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阅文学 www.pinyuewx.com,李代桃僵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李煦自然不会将自己的儿子皇帝放在眼里,一切政令皆由政事堂出,天子惟画可用印而已。与天子相比,李煦跟皇太后的关系更亲密,在宫里几年,陈燕燕脱胎换骨,像换了一个人,浑身散发出迷人的魅力,这让李煦很着迷,着迷的结果就是大唐的秉笔宰相常借奏事为名入见皇太后,不论日夜。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隐藏再深的秘密也终有大白天下的那一天。
李统很快就觉察到了自己的母后和秉笔宰相之间的龌蹉事,某日,六岁天子突然闯入皇太后的寝殿,将秉笔宰相和皇太后一起堵在了床上。
事情的结果是李煦推倒天子扬长而去,健扑营随即扑杀了守卫在寝殿外的所有宫娥和内侍,这件事促使李煦认真考虑道统和名分的问题。
表面上看,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没什么不妥当,天子年纪尚幼,还不懂事,偶尔闹闹别扭也无伤大雅,等到他将来长大了,懂事了,告诉他事情真相,相信只要智商正常人的都不会再闹下去。
可是,万一他就是那个例外呢?
那时候再废黜他?代价将是现在的十倍,百倍,千倍,或许是自己所无法承受的。汪宰向李煦密报说天下司里的有些人,尤其是地方上的寻访使,对李煦把持朝政,架空天子,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行为很不满。
这让李煦警惕,自己自接管天下司以来,已经大幅提高了内外官员的待遇,普通的寻芳使待遇甚至已经超过刺史,这群人应该是自己最坚定的支持者,为何连他们也对自己颇有微辞呢?
李煦让汪宰放出自己将取代唐天子的消息,以观察各方反应。消息传出,各方反应平淡,多数人曰:“早该如此。”
陈燕燕也听到了消息,来见李煦,见面便哭泣道:“太师称帝,臣妾无话可说,只求别伤害你的骨肉。”李煦道:“我将废他为国公,不杀他。至于你,我将为你保留大唐皇太后的尊号,继续住在兴庆宫。”
经过一番缜密的布置,大和十年秋,李煦督师南下,攻占襄阳,回师长安时,左右神策军发动兵变,将一袭黄袍加在李煦身上,拥立为天子。
李煦三辞,军士不肯。不得已李煦在太极宫太极殿继皇帝位,下诏废大唐天子李统为福国公,保留太皇太后郭氏和皇太后陈氏的尊号。秋十月初八,李统移出大明宫,李煦在含元殿接受百官朝拜,国号唐,改元“兴元”。
以裴度、李德裕、常思云、李绅四人为宰相。政令皆出自政事堂。
以魏谟为吏部尚书,王播为户部尚书,韩愈为礼部尚书,李海山为兵部尚书,汪宰为刑部尚书,刘俊峰为工部尚书。
六部为中央政令执行机关。
诸寺监为中央事务机关。
内诸使司权责归入南衙有司,除保留寻访司、宣徽院外,其余内诸使司一律裁撤,前朝庶务改由殿中省担负,**庶务由内侍省担负。放洛阳各宫宫女两千人出宫,放长安三内宫女五千人出宫,停止招募宦官。停止各地进献鸟兽珍宝,废黜额外上供各物。
划天下为两都五府二十一道。
两都:西京长安、东都洛阳。
五府:京兆府、河南府、江陵府、成都府、太原府。
京畿道:辖邠宁、鄜坊、泾源、凤翔等道。治所凤翔。
京西道:辖灵武、夏绥银、天德、振武等道。治所灵武。
陇西道:辖原陇西旧地,治所鄯州。
河东道:辖河东、河中、潞泽等道。治所太原。
河北道:辖魏博、成德、横海、义武及原幽州道的瀛州、莫州。治所镇州。
幽州道:辖原来幽州旧地(缺瀛州、莫州)及辽东等地。治所幽州。
河南道:辖陕虢、河中、义成等道。治所陕州。
淄青道:辖原淄青十二州之地。治所郓州。
徐州道:辖武宁(缺濠州)、宣武、忠武等地。治所徐州。
襄阳道:辖山南东、蔡州、荆门、鄂岳等地。治所襄阳。
山南道:辖山南西、金州、商州等地。治所兴元府。
四川道:辖东西两川之地。治所成都府。
黔州道:辖黔州、夔州、忠州。治所黔州。
宁南道:辖宁南、容管、桂管、邕管。治所桂州。
安南道:辖安南之地。治所交州。
岭南道:辖岭南之地。治所广州。
湖南道:辖湖南之地。治所潭州。
江西道:辖江西之地。治所洪州。
淮南道:辖淮南之地,濠州。治所扬州。
江南道:辖两浙、宣歙。治所杭州。
福建道:辖福建全境、流求。治所福州。
五府府尹单独设立,各道设观察使统管民政,设度支使管财政,设按察使管刑狱,设节度使管军事。按察使、度支使可由一人兼任,其余各使不得互相兼任。
天下军队整编为禁军、卫军、藩军和团练军。
禁军有十支,军号:左右神策军,左右羽林军、左右神武军、左右威远军、左右飞龙军。
左右神策军屯驻京兆府、京畿道和京西道。左右羽林军屯驻大明宫外。左威远军屯驻河东、河北、幽州。右威远军屯驻成都,防御西南。左右飞龙军屯驻扬州、润州、苏州、杭州等江南、淮南富庶地带。
卫军有十六卫,分别是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左右千牛卫,左右监门卫。
左右卫、左右金吾卫屯驻两京,左右千牛卫、左右监门卫屯驻两京宫城内外,左右骁卫屯驻京西道,左右武卫屯驻河东,左右威卫屯驻幽州,左右领军卫屯驻宁南道、安南道。
太子六率充作仪仗。
兵部掌军政,设枢密院掌军令,设领军都督府统领十六卫。禁军直辖于天子。
禁军、卫军行军设行军总管、大总管,临战设招讨使,行军过程中临战以行军总管、大总管为招讨使,就近指挥各军作战。驻屯军临战,以驻屯军最高长官为招讨使指挥作战。
各道节度使募兵防御地方,为藩军,藩军为地方治安军,编制、装备、人数由兵部确定,管内... -->>
李煦自然不会将自己的儿子皇帝放在眼里,一切政令皆由政事堂出,天子惟画可用印而已。与天子相比,李煦跟皇太后的关系更亲密,在宫里几年,陈燕燕脱胎换骨,像换了一个人,浑身散发出迷人的魅力,这让李煦很着迷,着迷的结果就是大唐的秉笔宰相常借奏事为名入见皇太后,不论日夜。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隐藏再深的秘密也终有大白天下的那一天。
李统很快就觉察到了自己的母后和秉笔宰相之间的龌蹉事,某日,六岁天子突然闯入皇太后的寝殿,将秉笔宰相和皇太后一起堵在了床上。
事情的结果是李煦推倒天子扬长而去,健扑营随即扑杀了守卫在寝殿外的所有宫娥和内侍,这件事促使李煦认真考虑道统和名分的问题。
表面上看,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没什么不妥当,天子年纪尚幼,还不懂事,偶尔闹闹别扭也无伤大雅,等到他将来长大了,懂事了,告诉他事情真相,相信只要智商正常人的都不会再闹下去。
可是,万一他就是那个例外呢?
那时候再废黜他?代价将是现在的十倍,百倍,千倍,或许是自己所无法承受的。汪宰向李煦密报说天下司里的有些人,尤其是地方上的寻访使,对李煦把持朝政,架空天子,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行为很不满。
这让李煦警惕,自己自接管天下司以来,已经大幅提高了内外官员的待遇,普通的寻芳使待遇甚至已经超过刺史,这群人应该是自己最坚定的支持者,为何连他们也对自己颇有微辞呢?
李煦让汪宰放出自己将取代唐天子的消息,以观察各方反应。消息传出,各方反应平淡,多数人曰:“早该如此。”
陈燕燕也听到了消息,来见李煦,见面便哭泣道:“太师称帝,臣妾无话可说,只求别伤害你的骨肉。”李煦道:“我将废他为国公,不杀他。至于你,我将为你保留大唐皇太后的尊号,继续住在兴庆宫。”
经过一番缜密的布置,大和十年秋,李煦督师南下,攻占襄阳,回师长安时,左右神策军发动兵变,将一袭黄袍加在李煦身上,拥立为天子。
李煦三辞,军士不肯。不得已李煦在太极宫太极殿继皇帝位,下诏废大唐天子李统为福国公,保留太皇太后郭氏和皇太后陈氏的尊号。秋十月初八,李统移出大明宫,李煦在含元殿接受百官朝拜,国号唐,改元“兴元”。
以裴度、李德裕、常思云、李绅四人为宰相。政令皆出自政事堂。
以魏谟为吏部尚书,王播为户部尚书,韩愈为礼部尚书,李海山为兵部尚书,汪宰为刑部尚书,刘俊峰为工部尚书。
六部为中央政令执行机关。
诸寺监为中央事务机关。
内诸使司权责归入南衙有司,除保留寻访司、宣徽院外,其余内诸使司一律裁撤,前朝庶务改由殿中省担负,**庶务由内侍省担负。放洛阳各宫宫女两千人出宫,放长安三内宫女五千人出宫,停止招募宦官。停止各地进献鸟兽珍宝,废黜额外上供各物。
划天下为两都五府二十一道。
两都:西京长安、东都洛阳。
五府:京兆府、河南府、江陵府、成都府、太原府。
京畿道:辖邠宁、鄜坊、泾源、凤翔等道。治所凤翔。
京西道:辖灵武、夏绥银、天德、振武等道。治所灵武。
陇西道:辖原陇西旧地,治所鄯州。
河东道:辖河东、河中、潞泽等道。治所太原。
河北道:辖魏博、成德、横海、义武及原幽州道的瀛州、莫州。治所镇州。
幽州道:辖原来幽州旧地(缺瀛州、莫州)及辽东等地。治所幽州。
河南道:辖陕虢、河中、义成等道。治所陕州。
淄青道:辖原淄青十二州之地。治所郓州。
徐州道:辖武宁(缺濠州)、宣武、忠武等地。治所徐州。
襄阳道:辖山南东、蔡州、荆门、鄂岳等地。治所襄阳。
山南道:辖山南西、金州、商州等地。治所兴元府。
四川道:辖东西两川之地。治所成都府。
黔州道:辖黔州、夔州、忠州。治所黔州。
宁南道:辖宁南、容管、桂管、邕管。治所桂州。
安南道:辖安南之地。治所交州。
岭南道:辖岭南之地。治所广州。
湖南道:辖湖南之地。治所潭州。
江西道:辖江西之地。治所洪州。
淮南道:辖淮南之地,濠州。治所扬州。
江南道:辖两浙、宣歙。治所杭州。
福建道:辖福建全境、流求。治所福州。
五府府尹单独设立,各道设观察使统管民政,设度支使管财政,设按察使管刑狱,设节度使管军事。按察使、度支使可由一人兼任,其余各使不得互相兼任。
天下军队整编为禁军、卫军、藩军和团练军。
禁军有十支,军号:左右神策军,左右羽林军、左右神武军、左右威远军、左右飞龙军。
左右神策军屯驻京兆府、京畿道和京西道。左右羽林军屯驻大明宫外。左威远军屯驻河东、河北、幽州。右威远军屯驻成都,防御西南。左右飞龙军屯驻扬州、润州、苏州、杭州等江南、淮南富庶地带。
卫军有十六卫,分别是左右卫,左右骁卫,左右武卫,左右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金吾卫,左右千牛卫,左右监门卫。
左右卫、左右金吾卫屯驻两京,左右千牛卫、左右监门卫屯驻两京宫城内外,左右骁卫屯驻京西道,左右武卫屯驻河东,左右威卫屯驻幽州,左右领军卫屯驻宁南道、安南道。
太子六率充作仪仗。
兵部掌军政,设枢密院掌军令,设领军都督府统领十六卫。禁军直辖于天子。
禁军、卫军行军设行军总管、大总管,临战设招讨使,行军过程中临战以行军总管、大总管为招讨使,就近指挥各军作战。驻屯军临战,以驻屯军最高长官为招讨使指挥作战。
各道节度使募兵防御地方,为藩军,藩军为地方治安军,编制、装备、人数由兵部确定,管内...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