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阅文学 www.pinyuewx.com,大明官途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朱棣棣明白了军师所指,李维正西讲的真正用意是要借平定蓝玉,而抓揽汉中的二十万明军和重庆府高魏率领的五万军队,这样朝廷的绝大部分军队都在他的控制之下了。
朱棣心中骇然。这个突变的形势是他事先绝对没有想到的,他忽然意识到,他南下夺位的最大敌人已经不是南朝小皇帝了,而是野心日益彰显的李维正。
他沉思了片刻便问道:“那军师可有对策?”
姚广孝点了点头道:“我已经仔细考虑过,既然大明局势发生了变故,殿下便可从长计议,暂时不再考虑南下,就索性顺从李维正的战略安排,西进山西和陕西,夺秦晋二王之地,这样我们也有了面积广夫的腹地,然后殿下便可逐渐将统治重心从北平移到关中,这样一来辽东军就不再成为殿下的牵制,反而把北御蒙古的重任扔给李维正,等于在他的脖子土套了一根绳索,这是其一。”
朱棣深为赞同军师的西进脱困策略,便点点头又问道:“其二”其二就是我们要加强在朝廷的政治计谋,明确打出恢复旧制的口号,争取右班武将的支持,前几个月,徐增寿不是写信来明确表态要为殿下效力吗?这就是个良好的开端,还有黄子澄与李维正的矛盾,我们也完全可以充分利用。
说到这里,姚广孝冷冷哼了一声道:“急难时小皇帝和李维正或许能联成一条心,可一旦局势平静下来,他们之间的矛盾就会逐渐凸显出来,咱们这个策略就叫做:,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殿下只管坐山观虎斗便是。”
“好一个水落石出!”朱棣重重一拍大腿赞道:“军师的策略果然高明之极,我不急。让他们内斗几年,斗得两败皆伤,我再来捡渔人之利。”
说到这,朱棣和姚广孝对望一眼,一起仰头大笑。
入夏后,京城的天气闷热异常,一直久晴无雨,可到了八月份,雨天忽然多了起来。暑气消退,但雨天却不肯离去,秋雨绵绵,给初秋的京城增添了几分寒意。
这天夜里,黄子澄在写完一份关于增补兵力的奏折后,忽然有家人来报,右军都督徐增寿紧急求见,黄子澄一怔,随即放下了笔,命家人带他到自己书房来。
黄子澄和徐增寿的关系一般,只是在举荐李景隆时两人有了一点共同语言,就是这点共同语言,也因为李景隆的惨败而变得尴尬起来,两人平时在朝中见面。也只是点点头,再无多话,可今晚徐增寿却连夜求见,着实让黄子澄困惑不已,而且他也有听闻,李景隆就住在徐增寿的府上。
片刻,徐增寿被带进了书房,他躬身施礼道“徐增寿见过黄大人。”
黄子澄虽然在朱允炆的决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他的官职却不高,只是太常寺卿。若论品阶官衔,他还在徐增寿的右军都督之下。
见徐增寿向自己施礼,黄子澄连忙回礼道:“不敢受都督之礼,都督请坐!”
两人坐下,黄子澄又命人上了茶,他端起茶杯这才徐徐问道:“徐都督夜访,这是为何?”
“是这样,我听说大人在奉旨制订募兵之策,可曾考虑过让李景隆有一个立功赎罪的机会?”徐增寿开门见山便说出了自己的来意。
黄子澄顿时脸色大变,手颤抖起来,茶水溢出,溅在他的袍服上,举荐李景隆一事可以说是他一生中的奇耻大辱,他把茶杯重重往桌上一顿,沉着脸道:“徐都督若没有别的事恃,就请回吧!”
徐增寿却冷冷一笑道:“如果我说这是皇上的意思,是皇上命我来找黄大人商量,黄大人也这样无礼吗?”
黄子澄大吃一惊,愣了半晌才结结巴巴道:“你说”这是皇上的意思?“
“然也。”徐增寿点点头,他从怀中摸出一份手谕,交给黄子澄道:“黄大人自己看看吧!”
黄子澄接过手谕。上面果然是朱允炆的手笔:增补右军都督金事李半隆为福建练兵使。“是你唆使皇上?”黄子澄警惕地望着徐增寿一眼,徐殚寿不忧地道:“黄大人这是什么话,堂堂的大明天子,还要受人唆使吗?”
说完他站了起来。冷淡地道:“我只是给皇上带话,其他我就不想多说了,黄大人要抗旨不遵,就请便吧!”
徐增寿扬长而去。黄子澄怔怔地望着桌上的手谕,他实在不明白皇上为什么还要用这个败兵之将,难道大明真无人到这个程度吗?
他忽然站了起来。大声令道:“备马车,我要进宫面圣。”
皇宫内,朱允炆正在逗儿为乐,朱允炆的儿子朱文奎在去年出世,现在刚刚满一岁。是皇后马氏所生,在去年至今的一年内,削藩和燕王的造反使他几乎没有一天安宁过,每晚都到深夜才回宫,二天天亮又走,对自己的儿子也无暇顾及了,现在,他和燕王达成停战协议,就仿佛一块大石从心头落下,使他终于... -->>
朱棣棣明白了军师所指,李维正西讲的真正用意是要借平定蓝玉,而抓揽汉中的二十万明军和重庆府高魏率领的五万军队,这样朝廷的绝大部分军队都在他的控制之下了。
朱棣心中骇然。这个突变的形势是他事先绝对没有想到的,他忽然意识到,他南下夺位的最大敌人已经不是南朝小皇帝了,而是野心日益彰显的李维正。
他沉思了片刻便问道:“那军师可有对策?”
姚广孝点了点头道:“我已经仔细考虑过,既然大明局势发生了变故,殿下便可从长计议,暂时不再考虑南下,就索性顺从李维正的战略安排,西进山西和陕西,夺秦晋二王之地,这样我们也有了面积广夫的腹地,然后殿下便可逐渐将统治重心从北平移到关中,这样一来辽东军就不再成为殿下的牵制,反而把北御蒙古的重任扔给李维正,等于在他的脖子土套了一根绳索,这是其一。”
朱棣深为赞同军师的西进脱困策略,便点点头又问道:“其二”其二就是我们要加强在朝廷的政治计谋,明确打出恢复旧制的口号,争取右班武将的支持,前几个月,徐增寿不是写信来明确表态要为殿下效力吗?这就是个良好的开端,还有黄子澄与李维正的矛盾,我们也完全可以充分利用。
说到这里,姚广孝冷冷哼了一声道:“急难时小皇帝和李维正或许能联成一条心,可一旦局势平静下来,他们之间的矛盾就会逐渐凸显出来,咱们这个策略就叫做:,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殿下只管坐山观虎斗便是。”
“好一个水落石出!”朱棣重重一拍大腿赞道:“军师的策略果然高明之极,我不急。让他们内斗几年,斗得两败皆伤,我再来捡渔人之利。”
说到这,朱棣和姚广孝对望一眼,一起仰头大笑。
入夏后,京城的天气闷热异常,一直久晴无雨,可到了八月份,雨天忽然多了起来。暑气消退,但雨天却不肯离去,秋雨绵绵,给初秋的京城增添了几分寒意。
这天夜里,黄子澄在写完一份关于增补兵力的奏折后,忽然有家人来报,右军都督徐增寿紧急求见,黄子澄一怔,随即放下了笔,命家人带他到自己书房来。
黄子澄和徐增寿的关系一般,只是在举荐李景隆时两人有了一点共同语言,就是这点共同语言,也因为李景隆的惨败而变得尴尬起来,两人平时在朝中见面。也只是点点头,再无多话,可今晚徐增寿却连夜求见,着实让黄子澄困惑不已,而且他也有听闻,李景隆就住在徐增寿的府上。
片刻,徐增寿被带进了书房,他躬身施礼道“徐增寿见过黄大人。”
黄子澄虽然在朱允炆的决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他的官职却不高,只是太常寺卿。若论品阶官衔,他还在徐增寿的右军都督之下。
见徐增寿向自己施礼,黄子澄连忙回礼道:“不敢受都督之礼,都督请坐!”
两人坐下,黄子澄又命人上了茶,他端起茶杯这才徐徐问道:“徐都督夜访,这是为何?”
“是这样,我听说大人在奉旨制订募兵之策,可曾考虑过让李景隆有一个立功赎罪的机会?”徐增寿开门见山便说出了自己的来意。
黄子澄顿时脸色大变,手颤抖起来,茶水溢出,溅在他的袍服上,举荐李景隆一事可以说是他一生中的奇耻大辱,他把茶杯重重往桌上一顿,沉着脸道:“徐都督若没有别的事恃,就请回吧!”
徐增寿却冷冷一笑道:“如果我说这是皇上的意思,是皇上命我来找黄大人商量,黄大人也这样无礼吗?”
黄子澄大吃一惊,愣了半晌才结结巴巴道:“你说”这是皇上的意思?“
“然也。”徐增寿点点头,他从怀中摸出一份手谕,交给黄子澄道:“黄大人自己看看吧!”
黄子澄接过手谕。上面果然是朱允炆的手笔:增补右军都督金事李半隆为福建练兵使。“是你唆使皇上?”黄子澄警惕地望着徐增寿一眼,徐殚寿不忧地道:“黄大人这是什么话,堂堂的大明天子,还要受人唆使吗?”
说完他站了起来。冷淡地道:“我只是给皇上带话,其他我就不想多说了,黄大人要抗旨不遵,就请便吧!”
徐增寿扬长而去。黄子澄怔怔地望着桌上的手谕,他实在不明白皇上为什么还要用这个败兵之将,难道大明真无人到这个程度吗?
他忽然站了起来。大声令道:“备马车,我要进宫面圣。”
皇宫内,朱允炆正在逗儿为乐,朱允炆的儿子朱文奎在去年出世,现在刚刚满一岁。是皇后马氏所生,在去年至今的一年内,削藩和燕王的造反使他几乎没有一天安宁过,每晚都到深夜才回宫,二天天亮又走,对自己的儿子也无暇顾及了,现在,他和燕王达成停战协议,就仿佛一块大石从心头落下,使他终于...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