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阅文学 www.pinyuewx.com,奋斗在洪武末年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从粮仓回来,朱棣是忍不住感叹。
柳淳这小子不但本事不差,调教出来的弟子更是不一般。就拿这个刘政来说,管理西安,调度军用都是绰绰有余,还有陆陆续续赶来的官吏学子,整个变法派的精英,都在向西北汇集。朱棣如虎添翼。
当然了不是每一个变法派都会义无反顾,投靠朱棣,相反,大多数的人还是没经受住考验。大浪淘金,能始终如一的人,才是真正值得托付的。
“现在本王总算能安心吃臊子面了。”
朱棣捧着和脸盆差不多的面碗,就着大蒜,吸溜吸溜,没有多大一会儿,就消灭了大半碗……这家伙也是个好胃口,领兵打仗,肉干,炒面,就着雪水,能有口吃的就不错了,朱棣半点不挑食。
填了个半饱之后,朱棣来了精神,“柳淳,你说下一步该怎么办?向哪里动手?”
柳淳慢条斯理吃着,“这是王爷的事情,我可不能替王爷做主。”
朱棣笑了,“没让你决定啊。就是商量一下,我想攻取山西!”
柳淳将面碗放下,略微沉吟,又继续吃了,好像没听到。
朱棣气得翻白眼,“你就不能说两句话阻止我!现在打山西,还不是时机。”
柳淳反笑道:“敢情王爷清楚啊?”
朱棣只得道:“山西有重兵屯扎,就算攻取了山西,耿炳文率领着几十万人,以逸待劳,我也是必败无疑。再有就是向东,向南用兵,攻洛阳,取开封,占据整个中原,然后南下讨伐朱允炆。”
柳淳摇头道:“攻击重镇,不但要有充裕的兵力,还要粮草齐备,器械充足,王爷以为能打下来?”
朱棣没好气道:“能打下来就怪了!可我也不能困守西安啊!现在就只有向西北进军,攻取河西走廊。”
朱棣说到这里,也是颇为无奈,西安都很贫瘠,延安等地更是养不了几个兵,打下来能有什么用?
面对朱棣的困惑,柳淳哑然一笑,“王爷,你要是想胜过朱允炆,就必须打西北,最好打通河西走廊!”
柳淳说完,也顾不上吃面了,就拉着朱棣到了一块巨大的沙盘面前,整个西北,连同大漠,都在眼前,一目了然。
柳淳这些日子就在研究,如何壮大实力,赢得靖难,如今他终于有了全盘的方略。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那不妨就先分析一下西北的情况。
纵观整个明代,似乎防御的重心都在辽东,蓟镇,宣府,大同一带,对于西北的关注并不多。
这是有原因的,第一,从北宋开始,这里就是党项和吐蕃的地盘,汉人彻底丢失了西域之地。蒙古崛起之后,大肆屠戮,西北不但连汉人少了,就连其他人也不多。虽然历经多年的恢复,但西北的状况很差,远远达不到汉唐的水平。
而且这里面又出了个问题,汉唐以长安为都,决定了这两朝必须重视西域,一旦有失,会撼动帝国根基的。
可大明呢,不管是最初定都应天,还是后来迁都北平……这两地都处于版图的东侧,对于西北的关注非常不够。
这也就造成了明代在西北不断丢失土地,经营不善的问题。
柳淳听宋国公冯胜讲过,老爷子曾经亲自北伐,攻取了甘肃,再向前就是河西走廊……冯胜打了一辈子仗,读了一辈子史书,能不知道河西走廊的价值吗?可老爷子打下来之后,就选择退兵,只是留了几个卫所,作为基地。并没有进一步的经营,问题出在哪呢?
冯胜用五个字形容:“得地不得人”。
就这么简单,他们杀来了,本地的一些部族纷纷撤走,明军只能得到一座座空城。要知道这时候明朝内地都有很多空白,严重缺少人口。
而向西北移民,那可是耗费巨大的工程。
哪怕连朱元璋都徒呼奈何!
没有法子,朱元璋只能采取两条腿走路的办法,其一,是在西北不断增设卫所,设立军镇,增强实力。
另外就是采用羁縻手段,收买部族头领,稳固边防。
以甘肃为例,此刻就出于三方中间……一方是大明毫无疑问,另一方是北元的残部也没有问题。
还有一方,就是东察合台汗国,在明朝的官方文件里面,称之为回鹘人。
当年冯胜一路打到了沙州和瓜州,跟东察合台汗国直接撞上了。老爷子悲哀地发现,史书上的汉家故地,竟然找不到几个汉人,他们反而成了客军,到处都是回鹘蛮夷,又粮草不济。
冯胜没有办法,只能选择退兵不战。
朱棣也了解一些情况,悲愤道:“说到底还是西北的汉人太少了,或许日后会迁移百姓过来,现在我没有办法。”
柳淳笑道:“王爷不必担心,其实在我的眼里,胡人也是可以利用的,关键是要看怎么使用!”
柳淳似笑非笑,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朱棣略微思索,突然想起,柳淳在大宁,不就是收编了几十万的蒙古人吗!
“你打算故技重施?”
柳淳笑着摇头,... -->>
从粮仓回来,朱棣是忍不住感叹。
柳淳这小子不但本事不差,调教出来的弟子更是不一般。就拿这个刘政来说,管理西安,调度军用都是绰绰有余,还有陆陆续续赶来的官吏学子,整个变法派的精英,都在向西北汇集。朱棣如虎添翼。
当然了不是每一个变法派都会义无反顾,投靠朱棣,相反,大多数的人还是没经受住考验。大浪淘金,能始终如一的人,才是真正值得托付的。
“现在本王总算能安心吃臊子面了。”
朱棣捧着和脸盆差不多的面碗,就着大蒜,吸溜吸溜,没有多大一会儿,就消灭了大半碗……这家伙也是个好胃口,领兵打仗,肉干,炒面,就着雪水,能有口吃的就不错了,朱棣半点不挑食。
填了个半饱之后,朱棣来了精神,“柳淳,你说下一步该怎么办?向哪里动手?”
柳淳慢条斯理吃着,“这是王爷的事情,我可不能替王爷做主。”
朱棣笑了,“没让你决定啊。就是商量一下,我想攻取山西!”
柳淳将面碗放下,略微沉吟,又继续吃了,好像没听到。
朱棣气得翻白眼,“你就不能说两句话阻止我!现在打山西,还不是时机。”
柳淳反笑道:“敢情王爷清楚啊?”
朱棣只得道:“山西有重兵屯扎,就算攻取了山西,耿炳文率领着几十万人,以逸待劳,我也是必败无疑。再有就是向东,向南用兵,攻洛阳,取开封,占据整个中原,然后南下讨伐朱允炆。”
柳淳摇头道:“攻击重镇,不但要有充裕的兵力,还要粮草齐备,器械充足,王爷以为能打下来?”
朱棣没好气道:“能打下来就怪了!可我也不能困守西安啊!现在就只有向西北进军,攻取河西走廊。”
朱棣说到这里,也是颇为无奈,西安都很贫瘠,延安等地更是养不了几个兵,打下来能有什么用?
面对朱棣的困惑,柳淳哑然一笑,“王爷,你要是想胜过朱允炆,就必须打西北,最好打通河西走廊!”
柳淳说完,也顾不上吃面了,就拉着朱棣到了一块巨大的沙盘面前,整个西北,连同大漠,都在眼前,一目了然。
柳淳这些日子就在研究,如何壮大实力,赢得靖难,如今他终于有了全盘的方略。
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那不妨就先分析一下西北的情况。
纵观整个明代,似乎防御的重心都在辽东,蓟镇,宣府,大同一带,对于西北的关注并不多。
这是有原因的,第一,从北宋开始,这里就是党项和吐蕃的地盘,汉人彻底丢失了西域之地。蒙古崛起之后,大肆屠戮,西北不但连汉人少了,就连其他人也不多。虽然历经多年的恢复,但西北的状况很差,远远达不到汉唐的水平。
而且这里面又出了个问题,汉唐以长安为都,决定了这两朝必须重视西域,一旦有失,会撼动帝国根基的。
可大明呢,不管是最初定都应天,还是后来迁都北平……这两地都处于版图的东侧,对于西北的关注非常不够。
这也就造成了明代在西北不断丢失土地,经营不善的问题。
柳淳听宋国公冯胜讲过,老爷子曾经亲自北伐,攻取了甘肃,再向前就是河西走廊……冯胜打了一辈子仗,读了一辈子史书,能不知道河西走廊的价值吗?可老爷子打下来之后,就选择退兵,只是留了几个卫所,作为基地。并没有进一步的经营,问题出在哪呢?
冯胜用五个字形容:“得地不得人”。
就这么简单,他们杀来了,本地的一些部族纷纷撤走,明军只能得到一座座空城。要知道这时候明朝内地都有很多空白,严重缺少人口。
而向西北移民,那可是耗费巨大的工程。
哪怕连朱元璋都徒呼奈何!
没有法子,朱元璋只能采取两条腿走路的办法,其一,是在西北不断增设卫所,设立军镇,增强实力。
另外就是采用羁縻手段,收买部族头领,稳固边防。
以甘肃为例,此刻就出于三方中间……一方是大明毫无疑问,另一方是北元的残部也没有问题。
还有一方,就是东察合台汗国,在明朝的官方文件里面,称之为回鹘人。
当年冯胜一路打到了沙州和瓜州,跟东察合台汗国直接撞上了。老爷子悲哀地发现,史书上的汉家故地,竟然找不到几个汉人,他们反而成了客军,到处都是回鹘蛮夷,又粮草不济。
冯胜没有办法,只能选择退兵不战。
朱棣也了解一些情况,悲愤道:“说到底还是西北的汉人太少了,或许日后会迁移百姓过来,现在我没有办法。”
柳淳笑道:“王爷不必担心,其实在我的眼里,胡人也是可以利用的,关键是要看怎么使用!”
柳淳似笑非笑,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朱棣略微思索,突然想起,柳淳在大宁,不就是收编了几十万的蒙古人吗!
“你打算故技重施?”
柳淳笑着摇头,...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