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阅文学 www.pinyuewx.com,沉默之门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她的眼白闪动一下让我惊讶。我不能说像闪电,但的确有类似的效果。她不会注意到我,我太普通了,但她注意谁呢?我也无法知道。从专业角度看,假如她那时真的盯什么人,她这样独自一人是很不成功。
我靠在另一端的夹角上,与她形成了对角线,靠姿也大致同相仿。我希望她注意到我,只要她在观察是很容易注意的到我的,因为在对角线还有一个像她一样的人。有时我认为她已看到我了,就如同看到我身后的枯树、城墙、角楼,只是这同没看见又有什么区别呢?看见许多东西,看见背景如同什么也没见一样。她的身影不断被人丛抹去又重现,因此当她倒地的那一刻我没看到。她消失了,最初我以为她飞到了树上。她是很容易飞到树上的,如果斯蒂文森看到她也会这么认为。很长时间我迷上斯蒂文森,那真是一个绝无仅有的银行家、董事长、诗人。银行家与诗人在我是难以想象的,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他不是银行家还能写出观察乌鸫的十三种方式吗?可能永远也不会有那样的诗。我往松柏上看,往城墙上的角楼看,那里可不是一只乌鸫,许多只,它们就像观众注视着溜冰场,那么哪一只是唐漓呢?她的披肩上哪去了,或许落在了冰上?
披肩和她分别落在冰上。她在挣扎着站起来,我猜对了,她是个初学者。她已经站起来,又滑倒了。我穿过人丛,慢慢接近了她,看她挣扎。她的样子像跳一种舞,对摔倒有一种把握,如果抛开涨红焦灼的脸那真算得上一种舞蹈,可以想象舞台灯光对着她。她抬眼看了我一下,很冷漠,好像不满我看笑话。再次努力,结果还是摔倒了。披肩就在她身边但她已难顾及。我没去扶她,而是捡起披肩犹豫了一下披在她身上,她向我伸出了手,几乎有些愤怒。
牵着她回到了夹角,好像那是她固定的观察位置。
谢谢。
你不会滑冰?
是的,不太会。
你怎么滑到这的?
我扶着墙,走到这里。
你没有伴儿吗?
没有。
当心点,我说。
她身上到处是冰沫,却没去掸,好像它们不存在一样。
隔了一个周末,几乎同一个时间我再次看到她。上个星期夹角很空,只有树上和城墙上固定的观众,没什么诗意。现在她仍靠在夹角上,我装作不认识,从她身旁滑过,依然在她的对角线观察她。我有三种想法/就像一棵树上面/蹦跳着三只乌鸫。我无法超越银行家,两个星期我未写出一行诗,甚至一个字。我希望诗人也像画家那样,面对模特不动声色,完全是技术,但我发现诗人很难做到。如果不想入非非,我能表现她什么?或者通过她我能表现自己什么?我对我的任何女同事从未有过想法,我畏惧任何熟悉的女人,性别的卑微感几乎与生俱来,不过对陌生女人反而有更多安全感,以致想入非非,就是说,我对不可实现的事物抱有想法,不可实现也不必有任何担忧,想想而已如同写诗一样。尽管如此,我觉得一些或更多的想法还是太一般了,没什么新意,与我心目中的诗歌无关,比如银行家的诗歌。银行家的诗我难以企及,但我认为是一种方向,从树上的乌鸫到纸上的观察,这是一个诗人与另一个诗人截然不同。
纸上的女人注视着溜冰场,声音来自南方。
为什么不下来滑,怕摔着?我问。
坐这也很好,她说。
她对滑冰并无真正兴趣,大概只是想感受一下北京的冬天。我问她是否外地人,她说来北京几年了,但是不熟悉。我问是否去过什么刹海或北海冰场。
那比这里好吗?她问。
那儿北京味更浓,比这儿热闹。
她回头看看,显然看城墙。这里也不错,她说。
你是本地人?她问。
我就住在这儿,我指了指前面,那排房子,看见了吗?
真的?她显出惊讶的样子,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她吃惊的表情。
怎么可能?
怎么不可能,那也是有人住的房子呵,我说。
她审慎地看着我,或者说恢复了审视的目光,似乎没看出我有什么不同。
我可以到你那里看看吗?
我那里?你是说我家?
你住的地方,可以吗?”
当然,当然可以。我非常意外。
她把手伸给我,我们到了冰上。在我的引导下她掌握了部分要领,平衡能力不错,这还在其次,主要是她那种风度。我说不上,好像某些方面训练有素似的。我们很顺利地到了岸边,我让她自己滑一圈,巩固一下刚才的成果,她认为不必了。是的,她对滑冰并无真正兴趣。如果她真想滑完全可以无师自通。她能从岸边溜到夹角显然有自己的办法,我看出来了。
我们上了岸,她退掉冰鞋换上一双很亮的靴子,在冰上她就比我高,现在因为鞋跟几乎高出我半头,后跟敲击木板,十分响亮,我感到青春的力量,而我好像从没有过如此蓬勃的青春。她的高度也令我绝望同时也使我镇定下来。我提议喝一杯热饮。我要了牛奶,她先要了咖啡后来又改了牛仍,付款的时候我犹豫了一下,但还是只付了自己的。她看了我一眼,匆忙地拉开自己的手包。我对她还一无所知,也想就此表明我的态度,我没有任何别的想法。此外我觉得没要花冤枉钱。我当然知道绅士风度,但我觉得那和我没什么关系。喝完牛奶,我们沿着甬道向中山公园东门走,也就是对着故宫的那个门。她对红墙松柏表现出兴致,问我是否对这里的一切都太熟悉了,我说我已熟到没感觉了。她说来北京三年了对北京还是不熟悉,没到过一个北京人家里。我说怎么可能呢,你难道没有一个朋友?她点点头,说没有一个真正的北京人朋友,问我是否住在这里的人才算是真正的北京人。这是个让我惊讶问题,我难以回答,不知她指的是什么,通常这是幼稚的问题。我问她是做什么的,她先让我猜,然后又不让我猜了,说我猜不出来,但也不告诉我。
我当然在心中做了一些假定,确实很难猜她,从外地到北京这可以肯定,但是做什么的呢?大学生,分到北京?在公司外企?机关?显然不是新闻单位。只要当过几天记者我就能一眼看出来。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在北京漂的女诗人,这样的人有一些。但是也不像,最像的还是乌鸫,一直生活在树缝中。我有点后悔没请她喝热饮。
出了东门,我告诉她前面就是故宫午门,要不要看一下,她摇摇头,说去过不知多少次了。就算去过也不至于去多少次吧?那么她可能是导游小姐,对,为什么不想到这层呢?我脱口而出道出了自己的猜测。她摇头,很神秘,意思我根本猜不出来。走在筒子河的城墙下,尽管冬天我却觉得春意盎然。城墙巨大的压迫感消失了,身边走着一个现代感的女孩,这在我从未有过,我感到难以言传的东西。
至少,你该告诉我叫什么。
唐漓。唐朝的唐,漓江的漓。
你是广西人?
是呀,在漓江边上,阳溯你知道吗?
当然知道。
你去过?
没有,我没出过远门,到现在还没离开过北京。
真的,为什么?
没想过。
她的眼白闪动一下让我惊讶。我不能说像闪电,但的确有类似的效果。她不会注意到我,我太普通了,但她注意谁呢?我也无法知道。从专业角度看,假如她那时真的盯什么人,她这样独自一人是很不成功。
我靠在另一端的夹角上,与她形成了对角线,靠姿也大致同相仿。我希望她注意到我,只要她在观察是很容易注意的到我的,因为在对角线还有一个像她一样的人。有时我认为她已看到我了,就如同看到我身后的枯树、城墙、角楼,只是这同没看见又有什么区别呢?看见许多东西,看见背景如同什么也没见一样。她的身影不断被人丛抹去又重现,因此当她倒地的那一刻我没看到。她消失了,最初我以为她飞到了树上。她是很容易飞到树上的,如果斯蒂文森看到她也会这么认为。很长时间我迷上斯蒂文森,那真是一个绝无仅有的银行家、董事长、诗人。银行家与诗人在我是难以想象的,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他不是银行家还能写出观察乌鸫的十三种方式吗?可能永远也不会有那样的诗。我往松柏上看,往城墙上的角楼看,那里可不是一只乌鸫,许多只,它们就像观众注视着溜冰场,那么哪一只是唐漓呢?她的披肩上哪去了,或许落在了冰上?
披肩和她分别落在冰上。她在挣扎着站起来,我猜对了,她是个初学者。她已经站起来,又滑倒了。我穿过人丛,慢慢接近了她,看她挣扎。她的样子像跳一种舞,对摔倒有一种把握,如果抛开涨红焦灼的脸那真算得上一种舞蹈,可以想象舞台灯光对着她。她抬眼看了我一下,很冷漠,好像不满我看笑话。再次努力,结果还是摔倒了。披肩就在她身边但她已难顾及。我没去扶她,而是捡起披肩犹豫了一下披在她身上,她向我伸出了手,几乎有些愤怒。
牵着她回到了夹角,好像那是她固定的观察位置。
谢谢。
你不会滑冰?
是的,不太会。
你怎么滑到这的?
我扶着墙,走到这里。
你没有伴儿吗?
没有。
当心点,我说。
她身上到处是冰沫,却没去掸,好像它们不存在一样。
隔了一个周末,几乎同一个时间我再次看到她。上个星期夹角很空,只有树上和城墙上固定的观众,没什么诗意。现在她仍靠在夹角上,我装作不认识,从她身旁滑过,依然在她的对角线观察她。我有三种想法/就像一棵树上面/蹦跳着三只乌鸫。我无法超越银行家,两个星期我未写出一行诗,甚至一个字。我希望诗人也像画家那样,面对模特不动声色,完全是技术,但我发现诗人很难做到。如果不想入非非,我能表现她什么?或者通过她我能表现自己什么?我对我的任何女同事从未有过想法,我畏惧任何熟悉的女人,性别的卑微感几乎与生俱来,不过对陌生女人反而有更多安全感,以致想入非非,就是说,我对不可实现的事物抱有想法,不可实现也不必有任何担忧,想想而已如同写诗一样。尽管如此,我觉得一些或更多的想法还是太一般了,没什么新意,与我心目中的诗歌无关,比如银行家的诗歌。银行家的诗我难以企及,但我认为是一种方向,从树上的乌鸫到纸上的观察,这是一个诗人与另一个诗人截然不同。
纸上的女人注视着溜冰场,声音来自南方。
为什么不下来滑,怕摔着?我问。
坐这也很好,她说。
她对滑冰并无真正兴趣,大概只是想感受一下北京的冬天。我问她是否外地人,她说来北京几年了,但是不熟悉。我问是否去过什么刹海或北海冰场。
那比这里好吗?她问。
那儿北京味更浓,比这儿热闹。
她回头看看,显然看城墙。这里也不错,她说。
你是本地人?她问。
我就住在这儿,我指了指前面,那排房子,看见了吗?
真的?她显出惊讶的样子,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她吃惊的表情。
怎么可能?
怎么不可能,那也是有人住的房子呵,我说。
她审慎地看着我,或者说恢复了审视的目光,似乎没看出我有什么不同。
我可以到你那里看看吗?
我那里?你是说我家?
你住的地方,可以吗?”
当然,当然可以。我非常意外。
她把手伸给我,我们到了冰上。在我的引导下她掌握了部分要领,平衡能力不错,这还在其次,主要是她那种风度。我说不上,好像某些方面训练有素似的。我们很顺利地到了岸边,我让她自己滑一圈,巩固一下刚才的成果,她认为不必了。是的,她对滑冰并无真正兴趣。如果她真想滑完全可以无师自通。她能从岸边溜到夹角显然有自己的办法,我看出来了。
我们上了岸,她退掉冰鞋换上一双很亮的靴子,在冰上她就比我高,现在因为鞋跟几乎高出我半头,后跟敲击木板,十分响亮,我感到青春的力量,而我好像从没有过如此蓬勃的青春。她的高度也令我绝望同时也使我镇定下来。我提议喝一杯热饮。我要了牛奶,她先要了咖啡后来又改了牛仍,付款的时候我犹豫了一下,但还是只付了自己的。她看了我一眼,匆忙地拉开自己的手包。我对她还一无所知,也想就此表明我的态度,我没有任何别的想法。此外我觉得没要花冤枉钱。我当然知道绅士风度,但我觉得那和我没什么关系。喝完牛奶,我们沿着甬道向中山公园东门走,也就是对着故宫的那个门。她对红墙松柏表现出兴致,问我是否对这里的一切都太熟悉了,我说我已熟到没感觉了。她说来北京三年了对北京还是不熟悉,没到过一个北京人家里。我说怎么可能呢,你难道没有一个朋友?她点点头,说没有一个真正的北京人朋友,问我是否住在这里的人才算是真正的北京人。这是个让我惊讶问题,我难以回答,不知她指的是什么,通常这是幼稚的问题。我问她是做什么的,她先让我猜,然后又不让我猜了,说我猜不出来,但也不告诉我。
我当然在心中做了一些假定,确实很难猜她,从外地到北京这可以肯定,但是做什么的呢?大学生,分到北京?在公司外企?机关?显然不是新闻单位。只要当过几天记者我就能一眼看出来。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在北京漂的女诗人,这样的人有一些。但是也不像,最像的还是乌鸫,一直生活在树缝中。我有点后悔没请她喝热饮。
出了东门,我告诉她前面就是故宫午门,要不要看一下,她摇摇头,说去过不知多少次了。就算去过也不至于去多少次吧?那么她可能是导游小姐,对,为什么不想到这层呢?我脱口而出道出了自己的猜测。她摇头,很神秘,意思我根本猜不出来。走在筒子河的城墙下,尽管冬天我却觉得春意盎然。城墙巨大的压迫感消失了,身边走着一个现代感的女孩,这在我从未有过,我感到难以言传的东西。
至少,你该告诉我叫什么。
唐漓。唐朝的唐,漓江的漓。
你是广西人?
是呀,在漓江边上,阳溯你知道吗?
当然知道。
你去过?
没有,我没出过远门,到现在还没离开过北京。
真的,为什么?
没想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