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熬过冬天三 (1/2)
品阅文学 www.pinyuewx.com,奥威尔传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向加泰罗尼亚致敬在4月底出版了。奥威尔对这本书寄予了厚望,甚至3个月后他还信心百倍,估计出版的册数将达3000。一些评论为之鼓噪(工人日报上还发表了一篇猛烈抨击的言论),但是尽管如此,这次却是彻底的失败。到年底,只卖出了700册。直到他病逝,该书也没再版。来自法国奥威尔的崇拜者戴夫特夫人的法语译本直到1955年才得以出版。令人稍感安慰的是,销书不畅与这本书的好坏没多大干系。西班牙的这场冲突已进行了近2年了,关于战争的书籍也汗牛充栋。而且,政治观点的战壕也泾渭分明地反映在各派系的评论中,让人感到极为荒唐。在书出版后的一周里,奥威尔就写信给时代自由论丛与听众,抱怨它们的误导宣传。他暗示说,时代自由论丛的评论者只是把这本书用作诋毁阿拉贡前线西班牙的预备役部队的工具。听众的百分之八十的篇幅都在重申:统一工党是法西斯第五纵队。奥威尔在这场纷争中赢了,评论家菲利普乔丹遭到了编辑的公开的斥责,但奥威尔对这种故意的无礼还是感到愤怒。
奥威尔因病离群索居,心情沮丧,他自信甚至可以这么说他在自我欺骗,以为自己的病正在好转。四月末他在信中向杰弗里戈尔诉说,他还在怀疑自己是否有病。当然,在普雷斯顿霍尔他的体重有所增加,在他写给杰弗里戈尔信之前,他的体重达到了163磅,但相对于他的个头来说,他也算是太瘦了,瘦得让人感到痛苦。他的身体状况如此糟糕,疾病在他的生活中反复发作,那么在病恹恹的躯体下的精神状态又是怎样呢?尽管手绢染有他吐出的鲜血,尽管救护车五次三番把他拉到医院,但奥威尔是不是觉得医生如此谨慎是没有必要的呢?他是不是像劳伦斯一样自己骗自己呢?无论如何,奥威尔的心底对自己的健康有一种淡泊的心态,一种超出肉体的冷漠,隐隐约约透露出非尘世的味道。后来他对链霉素的治疗的描述充满了科学的气息,充满了怪诞。对于朋友们来说,他可能一直是乐观向上的,但6月初他才被允下床。但开始仅仅限于一天一小时,后来才增加到3个小时。5月初,他告诉杰克康芒,他预计再在医院里待一、两个月就可出院了。但实际上,他却在普雷斯顿霍尔医院呆了整整一个夏天。
然而,6月1日,他从疗养院的主楼转到了新舍。这里专门接受已经过初步治疗并慢慢恢复健康的病人。不久,他就在肯特郡的乡下东游西荡了。带着弥漫周身散漫的个性,他时而探足于圣彼德学院,时而闪现在艾利斯福特教区教堂,时而又驱车前往罗切斯特大教堂。他的一位病友还记得在一块草地上见到他的情景:他正在观察一对毛毛虫在亲吻着一根小树枝。不难想像,奥威尔对于英国乡村原有的生活在迅速地消退,感到由衷的惋惜之情,即使在这年夏天米德威镇游历也难以摆脱这种怀旧情愫。在作品游上来吸口气中也能感到这种氛围。但是,除此之外,奥威尔还在寻找别的什么,那就是他妻子的一位密友:莉迪亚杰克逊,后更名为“伊丽莎维达芬”她是俄国大作家契诃夫的作品的译者。那年夏天,她曾来过普雷斯顿霍尔一段时间。奥威尔衣冠楚楚,慵懒地躺在帆布折叠椅中。他向莉迪亚提出一道散散步。于是,在远处的楼群中,一幕“尴尬的”情景出现了。
回顾那次相遇,莉迪亚杰克逊的回答斩钉截铁。她一点也没被奥威尔所吸引,当时他苍白瘦弱的状态就更不会吸引他了。另外,重要的是,她要对艾琳忠诚。她说她不会把这件事看得很重,这不过是一个病人的反常行为罢了。但显然,事情远非如此。公平地说,在奥威尔同艾琳婚姻的正式记录的后面,还有另外的一个世界,在其中,情人间不可告人的私通与风流韵事存在着。我们知道在婚姻生活中,奥威尔没有忠实于艾琳——他曾向朋友们承认过——他感情生活的隐私深不可测的。比如,他那时一直在追求布伦达塞尔凯德,但毫无结果;在20世纪40年代早期,他还有其他扯也扯不清的逸事——有些事艾琳知道,更多的事是不知道的。如果说这些事情对奥威尔投下的是阴影,这也许又不正确,因为掺杂其间的是暧昧隐晦,难以捉摸。与莉迪亚杰克逊的关系就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光是信件就多达24封。若说她没有被奥威尔勾引,并认为这样对艾琳不好,(有记录表明她曾对她的朋友的这桩婚姻表示惋惜)那么她为何要继续与他保持这种交往呢?在第2年奥威尔写给她的信中,可能只是奥威尔对于合乎社会规范的浪漫礼节的一些看法,但读后总让人有一种两人共谋的确定的感觉。这是这些信件的高明之处。
1938年的夏天在慢慢走远,奥威尔的医生注意到他的身体状况在不断好转。到7月初,他的体重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168磅。离开普雷斯顿霍尔后去哪里成为大家商谈的话题。按照原来的计划,他和艾琳要在英格兰南部找一处“完美的”别墅继续恢复健康,但费用每周不能超过7英镑6便士。奥威尔胸部的伤口需要温暖的气候,最理想的就是在国外度过冬天(曾就法国的别墅探问过西里尔康诺利),但没钱。在奥威尔恢复健康之前,是没指望有额外的财源的。奥威尔一家的困境显然在他们最亲密的朋友圈中讨论过。那年夏天,普洛曼一家透露,有一位匿名的捐助者(他就是l。h。迈尔斯)打算借给他们300英镑,以支付这次国外之旅。奥威尔和艾琳接受了,他们并不知道迈尔斯的真实身份。
离开人世的60年后,迈尔斯一直是一个谜一般的人物。在当时的年代中,他作为小说家声名显赫——他的原创英国文学手册(塘鹅出版社出版)为他奠定了根基——但以后却明显地隐落了。求学时,他一直就读在伊顿公学,刚20岁出头就继承了一笔财产,相当富有。他的生活用他的朋友、小说家l。p。哈特利的话来说,真是“悠闲无忧,平淡安静”似乎这一切将迈尔斯置于一个凌驾于他的年幼的被保护人之上的位置,但有人怀疑奥威尔觉察出迈尔斯内心的不安与骚动,并为之所吸引。他患有忧郁症,在那段时期中,他满脑子都是共产主义,所写的小说倾向于反映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冲突。如四部曲近与远(1929)虽然背景设在虚构的16世纪的印度,但内容却充满了对当代的隐射。据迈尔斯的传记作家讲,他“认为,成为真正意义上人的自由的人道主义之不足是也就是说,他有邪恶感。”显然,这自然引起另外一个人的共鸣:在他生命的最后10年他不断探索自由人道主义的一些局限。迈尔斯虽未完成此大业,但他急迫地需要与奥威尔的探求“链接”上了。迈尔斯毕竟是位作家,他曾说过,让他作品中的主人公从伦敦繁荣大街皮卡迪利大街走过都会让他感到压抑,感到沮丧。关于奥威尔与迈尔斯之间的关系我们知之甚少——300英镑的最终来源从未透露给奥威尔,即使在1944年迈尔斯离开人世以后(他自杀身亡)——战争初期,两人一直保持关系,迈尔斯关于战争政治立场的郑重声明在奥威尔的日记中得到了肯定。
与迈尔斯的思想的不谋而合进一步说明了奥威尔在20世纪30年代晚期的思想动态。来自欧洲大陆的消息越来越重要。在他前往西班牙前,他对左翼政治仅仅有兴趣而已,但现在他已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政治中。他的政治过程的新变化就是他决定要加入一个政治党派。提及到的独立工党是附着在严格意义的英国社会主义蓬松毛皮的一个针球,奥威尔参加该党尽管看起来是无足轻重的举措,但他在6月底新领导上发表的声明(“为什么我要加入独立工党?”)是分析奥威尔产生政治信仰的一个良好的开端。最重要的是,这是一种对寂静主义的断然的批评。在权利政治的年代,作家本能的冲动就是倒在一边;在“自由言论的时代结束”的时候,持超然的态度是不可行的。事实上,这样的时候正在来临,作家或被迫完全向一边倒,或忍辱负重充当最低级的娱乐手“写一些少数特权阶层聊以解闷的东西”在法西斯的胜利意味着创造性的贫瘠的时代里,一个人只能成为一个活跃的社会主义者,而不是仅仅同情社会主义。西班牙使奥威尔理解到了“对反法西斯的微词”的危险。共产主义者仅仅是苏维埃对外政策的一个工具,占主流的工党成为一个反动分子当权派的死心塌地的奴隶,(甚至在1945年后的时代,奥威尔对工党领袖克莱门特艾德礼的态度还是冷淡的)独立工党是奥威尔认为能够支持的唯一的英国政党。这是令人激动的材料——这些是奥威尔政治意图总的陈述——但这又真的意味着什么呢?特别对于英国左翼面临如何应对战争前景的窘境他是如何考虑的呢?当时他的境况有一点很明显:他混入了一些自由散漫左翼分子中。比如,反法西斯团结联盟使他与本国无政府主义分子有了接触。雷格雷诺兹是独立工党的和平主义分子,他使奥威尔与沃伯格之间有了联系。奥威尔的圈子里都是非正统的社会主义分子,正如在以后一年半他的许多声明表示那样,奥威尔正朝着个人政治计划摸索着。对他而言,那些希望反对心胸狭隘的敌人且充满善意的人的主要问题已经很明了。比如说,柯斯特... -->>
向加泰罗尼亚致敬在4月底出版了。奥威尔对这本书寄予了厚望,甚至3个月后他还信心百倍,估计出版的册数将达3000。一些评论为之鼓噪(工人日报上还发表了一篇猛烈抨击的言论),但是尽管如此,这次却是彻底的失败。到年底,只卖出了700册。直到他病逝,该书也没再版。来自法国奥威尔的崇拜者戴夫特夫人的法语译本直到1955年才得以出版。令人稍感安慰的是,销书不畅与这本书的好坏没多大干系。西班牙的这场冲突已进行了近2年了,关于战争的书籍也汗牛充栋。而且,政治观点的战壕也泾渭分明地反映在各派系的评论中,让人感到极为荒唐。在书出版后的一周里,奥威尔就写信给时代自由论丛与听众,抱怨它们的误导宣传。他暗示说,时代自由论丛的评论者只是把这本书用作诋毁阿拉贡前线西班牙的预备役部队的工具。听众的百分之八十的篇幅都在重申:统一工党是法西斯第五纵队。奥威尔在这场纷争中赢了,评论家菲利普乔丹遭到了编辑的公开的斥责,但奥威尔对这种故意的无礼还是感到愤怒。
奥威尔因病离群索居,心情沮丧,他自信甚至可以这么说他在自我欺骗,以为自己的病正在好转。四月末他在信中向杰弗里戈尔诉说,他还在怀疑自己是否有病。当然,在普雷斯顿霍尔他的体重有所增加,在他写给杰弗里戈尔信之前,他的体重达到了163磅,但相对于他的个头来说,他也算是太瘦了,瘦得让人感到痛苦。他的身体状况如此糟糕,疾病在他的生活中反复发作,那么在病恹恹的躯体下的精神状态又是怎样呢?尽管手绢染有他吐出的鲜血,尽管救护车五次三番把他拉到医院,但奥威尔是不是觉得医生如此谨慎是没有必要的呢?他是不是像劳伦斯一样自己骗自己呢?无论如何,奥威尔的心底对自己的健康有一种淡泊的心态,一种超出肉体的冷漠,隐隐约约透露出非尘世的味道。后来他对链霉素的治疗的描述充满了科学的气息,充满了怪诞。对于朋友们来说,他可能一直是乐观向上的,但6月初他才被允下床。但开始仅仅限于一天一小时,后来才增加到3个小时。5月初,他告诉杰克康芒,他预计再在医院里待一、两个月就可出院了。但实际上,他却在普雷斯顿霍尔医院呆了整整一个夏天。
然而,6月1日,他从疗养院的主楼转到了新舍。这里专门接受已经过初步治疗并慢慢恢复健康的病人。不久,他就在肯特郡的乡下东游西荡了。带着弥漫周身散漫的个性,他时而探足于圣彼德学院,时而闪现在艾利斯福特教区教堂,时而又驱车前往罗切斯特大教堂。他的一位病友还记得在一块草地上见到他的情景:他正在观察一对毛毛虫在亲吻着一根小树枝。不难想像,奥威尔对于英国乡村原有的生活在迅速地消退,感到由衷的惋惜之情,即使在这年夏天米德威镇游历也难以摆脱这种怀旧情愫。在作品游上来吸口气中也能感到这种氛围。但是,除此之外,奥威尔还在寻找别的什么,那就是他妻子的一位密友:莉迪亚杰克逊,后更名为“伊丽莎维达芬”她是俄国大作家契诃夫的作品的译者。那年夏天,她曾来过普雷斯顿霍尔一段时间。奥威尔衣冠楚楚,慵懒地躺在帆布折叠椅中。他向莉迪亚提出一道散散步。于是,在远处的楼群中,一幕“尴尬的”情景出现了。
回顾那次相遇,莉迪亚杰克逊的回答斩钉截铁。她一点也没被奥威尔所吸引,当时他苍白瘦弱的状态就更不会吸引他了。另外,重要的是,她要对艾琳忠诚。她说她不会把这件事看得很重,这不过是一个病人的反常行为罢了。但显然,事情远非如此。公平地说,在奥威尔同艾琳婚姻的正式记录的后面,还有另外的一个世界,在其中,情人间不可告人的私通与风流韵事存在着。我们知道在婚姻生活中,奥威尔没有忠实于艾琳——他曾向朋友们承认过——他感情生活的隐私深不可测的。比如,他那时一直在追求布伦达塞尔凯德,但毫无结果;在20世纪40年代早期,他还有其他扯也扯不清的逸事——有些事艾琳知道,更多的事是不知道的。如果说这些事情对奥威尔投下的是阴影,这也许又不正确,因为掺杂其间的是暧昧隐晦,难以捉摸。与莉迪亚杰克逊的关系就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例子,光是信件就多达24封。若说她没有被奥威尔勾引,并认为这样对艾琳不好,(有记录表明她曾对她的朋友的这桩婚姻表示惋惜)那么她为何要继续与他保持这种交往呢?在第2年奥威尔写给她的信中,可能只是奥威尔对于合乎社会规范的浪漫礼节的一些看法,但读后总让人有一种两人共谋的确定的感觉。这是这些信件的高明之处。
1938年的夏天在慢慢走远,奥威尔的医生注意到他的身体状况在不断好转。到7月初,他的体重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168磅。离开普雷斯顿霍尔后去哪里成为大家商谈的话题。按照原来的计划,他和艾琳要在英格兰南部找一处“完美的”别墅继续恢复健康,但费用每周不能超过7英镑6便士。奥威尔胸部的伤口需要温暖的气候,最理想的就是在国外度过冬天(曾就法国的别墅探问过西里尔康诺利),但没钱。在奥威尔恢复健康之前,是没指望有额外的财源的。奥威尔一家的困境显然在他们最亲密的朋友圈中讨论过。那年夏天,普洛曼一家透露,有一位匿名的捐助者(他就是l。h。迈尔斯)打算借给他们300英镑,以支付这次国外之旅。奥威尔和艾琳接受了,他们并不知道迈尔斯的真实身份。
离开人世的60年后,迈尔斯一直是一个谜一般的人物。在当时的年代中,他作为小说家声名显赫——他的原创英国文学手册(塘鹅出版社出版)为他奠定了根基——但以后却明显地隐落了。求学时,他一直就读在伊顿公学,刚20岁出头就继承了一笔财产,相当富有。他的生活用他的朋友、小说家l。p。哈特利的话来说,真是“悠闲无忧,平淡安静”似乎这一切将迈尔斯置于一个凌驾于他的年幼的被保护人之上的位置,但有人怀疑奥威尔觉察出迈尔斯内心的不安与骚动,并为之所吸引。他患有忧郁症,在那段时期中,他满脑子都是共产主义,所写的小说倾向于反映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冲突。如四部曲近与远(1929)虽然背景设在虚构的16世纪的印度,但内容却充满了对当代的隐射。据迈尔斯的传记作家讲,他“认为,成为真正意义上人的自由的人道主义之不足是也就是说,他有邪恶感。”显然,这自然引起另外一个人的共鸣:在他生命的最后10年他不断探索自由人道主义的一些局限。迈尔斯虽未完成此大业,但他急迫地需要与奥威尔的探求“链接”上了。迈尔斯毕竟是位作家,他曾说过,让他作品中的主人公从伦敦繁荣大街皮卡迪利大街走过都会让他感到压抑,感到沮丧。关于奥威尔与迈尔斯之间的关系我们知之甚少——300英镑的最终来源从未透露给奥威尔,即使在1944年迈尔斯离开人世以后(他自杀身亡)——战争初期,两人一直保持关系,迈尔斯关于战争政治立场的郑重声明在奥威尔的日记中得到了肯定。
与迈尔斯的思想的不谋而合进一步说明了奥威尔在20世纪30年代晚期的思想动态。来自欧洲大陆的消息越来越重要。在他前往西班牙前,他对左翼政治仅仅有兴趣而已,但现在他已全身心地投入到了政治中。他的政治过程的新变化就是他决定要加入一个政治党派。提及到的独立工党是附着在严格意义的英国社会主义蓬松毛皮的一个针球,奥威尔参加该党尽管看起来是无足轻重的举措,但他在6月底新领导上发表的声明(“为什么我要加入独立工党?”)是分析奥威尔产生政治信仰的一个良好的开端。最重要的是,这是一种对寂静主义的断然的批评。在权利政治的年代,作家本能的冲动就是倒在一边;在“自由言论的时代结束”的时候,持超然的态度是不可行的。事实上,这样的时候正在来临,作家或被迫完全向一边倒,或忍辱负重充当最低级的娱乐手“写一些少数特权阶层聊以解闷的东西”在法西斯的胜利意味着创造性的贫瘠的时代里,一个人只能成为一个活跃的社会主义者,而不是仅仅同情社会主义。西班牙使奥威尔理解到了“对反法西斯的微词”的危险。共产主义者仅仅是苏维埃对外政策的一个工具,占主流的工党成为一个反动分子当权派的死心塌地的奴隶,(甚至在1945年后的时代,奥威尔对工党领袖克莱门特艾德礼的态度还是冷淡的)独立工党是奥威尔认为能够支持的唯一的英国政党。这是令人激动的材料——这些是奥威尔政治意图总的陈述——但这又真的意味着什么呢?特别对于英国左翼面临如何应对战争前景的窘境他是如何考虑的呢?当时他的境况有一点很明显:他混入了一些自由散漫左翼分子中。比如,反法西斯团结联盟使他与本国无政府主义分子有了接触。雷格雷诺兹是独立工党的和平主义分子,他使奥威尔与沃伯格之间有了联系。奥威尔的圈子里都是非正统的社会主义分子,正如在以后一年半他的许多声明表示那样,奥威尔正朝着个人政治计划摸索着。对他而言,那些希望反对心胸狭隘的敌人且充满善意的人的主要问题已经很明了。比如说,柯斯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