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阅文学 www.pinyuewx.com,元太祖铁木真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一日上午,成吉思汗开完库里台会议后,正在汗帐里批阅各万户呈报上来的奏折。这时木华黎进来禀报说,成吉思汗,帐外有一名名叫郭宝玉的汉人,说是要申请加入大蒙古国。
成吉思汗正在批阅奏折,头都没有抬说,你去安排一下吧,看把他编入哪个万户。
木华黎说,此人说想拜见成吉思汗您。
成吉思汗有些不悦说,自从大蒙古国建国以后,每天都有人来投奔我们,如果每个我都要接见,那不是要把我累死?这个人你认识吗?为什么你亲自来禀报这个事情?
木华黎说,此人自称是唐朝名将郭子仪后人,我知道成吉思汗爱才,所以才愿意为他引荐。
成吉思汗放下笔说,郭子仪确实是唐朝最杰出的军事将领,但是去世多年,何以见得此人就是郭子仪的后人呢?
木华黎迟疑了一下说,我和他谈过,感觉他在军事指挥方面确有见的,所以才敢向您引荐。
成吉思汗说,哦,那把他带进来吧。
木华黎领命而去,过了一会儿就把郭宝玉带进来了。只见郭宝玉身高七尺,剑眉星眼,很有英雄气质,可能因为奔赴千里,显得满脸沧桑、风尘仆仆,他衣衫褴褛,肩膀上还背了一个很大的包裹。郭宝玉向成吉思汗行了跪拜大礼说,草民郭宝玉,拜见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说,请起,听木华黎说你是唐朝名将郭子仪的后人?
郭宝玉说,是的成吉思汗,草民是陕西渭南人,先祖是唐朝名将郭子仪。
成吉思汗问,你说你是郭子仪的后人,有何凭证啊?
郭宝玉说,回成吉思汗,草民带来了先祖郭子仪留下来的部分着作,愿意献给成吉思汗。
郭宝玉说完,打开肩膀上背的包裹,里面有十几本书,全部是汉文,感觉年代非常久远,稍微使劲都会把纸摸烂一样。成吉思汗赶忙召来豁尔赤、耶律阿海、塔塔统阿等人,让他们一起辨别真假。
成吉思汗对耶律阿海说,你最精通汉文,你说说这些书可能是郭子仪留下来的吗?
耶律阿海边看边说,这些书有些是写给皇帝的奏折和陈情表,有些书记载是兵法和治国理政方面的见解,有些是对唐朝周边国家的论述,内容很丰富,也很有内涵,应该是出自一名杰出军事将领之手。这些书年代久远,很难分辨是不是郭子仪写的。但是据我所知,郭子仪的后人确实居住在陕西渭南一带。
成吉思汗对塔塔统阿说,请你把这些书带回去,和你的部下一起翻译一下这些书,三个月我要拜读唐朝杰出军事将领的大作。
塔塔统阿正在如获至宝一样的翻阅这些书,听到成吉思汗下的这道命令,高高兴兴的就把书带走了。
成吉思汗对郭宝玉说,谢谢你把祖传的书籍献给我,但是这还不能证明你是郭子仪的后人,你要拿出真本领才行啊?你都有什么本领啊?
郭宝玉说,在下不才,从小随家父学习武艺,研读兵书,愿将平生所学,献于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说,你觉得你的武艺怎样?
郭宝玉说,请成吉思汗请出您们国家功夫最好的人与我比武,如果我输了就离开蒙古草原。
成吉思汗有点不相信说,你何以如此自信?真的以为我们大蒙古国无人?
郭宝玉诚恳的说,我来蒙古草原之前,已经遍游金国各府,寻找当地的武林高手切磋,至今尚未遇到敌手。
成吉思汗命令身边一名侍卫说,去,把纳牙阿叫来。
就在成吉思汗和郭宝玉说话的时候,成吉思汗的大女儿华筝别乞进来了,悄悄的站在成吉思汗的身边。
成吉思汗瞪了华筝一眼说,你干嘛呢?我们大人说话,你进来干嘛?
华筝凑着成吉思汗耳朵小声的说,我听说有个汉人要来投奔我们,说是什么唐朝名将之后,我进来看看是什么古董?
成吉思汗说,那你站在我后面,不许说话。
过了一会儿,纳牙阿应召而到。
成吉思汗对纳牙阿说,这位是中原来的郭宝玉,武艺高强,听说在中原未逢敌手,你陪他耍耍吧。
成吉思汗对郭宝玉说,这是我们大蒙古国的第一大力士,我的第一万户副万户长纳牙阿,你们比试一下吧。
郭宝玉看到升高九尺,体重两百多斤,像铁塔一样的纳牙阿,笑着说,纳牙阿将军真天神也,我在中原还没有见过这样的人物,还请将军手下留情啊。
纳牙阿见郭宝玉身材不是十分高大,但是英气逼人,也不敢轻视,行了个礼后,首先发起进攻,两掌全力向郭宝玉胸口推去。纳牙阿这一掌有千斤力气,很多蒙古勇士都曾被他推的人仰马翻。郭宝玉不敢怠慢,马上伸出双手去接,但觉得纳牙阿劲力充足,并且源源不断而来,立即气沉丹田,将纳牙阿的劲引到脚下涌泉穴,这样纳牙阿使再大的劲都没能推动郭宝玉。僵持了一会儿,郭宝玉突然两掌一放松,纳牙阿站立不稳,一下子扑在郭宝玉身上,郭宝玉两掌贴于纳牙阿胸口,突然一发劲,将纳牙阿击出丈外。纳牙阿愣了一下,这么多年还没有谁可以接住他的劲力,更没有谁可以将他撼动,十分不甘心,他把袖子一挽,准备发起更猛烈的进攻。郭宝玉也是把双手护在胸口,严阵以待。
这时成吉思汗突然说,好了,不用再比了,切磋嘛,点到为止即刻,不用拼的你死我活,郭宝玉,你能不能给我说说,你是怎么接住纳牙阿的劲,又是怎么把纳牙阿推出去的啊?
郭宝玉向纳牙阿行了一个抱拳礼说,纳牙阿将军是我这么多年见到过劲力最大的人,我如果硬接,只能被他推倒,所以我通过放松把他的劲力引到地下,他推我就像是推在地上一样,所以就推不动我,而我发劲实际上是纳牙阿将军的力量通过地面反弹的作用还给他,所以才能将他推出去,这就是道家和兵家“以柔克刚,借力打力”的原理。其实真的再比下去,我绝对不是纳牙阿将军的对手。
纳牙阿本来此时十分尴尬,但听郭宝玉这么说,感觉是郭宝玉在给他找台阶下,于是也像郭宝玉回了一个抱拳礼说,你的武艺确实高强,我这次输的心服口服,有机会再向你好好请教一下。
成吉思汗命令士兵端来马奶茶,招呼众人坐下,一边喝茶一边继续聊。
成吉思汗说,郭宝玉,你是汉人应该对宋国的情况非常熟悉,你就给我们讲讲吧?
郭宝玉说,宋国的创立者是赵匡胤,二十三岁才加入后周军队成为一个普通士兵。后来在拥立郭威当后周的皇帝中立下大功,遂被任命为滑州副指挥使。此时正赶上郭威的养子柴荣被封为晋王并担任开封府尹,柴荣和赵匡胤认识多年,深知赵匡胤文武双全,就把赵匡胤留在身边,让他改任为开封府马直军使。郭威去世后,养子柴荣继位,是为周世宗。柴荣去世后,年仅七岁的儿子柴宗训继位,军国大政由大臣决断。此时赵匡胤已经掌握军队大权,还把一些重要将领拉拢到自己的身边。后契丹与北汉联合大军掠境,请求朝廷出兵御敌。宰相范质、王溥派遣赵匡胤率领宿卫禁军前往抵御。已经是殿前都点检的赵匡胤在出兵北伐的途中,策划黄袍加身,逼柴宗训退位,建立了宋国,史称北宋,赵匡胤被称为宋太祖。在当时,除了刚建立起来的宋国之外,还同时存在着后蜀、南汉、南唐、吴越、北汉等割据势力。于是建国伊始,赵匡胤便开始了统一全国的进程,先后消灭南平、后蜀、南汉、南唐、基本统一全国,使纷乱的时局逐渐结束。此时宋国疆域东到东海,南到南海,西到青藏高原,北到长城,人口近一亿,是当时天下最强大的国家。
宋太祖立开封为东京,金陵为南京,长安为西京,大名为北京。宋太祖原来想立洛阳为上京,为全国首府,因为洛阳有黄河天险保护,可以有效的防范北犯之敌,但遭到所有大臣反对,所以暂立东京为全国首府,待时机成熟后迁都上京,可惜还没有等到迁都就去世了。后赵匡胤兄弟赵光义在其灵柩前即位,是为宋太宗。宋太宗继位后没有再提迁都洛阳的事,为以后北宋的灭亡埋下伏笔。宋太宗为了收复被辽国占据的幽云十六州,与辽国进行了长期的战争,但均未成功。
宋太宗去世后,其子赵恒继位,是为宋真宗。宋真宗继续多次与辽交战,最终战胜辽国。宋真宗与辽国在澶州定下了停战和议,约定宋辽为兄弟之邦,规定宋每年赠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这次结盟后,北宋因为边疆战事危机的解除,国内经济发展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宋真宗去世后,其子赵祯继位,是为宋仁宗。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趁机对宋又发动多次大规模的军事进攻,双方损失都很大,后双方在庆历四年订立和约,史称庆历和议。和议规定:李元昊取消帝号,接受宋朝册封;宋方每年给西夏银七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称“岁赐”;开放双方边境贸易等。两次和议后,宋国为了买和平花费了大量财物,宋仁宗迫于经济形势,责成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提出改革的意见。范仲淹向仁宗上了一封《答手诏条陈十事》的奏疏,指出当时的情况是内忧外困,不能不加以改革,并提出十项改革主张,包括整顿吏治、培养人才、发展生产、加强武备等四个方面内容,而以整顿吏治为中心,以裁减冗官、选拔“贤能”为整顿吏治的手段。他认为有了“贤能”的官吏,就能够搞好政治,使百姓“各获安宁,不召祸乱”,缓和社会矛盾。同年,仁宗颁布了几道诏令,推行了范仲淹等人的主张,即所谓“庆历新政”。但变法主张触犯了一部分官僚地主的利益,一开始便... -->>
一日上午,成吉思汗开完库里台会议后,正在汗帐里批阅各万户呈报上来的奏折。这时木华黎进来禀报说,成吉思汗,帐外有一名名叫郭宝玉的汉人,说是要申请加入大蒙古国。
成吉思汗正在批阅奏折,头都没有抬说,你去安排一下吧,看把他编入哪个万户。
木华黎说,此人说想拜见成吉思汗您。
成吉思汗有些不悦说,自从大蒙古国建国以后,每天都有人来投奔我们,如果每个我都要接见,那不是要把我累死?这个人你认识吗?为什么你亲自来禀报这个事情?
木华黎说,此人自称是唐朝名将郭子仪后人,我知道成吉思汗爱才,所以才愿意为他引荐。
成吉思汗放下笔说,郭子仪确实是唐朝最杰出的军事将领,但是去世多年,何以见得此人就是郭子仪的后人呢?
木华黎迟疑了一下说,我和他谈过,感觉他在军事指挥方面确有见的,所以才敢向您引荐。
成吉思汗说,哦,那把他带进来吧。
木华黎领命而去,过了一会儿就把郭宝玉带进来了。只见郭宝玉身高七尺,剑眉星眼,很有英雄气质,可能因为奔赴千里,显得满脸沧桑、风尘仆仆,他衣衫褴褛,肩膀上还背了一个很大的包裹。郭宝玉向成吉思汗行了跪拜大礼说,草民郭宝玉,拜见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说,请起,听木华黎说你是唐朝名将郭子仪的后人?
郭宝玉说,是的成吉思汗,草民是陕西渭南人,先祖是唐朝名将郭子仪。
成吉思汗问,你说你是郭子仪的后人,有何凭证啊?
郭宝玉说,回成吉思汗,草民带来了先祖郭子仪留下来的部分着作,愿意献给成吉思汗。
郭宝玉说完,打开肩膀上背的包裹,里面有十几本书,全部是汉文,感觉年代非常久远,稍微使劲都会把纸摸烂一样。成吉思汗赶忙召来豁尔赤、耶律阿海、塔塔统阿等人,让他们一起辨别真假。
成吉思汗对耶律阿海说,你最精通汉文,你说说这些书可能是郭子仪留下来的吗?
耶律阿海边看边说,这些书有些是写给皇帝的奏折和陈情表,有些书记载是兵法和治国理政方面的见解,有些是对唐朝周边国家的论述,内容很丰富,也很有内涵,应该是出自一名杰出军事将领之手。这些书年代久远,很难分辨是不是郭子仪写的。但是据我所知,郭子仪的后人确实居住在陕西渭南一带。
成吉思汗对塔塔统阿说,请你把这些书带回去,和你的部下一起翻译一下这些书,三个月我要拜读唐朝杰出军事将领的大作。
塔塔统阿正在如获至宝一样的翻阅这些书,听到成吉思汗下的这道命令,高高兴兴的就把书带走了。
成吉思汗对郭宝玉说,谢谢你把祖传的书籍献给我,但是这还不能证明你是郭子仪的后人,你要拿出真本领才行啊?你都有什么本领啊?
郭宝玉说,在下不才,从小随家父学习武艺,研读兵书,愿将平生所学,献于成吉思汗。
成吉思汗说,你觉得你的武艺怎样?
郭宝玉说,请成吉思汗请出您们国家功夫最好的人与我比武,如果我输了就离开蒙古草原。
成吉思汗有点不相信说,你何以如此自信?真的以为我们大蒙古国无人?
郭宝玉诚恳的说,我来蒙古草原之前,已经遍游金国各府,寻找当地的武林高手切磋,至今尚未遇到敌手。
成吉思汗命令身边一名侍卫说,去,把纳牙阿叫来。
就在成吉思汗和郭宝玉说话的时候,成吉思汗的大女儿华筝别乞进来了,悄悄的站在成吉思汗的身边。
成吉思汗瞪了华筝一眼说,你干嘛呢?我们大人说话,你进来干嘛?
华筝凑着成吉思汗耳朵小声的说,我听说有个汉人要来投奔我们,说是什么唐朝名将之后,我进来看看是什么古董?
成吉思汗说,那你站在我后面,不许说话。
过了一会儿,纳牙阿应召而到。
成吉思汗对纳牙阿说,这位是中原来的郭宝玉,武艺高强,听说在中原未逢敌手,你陪他耍耍吧。
成吉思汗对郭宝玉说,这是我们大蒙古国的第一大力士,我的第一万户副万户长纳牙阿,你们比试一下吧。
郭宝玉看到升高九尺,体重两百多斤,像铁塔一样的纳牙阿,笑着说,纳牙阿将军真天神也,我在中原还没有见过这样的人物,还请将军手下留情啊。
纳牙阿见郭宝玉身材不是十分高大,但是英气逼人,也不敢轻视,行了个礼后,首先发起进攻,两掌全力向郭宝玉胸口推去。纳牙阿这一掌有千斤力气,很多蒙古勇士都曾被他推的人仰马翻。郭宝玉不敢怠慢,马上伸出双手去接,但觉得纳牙阿劲力充足,并且源源不断而来,立即气沉丹田,将纳牙阿的劲引到脚下涌泉穴,这样纳牙阿使再大的劲都没能推动郭宝玉。僵持了一会儿,郭宝玉突然两掌一放松,纳牙阿站立不稳,一下子扑在郭宝玉身上,郭宝玉两掌贴于纳牙阿胸口,突然一发劲,将纳牙阿击出丈外。纳牙阿愣了一下,这么多年还没有谁可以接住他的劲力,更没有谁可以将他撼动,十分不甘心,他把袖子一挽,准备发起更猛烈的进攻。郭宝玉也是把双手护在胸口,严阵以待。
这时成吉思汗突然说,好了,不用再比了,切磋嘛,点到为止即刻,不用拼的你死我活,郭宝玉,你能不能给我说说,你是怎么接住纳牙阿的劲,又是怎么把纳牙阿推出去的啊?
郭宝玉向纳牙阿行了一个抱拳礼说,纳牙阿将军是我这么多年见到过劲力最大的人,我如果硬接,只能被他推倒,所以我通过放松把他的劲力引到地下,他推我就像是推在地上一样,所以就推不动我,而我发劲实际上是纳牙阿将军的力量通过地面反弹的作用还给他,所以才能将他推出去,这就是道家和兵家“以柔克刚,借力打力”的原理。其实真的再比下去,我绝对不是纳牙阿将军的对手。
纳牙阿本来此时十分尴尬,但听郭宝玉这么说,感觉是郭宝玉在给他找台阶下,于是也像郭宝玉回了一个抱拳礼说,你的武艺确实高强,我这次输的心服口服,有机会再向你好好请教一下。
成吉思汗命令士兵端来马奶茶,招呼众人坐下,一边喝茶一边继续聊。
成吉思汗说,郭宝玉,你是汉人应该对宋国的情况非常熟悉,你就给我们讲讲吧?
郭宝玉说,宋国的创立者是赵匡胤,二十三岁才加入后周军队成为一个普通士兵。后来在拥立郭威当后周的皇帝中立下大功,遂被任命为滑州副指挥使。此时正赶上郭威的养子柴荣被封为晋王并担任开封府尹,柴荣和赵匡胤认识多年,深知赵匡胤文武双全,就把赵匡胤留在身边,让他改任为开封府马直军使。郭威去世后,养子柴荣继位,是为周世宗。柴荣去世后,年仅七岁的儿子柴宗训继位,军国大政由大臣决断。此时赵匡胤已经掌握军队大权,还把一些重要将领拉拢到自己的身边。后契丹与北汉联合大军掠境,请求朝廷出兵御敌。宰相范质、王溥派遣赵匡胤率领宿卫禁军前往抵御。已经是殿前都点检的赵匡胤在出兵北伐的途中,策划黄袍加身,逼柴宗训退位,建立了宋国,史称北宋,赵匡胤被称为宋太祖。在当时,除了刚建立起来的宋国之外,还同时存在着后蜀、南汉、南唐、吴越、北汉等割据势力。于是建国伊始,赵匡胤便开始了统一全国的进程,先后消灭南平、后蜀、南汉、南唐、基本统一全国,使纷乱的时局逐渐结束。此时宋国疆域东到东海,南到南海,西到青藏高原,北到长城,人口近一亿,是当时天下最强大的国家。
宋太祖立开封为东京,金陵为南京,长安为西京,大名为北京。宋太祖原来想立洛阳为上京,为全国首府,因为洛阳有黄河天险保护,可以有效的防范北犯之敌,但遭到所有大臣反对,所以暂立东京为全国首府,待时机成熟后迁都上京,可惜还没有等到迁都就去世了。后赵匡胤兄弟赵光义在其灵柩前即位,是为宋太宗。宋太宗继位后没有再提迁都洛阳的事,为以后北宋的灭亡埋下伏笔。宋太宗为了收复被辽国占据的幽云十六州,与辽国进行了长期的战争,但均未成功。
宋太宗去世后,其子赵恒继位,是为宋真宗。宋真宗继续多次与辽交战,最终战胜辽国。宋真宗与辽国在澶州定下了停战和议,约定宋辽为兄弟之邦,规定宋每年赠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这次结盟后,北宋因为边疆战事危机的解除,国内经济发展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宋真宗去世后,其子赵祯继位,是为宋仁宗。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趁机对宋又发动多次大规模的军事进攻,双方损失都很大,后双方在庆历四年订立和约,史称庆历和议。和议规定:李元昊取消帝号,接受宋朝册封;宋方每年给西夏银七万两,绢十五万匹,茶三万斤,称“岁赐”;开放双方边境贸易等。两次和议后,宋国为了买和平花费了大量财物,宋仁宗迫于经济形势,责成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提出改革的意见。范仲淹向仁宗上了一封《答手诏条陈十事》的奏疏,指出当时的情况是内忧外困,不能不加以改革,并提出十项改革主张,包括整顿吏治、培养人才、发展生产、加强武备等四个方面内容,而以整顿吏治为中心,以裁减冗官、选拔“贤能”为整顿吏治的手段。他认为有了“贤能”的官吏,就能够搞好政治,使百姓“各获安宁,不召祸乱”,缓和社会矛盾。同年,仁宗颁布了几道诏令,推行了范仲淹等人的主张,即所谓“庆历新政”。但变法主张触犯了一部分官僚地主的利益,一开始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