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苏峻的打算 (2/2)
品阅文学 www.pinyuewx.com,求生在西晋末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峻的实力最为强大。
为了团结众人,苏峻派长史徐玮传檄文于各个屯落,宣扬王化,又收拾无主的枯骨埋葬,远近之人感激他的恩义,便推举苏峻为主。
自此之后,苏峻便带着众人在掖县附近加强军事训练,以期日后应付曹嶷来攻。
本来曹嶷没精力关注像苏峻、卫朔那样的地方割据小势力,他的主要精力都在应付各地世家。谁知自洛阳大变后,青州本地世家一改往日暧昧不清的态度,突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转弯,开始旗帜鲜明地支持起曹嶷来。
世家们之所以态度大变,无非是看到洛阳陷落后,西晋朝廷已没了复起的希望,他们需要寻找一个新的利益保护人。而手握重兵,又对晋室保存着一丝好感的曹嶷就成了青州世家们最好的选择。
当曹嶷理顺了与世家关系后,他的注意力就被青州东部几个地方割据势力吸引住了。且不说崂山每年出产的渔盐之利,单说聚集在东部大量的流民也是曹嶷急需的劳动力。
眼下曹嶷正打算新建广固城,急需大量的青壮劳动力,可青州经过几次动乱后,人口已极度减少,如今东部那些流民反而成了最宝贵的人力资源,由不得曹嶷不动心。
如今曹嶷拥兵十余万,对掖县、崂山一带正虎视眈眈。战前曹嶷为了拉拢苏峻,承诺只要苏峻缴械投降,他就任命其为掖县县令。
接到曹嶷派人传来的消息,苏峻立即召集部下以及兄弟苏逸商议。
长史徐玮出言劝道:“主上乃郡县豪杰,岂能降盗匪、夷狄之辈?我闻江东琅琊王乃宗室俊彦,今统领江东六郡,日后继承晋室大统者,必此人!今曹嶷势大,不可力敌,主上何不退往江东自保?”
苏峻闻言大喜,可他的人弟弟苏逸却提醒道:“兄长,掖县距江东有千里之遥,若从陆路撤退,必然会受到曹嶷的追击。咱们当中有不少老弱妇孺,万一途中有所损伤,不就害了诸位乡邻?”
“那兄弟有何高见?”
“海路,我们可以从海路撤退,往日常听人说,崂山人有大量船只来往于江东海面,咱们可以向他们求助。若从海上撤退,不但节省了时间,且还免了遭受敌军威胁。”
“崂山?就是那个产青盐的崂山?”苏峻闻言一动,随着青盐被贩卖到各地,崂山的名号在青州也是越传越响亮。
“没错,就是那个崂山!听说崂山的主事首领,本是崂山上的逃民,机缘巧合之下得了制盐秘技。靠着此秘技,崂山不但收拢了数万流民,还大肆开建港口,经营水军,听说他们的水军中已有了大小数十艘船只。”
“长史,你觉得二郎这个建议如何?”
徐玮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回答:“能得到崂山相助自是最好,可我们拿什么与崂山交易呢?崂山毕竟是流民建立的割据势力,对朝廷恐怕不会有好感。主公若冒然前去,有些不妥,不如先由在下前往打探一二吧。”
“长史言之有理,而且撤退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完成的,我们还得想法说服其他人同意撤离才行。那些流民本来就是背井离乡逃难至此倒还好说,可本地乡民就不太好劝说了。接下来长史就负责与崂山交涉,而我与二郎则抓紧时间游说各地豪强。”
“至于咱们那位刺史大人嘛……就以生病为由,暂时敷衍过去就是了。”
“诺!”
……
经过大半天的航行,卫朔终于顺利抵达了崂山。此时青岛港内旌旗飞扬,锣鼓喧天,码头上挤满了前来迎接的人群,打头的正是张大叔、杨二叔、朱文、张大郎等人。望着诸多熟悉的面孔,卫朔站在船头不禁热泪盈眶。
峻的实力最为强大。
为了团结众人,苏峻派长史徐玮传檄文于各个屯落,宣扬王化,又收拾无主的枯骨埋葬,远近之人感激他的恩义,便推举苏峻为主。
自此之后,苏峻便带着众人在掖县附近加强军事训练,以期日后应付曹嶷来攻。
本来曹嶷没精力关注像苏峻、卫朔那样的地方割据小势力,他的主要精力都在应付各地世家。谁知自洛阳大变后,青州本地世家一改往日暧昧不清的态度,突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转弯,开始旗帜鲜明地支持起曹嶷来。
世家们之所以态度大变,无非是看到洛阳陷落后,西晋朝廷已没了复起的希望,他们需要寻找一个新的利益保护人。而手握重兵,又对晋室保存着一丝好感的曹嶷就成了青州世家们最好的选择。
当曹嶷理顺了与世家关系后,他的注意力就被青州东部几个地方割据势力吸引住了。且不说崂山每年出产的渔盐之利,单说聚集在东部大量的流民也是曹嶷急需的劳动力。
眼下曹嶷正打算新建广固城,急需大量的青壮劳动力,可青州经过几次动乱后,人口已极度减少,如今东部那些流民反而成了最宝贵的人力资源,由不得曹嶷不动心。
如今曹嶷拥兵十余万,对掖县、崂山一带正虎视眈眈。战前曹嶷为了拉拢苏峻,承诺只要苏峻缴械投降,他就任命其为掖县县令。
接到曹嶷派人传来的消息,苏峻立即召集部下以及兄弟苏逸商议。
长史徐玮出言劝道:“主上乃郡县豪杰,岂能降盗匪、夷狄之辈?我闻江东琅琊王乃宗室俊彦,今统领江东六郡,日后继承晋室大统者,必此人!今曹嶷势大,不可力敌,主上何不退往江东自保?”
苏峻闻言大喜,可他的人弟弟苏逸却提醒道:“兄长,掖县距江东有千里之遥,若从陆路撤退,必然会受到曹嶷的追击。咱们当中有不少老弱妇孺,万一途中有所损伤,不就害了诸位乡邻?”
“那兄弟有何高见?”
“海路,我们可以从海路撤退,往日常听人说,崂山人有大量船只来往于江东海面,咱们可以向他们求助。若从海上撤退,不但节省了时间,且还免了遭受敌军威胁。”
“崂山?就是那个产青盐的崂山?”苏峻闻言一动,随着青盐被贩卖到各地,崂山的名号在青州也是越传越响亮。
“没错,就是那个崂山!听说崂山的主事首领,本是崂山上的逃民,机缘巧合之下得了制盐秘技。靠着此秘技,崂山不但收拢了数万流民,还大肆开建港口,经营水军,听说他们的水军中已有了大小数十艘船只。”
“长史,你觉得二郎这个建议如何?”
徐玮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回答:“能得到崂山相助自是最好,可我们拿什么与崂山交易呢?崂山毕竟是流民建立的割据势力,对朝廷恐怕不会有好感。主公若冒然前去,有些不妥,不如先由在下前往打探一二吧。”
“长史言之有理,而且撤退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完成的,我们还得想法说服其他人同意撤离才行。那些流民本来就是背井离乡逃难至此倒还好说,可本地乡民就不太好劝说了。接下来长史就负责与崂山交涉,而我与二郎则抓紧时间游说各地豪强。”
“至于咱们那位刺史大人嘛……就以生病为由,暂时敷衍过去就是了。”
“诺!”
……
经过大半天的航行,卫朔终于顺利抵达了崂山。此时青岛港内旌旗飞扬,锣鼓喧天,码头上挤满了前来迎接的人群,打头的正是张大叔、杨二叔、朱文、张大郎等人。望着诸多熟悉的面孔,卫朔站在船头不禁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