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阅文学 www.pinyuewx.com,文科大唐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时不凡说出了当一个出外面出访的使节,最重要的不是能言善辩的口才,反而是战略意识,这样让李世民感觉意外的。按照一贯以来的认知,除外使节不就是要能言善辩吗?这个怎么会反而出现了问题?
“皇上,真正的外出使节,口才好不好那是其次。其实主要的是战略意识,如果连战略意识都没有,战略方向搞错了,那口才再好不但不是好处飞,反而是什么用处都没有,反而有害。作为外交的正使,首先不是要看口才,而是要看战略。他应该明白自己的出使目的是什么,而不是为了炫耀口才瞎搞。如果战略方向都弄错了,那口才也是在为错误的战略方向做事,那不但不是好处,反而是有害。显然,他们两个都不具备很好的战略意识。”时不凡说道。
“那苏秦张仪呢?苏秦张仪不是出名的纵横家吗?”李世民反问。
“苏秦张仪他们口才虽然了得,可是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战略意识是对的。苏秦六国联合抗秦,那是因为他知道了六国之间只有联手抵抗大秦才有苟活的机会,这才成就了他。不然他连这个都看不到,那他口才再好也是没有用的。张仪同样是如此,他知道一旦六国联手,秦国想要统一天下自然不容易。所以他认识到了想要秦国统一,那必须要离间六国。这个也就是合纵连横的由来,可是这个背后远不只是口才就能够解释的,更重要的是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国家利益到底是在哪里。口才只是术,战略意识却是道。口才是手段,战略意识是目的。如果连目的都弄错了,那口才再好也白搭!他们两个,都不具备战略意识!”
“那个王玄策废话太多,他所说那些其实都是老生常谈而已,固然说的天花乱坠看起来很好。可是这些道理,我相信薛延陀的夷男也都会明白,他是非常明白和大唐联合的好处的,不用多做解释。所以他说那些,其实都是废话,用不着多说对方都明白。”
“所以,不管说不说,夷男都能明白,那其实谁去都是一样的。可是这个却关系到他们之间的对于自己的定位了,这个乔师望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服从皇上您命令的人,并非是自己自作主张有太多权限的人。其实这次任务很近单,只要把那个您的册封诏书送给夷男,只要夷男愿意接受,那一切也都可以完成了。如果夷男不愿意接受,那自然一切告吹,不用那么麻烦。夷男也不是什么小孩子,他非常明白这一点的。所以别看王玄策吹得天花乱坠,可是什么用都没有。”
“反而看王玄策,他这个家伙看起来口才很厉害,可是也只是口才厉害而已,让他去当一个出外的正使,他承担不起这么大的责任。当然,如果让它留在国内,留在鸿胪寺,负责和外国来访使节进行谈判,那反而是绰绰有余。我不是说王玄策不可用,而是认为他不适合单独出外作为正使,只适合留在国内当一个口才很好的辩士。用人之长,天下无不可用之人。用人之短,天下无可用之人。王玄策用好了,可以留在国内担任一个舌辩的高手,可以获得很多好处。至于那个乔师望,其实适合当一个照章执行的人就行了,虽然不会有多么成果,克也不会坏事。”
“既然他们谁去都是一样的,那我也只能够选一个武艺好并且身手矫健更容易穿越突厥境内的人了!”
时不凡说出了自己的选人理由,这个让李世民也都默认了。
“你怎么知道,这个王玄策战略意识差的?”李世民问。
时不凡笑而不语,没有直接回答。李世民也都不好逼问,不过李世民却认为时不凡应该是对的,至少在国际关系方面,时不凡比起很多人都要厉害。因为时不凡在后世还是有着一个国际关系专业的法学硕士,自然不会担心什么。
其实时不凡对于这个王玄策的评价,其实也就是犹如他所说,适合当一个副使,不适合当一个正使。最好的办法也就是留在国内,让他负责去和外国谈判,这样获得的利益绝对很大,这个才是王玄策最好的用法。可是让他出去进行单独做主外交,那这样他是不合格的。
也许很多人推崇他一人灭一国的行为,可是对于真正的外交家来说,只是会骂王玄策是一个傻~子,战略意识奇差的傻~子。当年王玄策固然一人灭一国,可是王玄策这口气是出了,发泄~了这口气之后,那大唐得到了什么?大唐出了一口气之外,别的什么都没有得到。
反而,后来整个大唐,都因为他这个王玄策的一人灭一国的行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大唐后来的衰落,虽然不能够全都怪罪王玄策,可是却也是王玄策有所影响了。
当年他出使印度,结果印度爆发了叛乱,权臣篡位。最后那个权臣伏击了大唐的使节团,只剩下了王玄策和蒋仁师幸存逃跑。可是王玄策发誓要灭了这个印度,结果他也就是这么做的。他去吐蕃请求松赞干布借兵,然后还有你泥婆罗国也都借兵,最后一路上消灭了印度大量的敌人,最后完成了一人灭一国的壮举。
可是仔细分析,这个一人灭一国最大的受益方是谁?不是大唐,而是吐蕃。当年大唐和印度并不接壤,所以无法吞掉这个印度的领土。真正获得好处的是吐蕃,吐蕃可以趁机大量吞掉印度的领土和人口,获得了大量的土地还有各种的资源,让突破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可是大唐,却因此失去了一个牵制吐蕃的战略上的盟友。当年吐蕃和大唐关系可没有后世教科书那么简单,文成公主入藏并非是真正的为了交流,而是为了安抚吐蕃,实现大唐的另一个战略计划。事实上大唐和吐蕃的关系非常复杂,既是盟友也是敌人,和当年战国时期秦国和晋国之间的关系很相似,非常的复杂。
双方合作时候也要避免对方捅刀子,可是这个王玄策居然做了一个蠢事,选择消灭自己的潜在盟友,为自己的潜在敌人增加实力。虽然使节团被杀,是莫大的耻辱。可是作为外交人员,一切要以国家利益为重,要以国家战略利益为重。他... -->>
时不凡说出了当一个出外面出访的使节,最重要的不是能言善辩的口才,反而是战略意识,这样让李世民感觉意外的。按照一贯以来的认知,除外使节不就是要能言善辩吗?这个怎么会反而出现了问题?
“皇上,真正的外出使节,口才好不好那是其次。其实主要的是战略意识,如果连战略意识都没有,战略方向搞错了,那口才再好不但不是好处飞,反而是什么用处都没有,反而有害。作为外交的正使,首先不是要看口才,而是要看战略。他应该明白自己的出使目的是什么,而不是为了炫耀口才瞎搞。如果战略方向都弄错了,那口才也是在为错误的战略方向做事,那不但不是好处,反而是有害。显然,他们两个都不具备很好的战略意识。”时不凡说道。
“那苏秦张仪呢?苏秦张仪不是出名的纵横家吗?”李世民反问。
“苏秦张仪他们口才虽然了得,可是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战略意识是对的。苏秦六国联合抗秦,那是因为他知道了六国之间只有联手抵抗大秦才有苟活的机会,这才成就了他。不然他连这个都看不到,那他口才再好也是没有用的。张仪同样是如此,他知道一旦六国联手,秦国想要统一天下自然不容易。所以他认识到了想要秦国统一,那必须要离间六国。这个也就是合纵连横的由来,可是这个背后远不只是口才就能够解释的,更重要的是他们意识到了自己的国家利益到底是在哪里。口才只是术,战略意识却是道。口才是手段,战略意识是目的。如果连目的都弄错了,那口才再好也白搭!他们两个,都不具备战略意识!”
“那个王玄策废话太多,他所说那些其实都是老生常谈而已,固然说的天花乱坠看起来很好。可是这些道理,我相信薛延陀的夷男也都会明白,他是非常明白和大唐联合的好处的,不用多做解释。所以他说那些,其实都是废话,用不着多说对方都明白。”
“所以,不管说不说,夷男都能明白,那其实谁去都是一样的。可是这个却关系到他们之间的对于自己的定位了,这个乔师望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服从皇上您命令的人,并非是自己自作主张有太多权限的人。其实这次任务很近单,只要把那个您的册封诏书送给夷男,只要夷男愿意接受,那一切也都可以完成了。如果夷男不愿意接受,那自然一切告吹,不用那么麻烦。夷男也不是什么小孩子,他非常明白这一点的。所以别看王玄策吹得天花乱坠,可是什么用都没有。”
“反而看王玄策,他这个家伙看起来口才很厉害,可是也只是口才厉害而已,让他去当一个出外的正使,他承担不起这么大的责任。当然,如果让它留在国内,留在鸿胪寺,负责和外国来访使节进行谈判,那反而是绰绰有余。我不是说王玄策不可用,而是认为他不适合单独出外作为正使,只适合留在国内当一个口才很好的辩士。用人之长,天下无不可用之人。用人之短,天下无可用之人。王玄策用好了,可以留在国内担任一个舌辩的高手,可以获得很多好处。至于那个乔师望,其实适合当一个照章执行的人就行了,虽然不会有多么成果,克也不会坏事。”
“既然他们谁去都是一样的,那我也只能够选一个武艺好并且身手矫健更容易穿越突厥境内的人了!”
时不凡说出了自己的选人理由,这个让李世民也都默认了。
“你怎么知道,这个王玄策战略意识差的?”李世民问。
时不凡笑而不语,没有直接回答。李世民也都不好逼问,不过李世民却认为时不凡应该是对的,至少在国际关系方面,时不凡比起很多人都要厉害。因为时不凡在后世还是有着一个国际关系专业的法学硕士,自然不会担心什么。
其实时不凡对于这个王玄策的评价,其实也就是犹如他所说,适合当一个副使,不适合当一个正使。最好的办法也就是留在国内,让他负责去和外国谈判,这样获得的利益绝对很大,这个才是王玄策最好的用法。可是让他出去进行单独做主外交,那这样他是不合格的。
也许很多人推崇他一人灭一国的行为,可是对于真正的外交家来说,只是会骂王玄策是一个傻~子,战略意识奇差的傻~子。当年王玄策固然一人灭一国,可是王玄策这口气是出了,发泄~了这口气之后,那大唐得到了什么?大唐出了一口气之外,别的什么都没有得到。
反而,后来整个大唐,都因为他这个王玄策的一人灭一国的行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大唐后来的衰落,虽然不能够全都怪罪王玄策,可是却也是王玄策有所影响了。
当年他出使印度,结果印度爆发了叛乱,权臣篡位。最后那个权臣伏击了大唐的使节团,只剩下了王玄策和蒋仁师幸存逃跑。可是王玄策发誓要灭了这个印度,结果他也就是这么做的。他去吐蕃请求松赞干布借兵,然后还有你泥婆罗国也都借兵,最后一路上消灭了印度大量的敌人,最后完成了一人灭一国的壮举。
可是仔细分析,这个一人灭一国最大的受益方是谁?不是大唐,而是吐蕃。当年大唐和印度并不接壤,所以无法吞掉这个印度的领土。真正获得好处的是吐蕃,吐蕃可以趁机大量吞掉印度的领土和人口,获得了大量的土地还有各种的资源,让突破发展进入了快车道。
可是大唐,却因此失去了一个牵制吐蕃的战略上的盟友。当年吐蕃和大唐关系可没有后世教科书那么简单,文成公主入藏并非是真正的为了交流,而是为了安抚吐蕃,实现大唐的另一个战略计划。事实上大唐和吐蕃的关系非常复杂,既是盟友也是敌人,和当年战国时期秦国和晋国之间的关系很相似,非常的复杂。
双方合作时候也要避免对方捅刀子,可是这个王玄策居然做了一个蠢事,选择消灭自己的潜在盟友,为自己的潜在敌人增加实力。虽然使节团被杀,是莫大的耻辱。可是作为外交人员,一切要以国家利益为重,要以国家战略利益为重。他...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