赦而逝,一共三十多年的时间,这二人经常互相交流制器之法,甚有所得。
到了乾隆八年皇帝前往盛京谒陵,顺道过问了戴梓的一些事情,便有人提到了丰家,皇帝随口过问一声,也没上心里去,可消息却传到了郑家人的耳中。他家人连夜修书,派人赶路送至绍兴。丰家族长得信,唤来自己那个当年和戴梓相交的弟弟,仔细盘问一番,让他将二人所得之技法全部销毁。弟弟不舍,遂将其整理做旧,将其隔页插入旧书中,缝订起来。
乾隆十六年,皇帝南巡,闲情时还过问过丰府与戴梓的渊源,只是始终没有下文。后来,皇帝派到江南的近臣因偶然之机与丰父结识,时有往来,到了乾隆二十一年,这位近臣亲至丰府密谈,话里话外透着一个意思,就是朝廷与准噶尔以及回部和卓即将要有一仗,丰父何不献出火器制造法,以兴家族。
丰府族长听得一身冷汗,面上不动声色,只是一脸悔急惋惜,口中道:只因朝廷不许民间私藏火器,遂自家叔祖父当初只是与戴梓纸上谈兵,后来戴梓逝去,叔祖父便亲手将二人所出稿纸俱焚给他,如今叔祖父已去,他又无子无女无弟子,他们丰家恐要失掉大好的机会了。那近臣打量族长许久,才只道了可惜可惜。
待乾隆二十二年,皇帝二次南巡,倒是在微服时游历了丰家的园林,临走时笑语,丰府要是在京城便好了。因这一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