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阅文学 www.pinyuewx.com,新战国策——二战风云录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五十七回英轰炸四轴成泡影苏虚应备战是真忙
希特勒未能彻底打败或征服英国,没有制海权或制空权,便不可能把德军运过海峡。德国想用轰炸来恐吓不列颠民族,粉碎其战斗意志的企图业已破灭。同时英国的空中力量,由于有英国和美国各工厂积极生产的支持,加上加拿大为中心的各自治领,采取了训练飞行人员的庞大计划,将使已经在质量上超过德国的英国空军,于一年之后,在数量上也超过德国。
希特勒认识到戈林的希望已经破灭,便把目光转向东方。现在他觉得,在入侵不列颠以前,应该把同苏联的关系搞定。
当不明真相的欧洲人认为英国的命运似乎绝望,或者最多不过是存亡未卜的时候,纳粹德国和苏联之间的关系,在世界事务中占了首位。这两个专制国家之间的基本矛盾便显现出来了。其实,斯大林在尽最大努力与希特勒合作的同时,也在苏联尽力聚集一切力量。虽然每打一次胜仗,他和莫洛托夫照例会表示祝贺,为此,把大批食物和重要的原料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到德国。但随时也准备就两国间许多悬而未决的重要问题,同纳粹德国获得永久的解决。
当然,对于芬兰和罗马尼亚,苏德双方的意见是不一致的。苏联对法国的沦陷感到震惊,没有料到这么快就突然瓦解。现在没有西线了!在尚未看清英国在1940年是否屈服以前,其对于与德国关系有所改变。苏联逐渐认识到,英国能够应付一场持久、无限期的战争,它的身后除了广阔的大英帝国潜力之外,还有强大得无与伦比的美国。而且在战争期间,在美国周围和日本可能发生重大事变,斯大林意识到他的危险,就更迫切需要争取时间。
1940年11月1日,莫洛托夫访问柏林。这位布尔什维克使者在纳粹德国听到了许多恭维话,并在以后的两天里,同里宾特洛甫、希特勒进行了冗长而紧张的会谈。
莫洛托夫问到“三国条约”中,欧洲和亚洲的新秩序意味着什么?在这个新秩序中要苏联扮演什么角色?
而德国外长预计与莫洛托夫讨论的问题是:关于俄国在巴尔干和黑海的利益;关于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土耳其方面,也有些问题需要澄清。
“元首”回答说,《三国条约》的宗旨,是要根据欧洲国家的天然利益来调整欧洲的局面,因此德国现在要求苏联自己表示它感兴趣的地区。在任何情况下,没有苏俄的合作,就不能决定。这不仅适用于欧洲,也适用于亚洲。要求苏联合作,一起来划定大东亚圈,并提出它对那里的要求。
会谈结束希特勒总结说,会谈在一定程度上向着广泛的合作迈出了第一个具体步骤;会谈曾充分考虑到西欧的问题,要由德国、意大利以及法国来解决;同时认为远东的问题,主要是苏联与日本的事情,但德国愿以调停人的身份居间调处。这是一个反对美国企图“靠欧洲发财”的问题。
莫洛托夫表示,他同意元首关于美国和英国地位的说法。他认为,只要能以伙伴,而不仅仅是以对象的身份进行合作,则苏联参加《三国条约》在原则上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就在莫洛托夫与里宾特洛甫进行会谈的时候,英国对此有所风闻,如果苏联一旦加入《三国条约》,使之成为“四国联盟”。那么,轴心国家将变得更加强大,这对于英国来说将是十分严重的问题,也会影响到美国对于英国的看法。
英国的情报机关十分出色,此时得知苏联外长莫洛托夫正在柏林,与希特勒统治下的纳粹德国进行重要谈判。在这关键时刻,英国决定对柏林进行空袭,给苏联领导人一个震慑。
也就在苏联与德国两位外长会谈的时候,空袭警报响起了。
空袭警报响起,莫洛托夫由里宾特洛甫带路,走下了许多阶梯,来到一间装饰豪华的防空室。他们进去以后,空袭就开始了。
里宾特洛甫把门关起来对莫洛托夫说:“现在在这儿,就只我们两个人了,我们为什么不划分一下呢?”
莫洛托夫说:“英国的意见呢?”
里宾特洛甫说:“英国已经完了。它再也不能起大国的作用了。”
莫洛托夫说:“如果完了的话,我们为什么到这个防空室来呢,是谁在这儿扔炸弹呢?”
柏林会谈的失败,对希特勒产生了重大影响,他改变了犹豫不决的心态。当月,凯特尔、约德尔和德国总参谋部,根据他的命令拟定计划,把德国军队东调,以便于1941年初夏进攻苏联。
那么远的距离,沿波罗的海到黑海长达两千英里的战线,集结与部署数百万现代化的德国军队。以及准备所有的兵站、营房和铁道侧线,无论在计划和行动上都不容有所延误。这一切还需保守秘密,蒙骗对方。可以说,希特勒正在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骗局。
为了这一目的,希特勒利用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掩护。第一是在瓜分和分配大英帝国远东殖民地的基础上,进行有关共同政策和细致的谈判;第二是通过匈牙利不断增派军队以控制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希腊。这在军事上有重大收获,同时又掩盖或解释在该战线南翼集结德国军队进行针对苏联的部署。
谈判采取由德国提出建议草案的方式,邀请苏联参加《三国条约》,把英国在东方的权益给予苏联。如果斯大林接受了这一方案的话,事态也许会在一个时期内向着不同的方向演变。希特勒可以随时搁下进攻苏联的计划。
苏联政府没有接受德国的方案。他们在欧洲单独同德国周旋,而日本在世界的另外一边又对他们施加压力。但苏联对自己逐渐增长的力量和广阔的领土深有信心,这就是苏联的本钱,因此一再讨价还价。
1940年11月6日,舒伦堡把苏联的反建议草案送到柏林。苏联的反建议提出:德国军队应立即撤离芬兰,因为根据199年的条约,芬兰属于苏联的势力范围;在今后几个月内,为了保证苏联在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的安全,由苏联与地理位置于苏联黑海疆界安全区以内的保加利亚缔结互助条约,以长期租借的方式,在接近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的范围内,为苏联陆军和海军建立基地;承认巴统和巴库以南,凡是通往波斯湾的地区为苏联领土愿望的中心;日本放弃在北萨哈林岛开采煤炭和石油的权利。
在这些激动不安的日子里,斯大林正在做着与德国开战的准备工作。他开始精心选择他的最高军事指挥员。从保卫察里津战役时起,伏罗希洛夫就一直是他的亲密战友,但在芬兰战争中显示出他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1940年5月8日,铁木辛哥取代了他的国防人民委员职务。猛打猛冲的布琼尼未能掌握现代战争,虽然他们仍然受到重用,但都退出了直接指挥军队的岗位。
沙波什尼科夫190年就在沙皇军队里当军官,他思路广阔,有一个敏锐的分析头脑。在0年代写了《军队的头脑》一书,为人谦虚宽厚,纪律严明。斯大林提拨他负责总参谋部的工作,主管军事工程和防御工事。
1941年月1日,朱可夫就任总参谋长,他在沙皇军队中是一名军士,是在实战中成长起来的指挥官。199年在中蒙边界的哈勒欣河指挥几个装甲师,战绩显赫,一举歼灭了日军5万多人。
提拨朱可夫任总参谋长,显然是铁木辛哥提议的。当斯大林把朱可夫召到他的办公室时,朱可夫大吃一惊。他争辩说,他是野战军军官,毫无参谋工作经验。斯大林听了他的申辩后简练地重复说:“政治局已经决定任命你了。”他把重音放在“决定”两个字上。
斯大林是个事必亲躬的领导者,凡有关加强武装部队的各项工作,从挑选高级军官到实现机械化的计划,特别是采用T-4式坦克和新式火箭炮喀秋莎等,斯大林都没有依靠政治局、总军事委员会或其他机构的正式会议。
一天星期六的晚上,朱可夫应约到斯大林别墅向斯大林汇报工作。铁木辛哥和库利克早已在那里。斯大林随即问道:“你见过火箭炮喀秋莎没有?”
“只听说过,但没有见到。”
“哦,那你应当同铁木辛哥、库利克和阿博连科去靶场看一看火箭炮射击。”
斯大林听完报告后问朱可夫对德国空军有什么看法。朱可夫说:“德国人有一支不错的空军。他们的飞行人员在同陆军协同作战方面受过很好的实际锻炼。至于飞机,我们的新式歼击机和轰炸机丝毫不比德国的差,甚至还要好一些。可惜的是这种飞机太少了。”
作为国防基础的国民经济,这些年来苏联有了很大的发展。前两个五年计划都超额完成了。按照第三个五年计划(198-194)的要求,重工业和国防工业仍然得到了特别迅速的发展。整个工业年产量虽然平均增加1%,但国防工业的年产量则增加了9%。许多制造厂转为生产国防技术装备,一批大型专业军事工厂开始兴起。就这样,苏联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脉搏跳动得更快了,在临战前的岁月里,达到了最紧张、最充分的程度。整个国家生活也变得更加严格、更加集中了。
199年8月举行的最高苏维埃第四次特别会议,通过了《普遍义务兵役法》。根据新兵役法,应征年龄为19岁,中学毕业生服役年龄为18岁。同时延长了服役期。到1941年1月1日,苏联陆军、海军、空军和防空军校较199年增加了1.8倍,军队总数发展到40万人以上。
与此同时,还对国民进行普遍的军事训练。每年有好几万飞行爱好者、跳伞员、射手和航空机械员,在00所以上的航空和汽车摩托俱乐部、航空学校和滑翔俱乐部学习专业知识。青年入伍前学到的这些技能,为进入军队打下了基础。
各级指挥人员的专业训练方面,有00所以上的军事学... -->>
第五十七回英轰炸四轴成泡影苏虚应备战是真忙
希特勒未能彻底打败或征服英国,没有制海权或制空权,便不可能把德军运过海峡。德国想用轰炸来恐吓不列颠民族,粉碎其战斗意志的企图业已破灭。同时英国的空中力量,由于有英国和美国各工厂积极生产的支持,加上加拿大为中心的各自治领,采取了训练飞行人员的庞大计划,将使已经在质量上超过德国的英国空军,于一年之后,在数量上也超过德国。
希特勒认识到戈林的希望已经破灭,便把目光转向东方。现在他觉得,在入侵不列颠以前,应该把同苏联的关系搞定。
当不明真相的欧洲人认为英国的命运似乎绝望,或者最多不过是存亡未卜的时候,纳粹德国和苏联之间的关系,在世界事务中占了首位。这两个专制国家之间的基本矛盾便显现出来了。其实,斯大林在尽最大努力与希特勒合作的同时,也在苏联尽力聚集一切力量。虽然每打一次胜仗,他和莫洛托夫照例会表示祝贺,为此,把大批食物和重要的原料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到德国。但随时也准备就两国间许多悬而未决的重要问题,同纳粹德国获得永久的解决。
当然,对于芬兰和罗马尼亚,苏德双方的意见是不一致的。苏联对法国的沦陷感到震惊,没有料到这么快就突然瓦解。现在没有西线了!在尚未看清英国在1940年是否屈服以前,其对于与德国关系有所改变。苏联逐渐认识到,英国能够应付一场持久、无限期的战争,它的身后除了广阔的大英帝国潜力之外,还有强大得无与伦比的美国。而且在战争期间,在美国周围和日本可能发生重大事变,斯大林意识到他的危险,就更迫切需要争取时间。
1940年11月1日,莫洛托夫访问柏林。这位布尔什维克使者在纳粹德国听到了许多恭维话,并在以后的两天里,同里宾特洛甫、希特勒进行了冗长而紧张的会谈。
莫洛托夫问到“三国条约”中,欧洲和亚洲的新秩序意味着什么?在这个新秩序中要苏联扮演什么角色?
而德国外长预计与莫洛托夫讨论的问题是:关于俄国在巴尔干和黑海的利益;关于保加利亚、罗马尼亚和土耳其方面,也有些问题需要澄清。
“元首”回答说,《三国条约》的宗旨,是要根据欧洲国家的天然利益来调整欧洲的局面,因此德国现在要求苏联自己表示它感兴趣的地区。在任何情况下,没有苏俄的合作,就不能决定。这不仅适用于欧洲,也适用于亚洲。要求苏联合作,一起来划定大东亚圈,并提出它对那里的要求。
会谈结束希特勒总结说,会谈在一定程度上向着广泛的合作迈出了第一个具体步骤;会谈曾充分考虑到西欧的问题,要由德国、意大利以及法国来解决;同时认为远东的问题,主要是苏联与日本的事情,但德国愿以调停人的身份居间调处。这是一个反对美国企图“靠欧洲发财”的问题。
莫洛托夫表示,他同意元首关于美国和英国地位的说法。他认为,只要能以伙伴,而不仅仅是以对象的身份进行合作,则苏联参加《三国条约》在原则上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就在莫洛托夫与里宾特洛甫进行会谈的时候,英国对此有所风闻,如果苏联一旦加入《三国条约》,使之成为“四国联盟”。那么,轴心国家将变得更加强大,这对于英国来说将是十分严重的问题,也会影响到美国对于英国的看法。
英国的情报机关十分出色,此时得知苏联外长莫洛托夫正在柏林,与希特勒统治下的纳粹德国进行重要谈判。在这关键时刻,英国决定对柏林进行空袭,给苏联领导人一个震慑。
也就在苏联与德国两位外长会谈的时候,空袭警报响起了。
空袭警报响起,莫洛托夫由里宾特洛甫带路,走下了许多阶梯,来到一间装饰豪华的防空室。他们进去以后,空袭就开始了。
里宾特洛甫把门关起来对莫洛托夫说:“现在在这儿,就只我们两个人了,我们为什么不划分一下呢?”
莫洛托夫说:“英国的意见呢?”
里宾特洛甫说:“英国已经完了。它再也不能起大国的作用了。”
莫洛托夫说:“如果完了的话,我们为什么到这个防空室来呢,是谁在这儿扔炸弹呢?”
柏林会谈的失败,对希特勒产生了重大影响,他改变了犹豫不决的心态。当月,凯特尔、约德尔和德国总参谋部,根据他的命令拟定计划,把德国军队东调,以便于1941年初夏进攻苏联。
那么远的距离,沿波罗的海到黑海长达两千英里的战线,集结与部署数百万现代化的德国军队。以及准备所有的兵站、营房和铁道侧线,无论在计划和行动上都不容有所延误。这一切还需保守秘密,蒙骗对方。可以说,希特勒正在做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骗局。
为了这一目的,希特勒利用了两种不同形式的掩护。第一是在瓜分和分配大英帝国远东殖民地的基础上,进行有关共同政策和细致的谈判;第二是通过匈牙利不断增派军队以控制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希腊。这在军事上有重大收获,同时又掩盖或解释在该战线南翼集结德国军队进行针对苏联的部署。
谈判采取由德国提出建议草案的方式,邀请苏联参加《三国条约》,把英国在东方的权益给予苏联。如果斯大林接受了这一方案的话,事态也许会在一个时期内向着不同的方向演变。希特勒可以随时搁下进攻苏联的计划。
苏联政府没有接受德国的方案。他们在欧洲单独同德国周旋,而日本在世界的另外一边又对他们施加压力。但苏联对自己逐渐增长的力量和广阔的领土深有信心,这就是苏联的本钱,因此一再讨价还价。
1940年11月6日,舒伦堡把苏联的反建议草案送到柏林。苏联的反建议提出:德国军队应立即撤离芬兰,因为根据199年的条约,芬兰属于苏联的势力范围;在今后几个月内,为了保证苏联在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的安全,由苏联与地理位置于苏联黑海疆界安全区以内的保加利亚缔结互助条约,以长期租借的方式,在接近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的范围内,为苏联陆军和海军建立基地;承认巴统和巴库以南,凡是通往波斯湾的地区为苏联领土愿望的中心;日本放弃在北萨哈林岛开采煤炭和石油的权利。
在这些激动不安的日子里,斯大林正在做着与德国开战的准备工作。他开始精心选择他的最高军事指挥员。从保卫察里津战役时起,伏罗希洛夫就一直是他的亲密战友,但在芬兰战争中显示出他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1940年5月8日,铁木辛哥取代了他的国防人民委员职务。猛打猛冲的布琼尼未能掌握现代战争,虽然他们仍然受到重用,但都退出了直接指挥军队的岗位。
沙波什尼科夫190年就在沙皇军队里当军官,他思路广阔,有一个敏锐的分析头脑。在0年代写了《军队的头脑》一书,为人谦虚宽厚,纪律严明。斯大林提拨他负责总参谋部的工作,主管军事工程和防御工事。
1941年月1日,朱可夫就任总参谋长,他在沙皇军队中是一名军士,是在实战中成长起来的指挥官。199年在中蒙边界的哈勒欣河指挥几个装甲师,战绩显赫,一举歼灭了日军5万多人。
提拨朱可夫任总参谋长,显然是铁木辛哥提议的。当斯大林把朱可夫召到他的办公室时,朱可夫大吃一惊。他争辩说,他是野战军军官,毫无参谋工作经验。斯大林听了他的申辩后简练地重复说:“政治局已经决定任命你了。”他把重音放在“决定”两个字上。
斯大林是个事必亲躬的领导者,凡有关加强武装部队的各项工作,从挑选高级军官到实现机械化的计划,特别是采用T-4式坦克和新式火箭炮喀秋莎等,斯大林都没有依靠政治局、总军事委员会或其他机构的正式会议。
一天星期六的晚上,朱可夫应约到斯大林别墅向斯大林汇报工作。铁木辛哥和库利克早已在那里。斯大林随即问道:“你见过火箭炮喀秋莎没有?”
“只听说过,但没有见到。”
“哦,那你应当同铁木辛哥、库利克和阿博连科去靶场看一看火箭炮射击。”
斯大林听完报告后问朱可夫对德国空军有什么看法。朱可夫说:“德国人有一支不错的空军。他们的飞行人员在同陆军协同作战方面受过很好的实际锻炼。至于飞机,我们的新式歼击机和轰炸机丝毫不比德国的差,甚至还要好一些。可惜的是这种飞机太少了。”
作为国防基础的国民经济,这些年来苏联有了很大的发展。前两个五年计划都超额完成了。按照第三个五年计划(198-194)的要求,重工业和国防工业仍然得到了特别迅速的发展。整个工业年产量虽然平均增加1%,但国防工业的年产量则增加了9%。许多制造厂转为生产国防技术装备,一批大型专业军事工厂开始兴起。就这样,苏联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脉搏跳动得更快了,在临战前的岁月里,达到了最紧张、最充分的程度。整个国家生活也变得更加严格、更加集中了。
199年8月举行的最高苏维埃第四次特别会议,通过了《普遍义务兵役法》。根据新兵役法,应征年龄为19岁,中学毕业生服役年龄为18岁。同时延长了服役期。到1941年1月1日,苏联陆军、海军、空军和防空军校较199年增加了1.8倍,军队总数发展到40万人以上。
与此同时,还对国民进行普遍的军事训练。每年有好几万飞行爱好者、跳伞员、射手和航空机械员,在00所以上的航空和汽车摩托俱乐部、航空学校和滑翔俱乐部学习专业知识。青年入伍前学到的这些技能,为进入军队打下了基础。
各级指挥人员的专业训练方面,有00所以上的军事学...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