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阅文学 www.pinyuewx.com,窃明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发了对方更大的义愤,语调也升高了:“黄将军是怀疑我孙之洁会做不光明正大的事么?”
……
与此同时,朝鲜,义州
三个东江士兵正在修补他们的茅屋,现在整个朝鲜北部有大批的东江士兵,义州附近更是数不胜数。这些士兵本都是辽东的普通百姓,这五年源源不断地逃入朝鲜和宽甸的汉人已经有几十万之众,只要一进入东江镇领地。就会有明军军官带着物资和名册来收编他们。
除了极少数特别强壮、显眼的汉子外。大部分男丁一般只会得到一套军服外加一个斗笠,然后东江镇地军官就会要他们在花名册上签字画押。等他们摇身一变成为正式的东江士兵后,每个月就能领到两斗米。两斗米当然不够吃,但东江镇也会组织他们去挖矿、种田、耕地,只要参加这些劳作,军镇就会发给更多用来糊口的粮食。
去年辽东和朝鲜一冬没下雪,鸭绿江两岸的霜冻期更是长达一百五十天之久,结果军镇在义州附近开垦的几十万亩军屯颗粒无收。加上今年汹涌逃难而来的辽民比过去三年加起来还要多,义州附近已经有不少军户家地老人和孩子饿死了。东江本部七月后传下命令,每个军户男丁的口粮从两斗减少到一斗,这消息更让普通军户感到绝望。
不过日子还是要过下去。眼看冬天又要到了,眼前这三个军户正加紧修补自己茅屋的屋顶。这件茅棚里一共住着四个男丁,他们理论上都是属于东江本部毛永诗游击麾下季退思千总的军户。他们的顶头上司季退思千总据说当年从广宁镇就开始追随毛永诗将军了,还是毛将军硕果仅存的四个老亲兵之一(当年叫做季四)。
今年毛永诗将军领着兵马去宽甸了,季退思千总则留下负责准备粮草和新丁,以便源源不断地补充前线。今天季退思带着辎重队去搜集粮草,出发前问谁愿意一起去,这件茅棚中的老大就加入了季退思的队伍,剩下的三个人趁着天晴干点儿自家地零活。
“兄弟们,看我搞到了什么?”一个壮年军汉兴高采烈地喊叫着。跑回来地时候右手把一个口袋背在肩上,左手则提着一个黝黑地大锅。
跑进家门后,这壮汉随手把背上的口袋往地上一扔,满脸得意地把大锅翻过来,左手就在锅底敲了几下,让它发出响亮地咚咚声:“听见了么?铁的,这么大的一口铁锅!”
“真是好东西。”那三个士兵围拢过来。爱不释手地摩挲着大铁锅:“大哥你从哪里搞来地?”
“从一个村子外边挖来的。”老大高兴得嘴都合不上了。今天他在一个村边无人居住地院里看到掩埋的痕迹,主人似乎离去了。结果老大就起了疑心。最后从地下刨出了一套铁制农具和不少家具。辽兵太穷了,顾不了许多,季退思千总把重犁、马具和菜刀都拿走了,这个铁锅就赏给了嗅觉灵敏的老大,除此以外,季千总还特别赏了老大半口袋杂粮。
“好久没有吃过大锅煮饭了,天天就是焖饼子。”老大一边笑容满面地开始洗锅。一边打发几个兄弟去摘野菜:“今天好好吃一顿,然后明天去找铁匠,把这锅打成把刀。”
吃饭的时候哥四个一直在商量要打一把什么样的刀,老大终于决定打一把长刀,然后用木板做个盾牌:“上次户部来勘合的时候,凡是有刀盾的都算成了兵部在案地军户,啧啧,只要能被记录下来。一个人每月就发五斗米呢。”老大掐指计算了下日子,沉浸在美好的幻想中:“眼看再过两月,这户部的大人们就又要来勘合明年的兵数了,到时候我就拿着这刀盾往前那么一站……五斗米就到手了。”
就在此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阵的喧哗声,哥四个开始还没有在意。可这声音却越来越大,很快外面就是一片人声鼎沸,老大和他的三个兄弟面面相觑了一会儿,也一起扔下碗筷跑出门去。
在义州南面的官道上,一彪人马正慢慢地向北驶来,官道两旁的士兵都目不转睛地望着这支队伍前方飘扬着地两面大红军旗。认字的人高声告诉大家:
第一面旗帜上写着——平辽大将军!
那第二面旗上则是——东江总兵官!
官道两旁的人群里到处都是呼喊声……
“毛大帅,是毛大帅啊。”
“真的是毛大帅亲自出兵啊。”
……
老大和他的三个兄弟看清楚旗帜后就飞快地跑回了家。
“毛大帅又去攻打辽东了。”老大和老2忙着往自己身上套军服,带上斗笠的时候,老三已经把两根削尖了头地粗木棍子擦干净递给两位兄长。
老大往自己腰里扎了四个包袱皮,而老2则只系了三个。他笑着对老大说道:“我可不像你那么贪心。能把这三个包袱装满米,我就心满意足了呀。”
“只要能活着回来。至少也能捞到一包袱粮食,”老大把斗笠紧紧系好,又掂了掂手里的木头长矛——重量正好:“回不来的话,这几天总也能吃得饱饱的,好歹落个饱死鬼。”
“我们不在的时候把家看好。”老大和老2最后检查了装备,叮嘱老三、老四,然后就大踏步走出家门,加入了长长的东江军纵队。士兵们一个个表情严肃,紧紧地握着手中的武器,义无反顾地向北行进。沿途不断有明军官兵加入这条长蛇般的队伍,就如同万千溪流汇聚成汹涌的长河。
“打到镇江吃大米啊!”不知道军队中谁喊了第一嗓子,顿时全军就响起一片回声:
“吃大米。”
“吃大米。”
“吃大米……”
在这有节奏的呼喊声中,在这成千上万地明军焕发出来地如虹士气中,毛文龙的两面大旗如同烈焰一样地在寒风中燃烧……
天启五年十月十二日,凤凰城
镶蓝旗旗主阿敏正在吃饭,大块大块地羊肉和蘑菇在沸水中上下起伏,发出诱人的香气。
“主子,主子。”一个镶蓝旗的白甲冲进来叫道:“明军昨夜强渡鸭绿江,已经包围了镇江。”
这个白甲半跪在地面上,大声报告说:“镇江那里说明军多得数也数不清,怕是有好几万人,正在攻打周边的村庄和仓库,还是毛文龙亲自领军。”
阿敏的筷子上夹着块羊肉,他不动声色地往上吹着气,然后把它塞到嘴里,慢条斯理地咀嚼了半天才咽了下去。
“今年可是大旱啊,毛文龙那边是又没米下锅了吧?”阿敏的眼睛里充满了悲天悯人的色彩,他低头看了看被自己扔在一边的羊骨头,忍不住连声叹息:“毛文龙他是想到镇江附近来打些草谷过冬吧?唉,可怜的,这么冷的天,肚子里没有点油水,那可怎么过啊?”
阿敏悲哀地又摇了摇头,突然把筷子扔到了肉锅里,语气猛地变得杀气腾腾:“要是草谷都叫他毛文龙打去了,那老子吃什么呢?嗯?”
“还真让那个老八猜中了。”阿敏一边忙着准备披挂出征,一边吩咐自己的奴才:“去给四贝勒报个信,我去镇江了,他可得把宽甸的陈继盛盯住了,别让他窜出来把我给抢了。”
发了对方更大的义愤,语调也升高了:“黄将军是怀疑我孙之洁会做不光明正大的事么?”
……
与此同时,朝鲜,义州
三个东江士兵正在修补他们的茅屋,现在整个朝鲜北部有大批的东江士兵,义州附近更是数不胜数。这些士兵本都是辽东的普通百姓,这五年源源不断地逃入朝鲜和宽甸的汉人已经有几十万之众,只要一进入东江镇领地。就会有明军军官带着物资和名册来收编他们。
除了极少数特别强壮、显眼的汉子外。大部分男丁一般只会得到一套军服外加一个斗笠,然后东江镇地军官就会要他们在花名册上签字画押。等他们摇身一变成为正式的东江士兵后,每个月就能领到两斗米。两斗米当然不够吃,但东江镇也会组织他们去挖矿、种田、耕地,只要参加这些劳作,军镇就会发给更多用来糊口的粮食。
去年辽东和朝鲜一冬没下雪,鸭绿江两岸的霜冻期更是长达一百五十天之久,结果军镇在义州附近开垦的几十万亩军屯颗粒无收。加上今年汹涌逃难而来的辽民比过去三年加起来还要多,义州附近已经有不少军户家地老人和孩子饿死了。东江本部七月后传下命令,每个军户男丁的口粮从两斗减少到一斗,这消息更让普通军户感到绝望。
不过日子还是要过下去。眼看冬天又要到了,眼前这三个军户正加紧修补自己茅屋的屋顶。这件茅棚里一共住着四个男丁,他们理论上都是属于东江本部毛永诗游击麾下季退思千总的军户。他们的顶头上司季退思千总据说当年从广宁镇就开始追随毛永诗将军了,还是毛将军硕果仅存的四个老亲兵之一(当年叫做季四)。
今年毛永诗将军领着兵马去宽甸了,季退思千总则留下负责准备粮草和新丁,以便源源不断地补充前线。今天季退思带着辎重队去搜集粮草,出发前问谁愿意一起去,这件茅棚中的老大就加入了季退思的队伍,剩下的三个人趁着天晴干点儿自家地零活。
“兄弟们,看我搞到了什么?”一个壮年军汉兴高采烈地喊叫着。跑回来地时候右手把一个口袋背在肩上,左手则提着一个黝黑地大锅。
跑进家门后,这壮汉随手把背上的口袋往地上一扔,满脸得意地把大锅翻过来,左手就在锅底敲了几下,让它发出响亮地咚咚声:“听见了么?铁的,这么大的一口铁锅!”
“真是好东西。”那三个士兵围拢过来。爱不释手地摩挲着大铁锅:“大哥你从哪里搞来地?”
“从一个村子外边挖来的。”老大高兴得嘴都合不上了。今天他在一个村边无人居住地院里看到掩埋的痕迹,主人似乎离去了。结果老大就起了疑心。最后从地下刨出了一套铁制农具和不少家具。辽兵太穷了,顾不了许多,季退思千总把重犁、马具和菜刀都拿走了,这个铁锅就赏给了嗅觉灵敏的老大,除此以外,季千总还特别赏了老大半口袋杂粮。
“好久没有吃过大锅煮饭了,天天就是焖饼子。”老大一边笑容满面地开始洗锅。一边打发几个兄弟去摘野菜:“今天好好吃一顿,然后明天去找铁匠,把这锅打成把刀。”
吃饭的时候哥四个一直在商量要打一把什么样的刀,老大终于决定打一把长刀,然后用木板做个盾牌:“上次户部来勘合的时候,凡是有刀盾的都算成了兵部在案地军户,啧啧,只要能被记录下来。一个人每月就发五斗米呢。”老大掐指计算了下日子,沉浸在美好的幻想中:“眼看再过两月,这户部的大人们就又要来勘合明年的兵数了,到时候我就拿着这刀盾往前那么一站……五斗米就到手了。”
就在此时,外面突然传来一阵阵的喧哗声,哥四个开始还没有在意。可这声音却越来越大,很快外面就是一片人声鼎沸,老大和他的三个兄弟面面相觑了一会儿,也一起扔下碗筷跑出门去。
在义州南面的官道上,一彪人马正慢慢地向北驶来,官道两旁的士兵都目不转睛地望着这支队伍前方飘扬着地两面大红军旗。认字的人高声告诉大家:
第一面旗帜上写着——平辽大将军!
那第二面旗上则是——东江总兵官!
官道两旁的人群里到处都是呼喊声……
“毛大帅,是毛大帅啊。”
“真的是毛大帅亲自出兵啊。”
……
老大和他的三个兄弟看清楚旗帜后就飞快地跑回了家。
“毛大帅又去攻打辽东了。”老大和老2忙着往自己身上套军服,带上斗笠的时候,老三已经把两根削尖了头地粗木棍子擦干净递给两位兄长。
老大往自己腰里扎了四个包袱皮,而老2则只系了三个。他笑着对老大说道:“我可不像你那么贪心。能把这三个包袱装满米,我就心满意足了呀。”
“只要能活着回来。至少也能捞到一包袱粮食,”老大把斗笠紧紧系好,又掂了掂手里的木头长矛——重量正好:“回不来的话,这几天总也能吃得饱饱的,好歹落个饱死鬼。”
“我们不在的时候把家看好。”老大和老2最后检查了装备,叮嘱老三、老四,然后就大踏步走出家门,加入了长长的东江军纵队。士兵们一个个表情严肃,紧紧地握着手中的武器,义无反顾地向北行进。沿途不断有明军官兵加入这条长蛇般的队伍,就如同万千溪流汇聚成汹涌的长河。
“打到镇江吃大米啊!”不知道军队中谁喊了第一嗓子,顿时全军就响起一片回声:
“吃大米。”
“吃大米。”
“吃大米……”
在这有节奏的呼喊声中,在这成千上万地明军焕发出来地如虹士气中,毛文龙的两面大旗如同烈焰一样地在寒风中燃烧……
天启五年十月十二日,凤凰城
镶蓝旗旗主阿敏正在吃饭,大块大块地羊肉和蘑菇在沸水中上下起伏,发出诱人的香气。
“主子,主子。”一个镶蓝旗的白甲冲进来叫道:“明军昨夜强渡鸭绿江,已经包围了镇江。”
这个白甲半跪在地面上,大声报告说:“镇江那里说明军多得数也数不清,怕是有好几万人,正在攻打周边的村庄和仓库,还是毛文龙亲自领军。”
阿敏的筷子上夹着块羊肉,他不动声色地往上吹着气,然后把它塞到嘴里,慢条斯理地咀嚼了半天才咽了下去。
“今年可是大旱啊,毛文龙那边是又没米下锅了吧?”阿敏的眼睛里充满了悲天悯人的色彩,他低头看了看被自己扔在一边的羊骨头,忍不住连声叹息:“毛文龙他是想到镇江附近来打些草谷过冬吧?唉,可怜的,这么冷的天,肚子里没有点油水,那可怎么过啊?”
阿敏悲哀地又摇了摇头,突然把筷子扔到了肉锅里,语气猛地变得杀气腾腾:“要是草谷都叫他毛文龙打去了,那老子吃什么呢?嗯?”
“还真让那个老八猜中了。”阿敏一边忙着准备披挂出征,一边吩咐自己的奴才:“去给四贝勒报个信,我去镇江了,他可得把宽甸的陈继盛盯住了,别让他窜出来把我给抢了。”